春光明媚的大漠草原——内蒙古经济增速

2010-03-09 02:07布和朝鲁
决策与信息 2010年4期
关键词:内蒙古发展

文/布和朝鲁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实现了区内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种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标志性和示范性。内蒙古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奇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巨大闪光点。

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60年来,内蒙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特别是“十五”以来,内蒙古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的是,自2002年起内蒙古GDP增长速度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位,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领跑者。2008年与2000年相比,内蒙古的GDP由1539.12亿元增加到7761.8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由22.8∶37.9∶39.3调整为11.7∶55.0∶33.3;财政总收入由155.59亿元增加到1107.31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129元增加到14431元,年均增长13%以上;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38元增加到4656元,年均增长9%以上。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内蒙古在全国的排序连续前移,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内蒙古的GDP在全国的位次由2003年的第24位跃升到2008年的第16位。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由2000年的第16位、第14位前移到2007年的第10位和第8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2000年的第22位、16位前移到2008年的第9位和第14位。

内蒙古是一个地处西部的欠发达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为什么“十五”以来春满大漠创造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奇迹,成为新世纪的领跑者?从根本上说,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内蒙古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

内蒙古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力把握机遇,把宝贵机遇同自身优势紧密结合起来,赢得发展先机

机遇不常有,机遇稍纵即逝。内蒙古人善于寻找机遇、争取机遇,更把挑战变为机遇。上世纪末,国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虽然最初内蒙古并不在西部大开发范围之内,但内蒙古积极争取、不懈努力,终于被列入“10+2”框架,从而享受到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2003年,中央决定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这对内蒙古特别是发展较为滞后的内蒙古东部盟市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内蒙古依据其东部盟市与东北三省经济联系源远流长,关联性、互补性、依存性非常强的特点,积极响应、主动争取,2005年内蒙古东部五个盟市被纳入国务院东北地区振兴规划。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的上升期,导致煤电油运瓶颈制约凸显,宏观经济一度表现全面紧张。内蒙古紧紧抓住这个契机,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煤电等能源产业和钢、铝等基础原材料产业,带动工业乃至整个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超常速增长。

内蒙古人善于把宝贵机遇同自身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其优势有三点最为显著:一是有厚重的发展基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稳步快速发展,内蒙古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包括具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为新世纪加快推进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2000年与1947年相比,内蒙古的生产总值增长了286倍,财政收入增长了17万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22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增长了16倍,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了14倍。二是有富集的资源。截至2007年,内蒙古共发现各类矿产136种,开发利用矿种112种,其中73(亚)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31种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3位,20种矿产的人均占有量是全国的两倍以上。煤炭和贵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一位。三是有优越的区位。内蒙古“边连两国,横跨三北,毗邻八省”,北部与俄罗斯、蒙古两国接壤,19个口岸联结成为一个公路、铁路、水路和空运交织的全方位、立体式口岸通关网络,是内蒙古对外开放优势;地域横跨东北、华北、西北3个区域,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个省区相邻,是内蒙古与周边省区联系合作的天然条件。内蒙古立足雄厚基础,依托优势资源,利用区位条件,以空前阵势招商引资,掀起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2007年与2000年相比,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430.42亿元猛增到4404.75亿元,增长9.2倍;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27.1%上升到87.7%。2007年,投资对GDP的19.1%增速拉动14.6个百分点。内蒙古把握机遇跨越式发展的实践说明,善于将自身优势与难得机遇相结合,才能赢得发展先机。

内蒙古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奇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巨大闪光点。

二、着力推进工业化,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以工业带动经济跨越式发展

多年来,内蒙古着力培育、加快发展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等6个优势特色产业,使其成为新世纪带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力量。“十五”以来,6个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24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352.9亿元,占GDP的比重由15.8%提高到38.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86.9%提高到94.3%。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34.9%提高到2007年的61%。内蒙古怎样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幅度增加工业投入。“十五”时期,内蒙古实施工业重点项目1002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21.34亿元,占全部城镇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62.30%。其中,6个优势特色产业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44.87亿元,占工业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的91.29%。2008年,内蒙古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81.7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1.5%。

2.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0年的1373户增加到2007年的3364户,是2000年2.5倍,其中大型企业50户,中型企业388户。2007年有7个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增加到12户。

3.不断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发展。内蒙古以大企业为龙头建设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中,为产业集群化发展、循环发展创造了条件。到2007年,内蒙古建成各级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46个,其中重点工业开发区20个,工业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034.3亿元,同比增长40.3%。

▲包头出产的北方奔驰汽车畅销全国并出口10多个国家

▲伊利集团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唯一乳制品高级赞助商

▲蒙羊澳利蒙多肉业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加工超市系列羊肉

4.高起点引进大企业,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内蒙古在工业招商引资中,注重企业规模、设备先进程度、技术领先水平一步到位,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十五”以来,随着工业化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一批技术起点较高的能源、冶金、化工大项目纷纷在内蒙古落地,一批本土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一些企业技术装备达到了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比如,一些大型煤矿技术装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包钢集团薄板坯连铸连扎等设备已达到国外同类装备的先进水平,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试车成功是我国煤制油技术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的国家,鄂尔多斯集团和鹿王集团在羊绒新型纺纱、新型印染和自动化编制等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

5.实施名牌推进战略,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提高市场份额。内蒙古从上世纪90年代起实施名牌推进战略,品牌经济具有一定基础。截至2007年底,内蒙古拥有各类注册商标2万余件,其中内蒙古著名商标182件、中国驰名商标24件、中国名牌产品7个。鄂尔多斯集团羊绒制品产销量占中国的40%和世界的30%以上,伊利雪糕、冰淇淋产销量连续11年居全国第1位,蒙牛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三、着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实现农畜产品加工增值,带动农牧民增收

产业化经营是内蒙古农牧业最鲜明的特点,也是内蒙古发展现代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条重要经验。到2007年,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辐射农牧户达到180万户,占农牧民户数的51.2%;农牧民从产业化经营中人均实现纯收入2164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54.7%。内蒙古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经营。2008年,内蒙古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加到2121户,实现销售收入1852.9亿元,增长22.14%;实现利润141.1亿元,增长19.28%;出口创汇9.85亿美元,增长22%。有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138户,国家级龙头企业29户,上市公司7户。数量较多、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带动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率提高到60%。

二是用产业化经营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稳步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推动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逐步实现了农区牲畜头数超过牧区牲畜头数、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农作物种植面积50%的“两个超过”。牲畜品种结构也发生了趋好变化,2007年牧业年度,内蒙古良种及改良种牲畜在牲畜总头数中比重由2000年的72.3%提高到94.1%。

三是用产业化经营带动农牧业增产。随着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长足发展,内蒙古农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8年与2000年比,牛奶产量由79.8万吨增加到934.9万吨,增长10.7倍;羊肉产量由31.8万吨增加到84.8万吨,增长1.7倍;山羊绒产量由3815吨增加到7642吨,增长1倍。2007年,10种主要农畜产品产量中有8种居全国前10位、4种居全国第1位。

四是用名牌产品占领市场、提高知名度。众多中国驰名商标是内蒙古响亮的名片,是内蒙古农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显著优势。2006年,内蒙古7个中国名牌产品中有6个是农畜产品。2008年,内蒙古27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农畜产品商标有23个,占驰名商标总数的85%。内蒙古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数量比例高于全国各省区市平均水平,居西部地区第2位。

四、着力推进城镇化,打造宜居宜工环境,提高城镇化水平

内蒙古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注重改善人居环境,注重营造就业条件,为群众打造适宜生活、适宜工作的环境,促进了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城镇规划突出草原城镇特色。内蒙古各级领导都很重视规划设计在城镇乡村建设和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舍得花钱搞规划,追求规划的科学、超前,突出地区特点、民族特色,贯彻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原则。近年来,内蒙古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好些牧区城镇没有内地城镇那样的环绕城市的脏乱差的城乡结合部,从草原一迈步就进了城市,城市与草原“无缝”衔接,令内地人惊叹不已。

2.城镇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内蒙古为打造群众宜居宜工环境,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137.7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002.54亿元。城市道路建设快速推进,交通工具迅速发展,移动通信业务扩大,供热、供气、供水能力增强。城市生存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2007年与2000年比,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6.04平方米增加到10.63平方米,污水日处理能力由38万吨增加到116.2万吨,生活垃圾清运量由310.69万吨增加到349.9万吨。2005年,包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荣获全国“9个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之一。包头还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家级园林城市”等荣誉。

3.城镇化吸纳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内蒙古重视城镇产业发展,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增强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妥善安置矿区移民、生态移民,城镇化率持续提高。2007年,城镇化率达到50.2%,比全国城镇化率高5.3个百分点。

4.用现场会推动城镇建设。为了加快城镇建设,加速城镇化进程,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坚持每年在一个盟或市召开“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现场会”,相互观摩学习,总结交流经验,提出新的要求。推动城镇建设加快步伐。

五、着力统筹区域发展,以先发地区经验激励欠发地区,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跨度长达2400公里,各地在资源禀赋、发展基础、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周边发展状况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呈现较明显的区域性特点,首府城市呼和浩特、工业重镇包头和资源富集而发展条件较好的鄂尔多斯三个市的经济跨越式增长,在12个盟市中遥遥领先,呈现出一个区域性经济现象,被称之为内蒙古的“金三角”。相比之下,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等五个盟市发展相对滞后,这样就形成了西部“金三角”和东部“五盟市”这样两个区域性经济区。近年来,内蒙古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区域发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了区域发展差距。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鼓励支持“金三角”增创新优势,继续引领跨越式发展。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行政区域面积占内蒙古总面积的11.1%,人口占全区的27.8%,经济总量却占全区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在内蒙古跨越式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引领带动作用。内蒙古从各方面创造条件支持“金三角”率先发展。经过“十五”时期的强劲跨越,三市形成了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体系,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点、“西气东输”的重要后备资源基地。2008年,三市经济总量达到4679.37亿元,占内蒙古经济总量的60.3%,人均GDP达到68859元;三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合计605.15亿元,占内蒙古财政总收入的54.7%。

二是大力扶持东部“五盟市”发挥后发优势,力争实现后来居上。呼伦贝尔、兴安、通辽、赤峰、锡林郭勒五个盟市行政区域面积占内蒙古总面积的56.2%,人口占全区的53.2%,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83.0%,农村牧区人口占全区农村牧区人口的64%,经济总量却不足全区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加快东部盟市发展在内蒙古发展全局中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内蒙古领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难得机遇,加大对东部盟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依托丰富的资源招商引资,投资资源开发的大项目纷纷落地,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开始超过全区平均增速。2008年,东部五盟市GDP达到2743.73亿元,占内蒙古GDP的35.3%,人均GDP达到21487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合计283.06亿元,占内蒙古地方财政总收入的25.6%。原先农牧业比重较高的通辽、赤峰、锡林郭勒3个盟市的工业增加值紧随“金三角”之后,居内蒙古第4、第5和第6位。

▲来自匈牙利的游客喝下蒙古族迎客的下马酒

▲包头铝业集团的生产车间

三是召开年度座谈会,指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六、着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改善民生这个重点,促进社会和谐

内蒙古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要求,统筹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在实现各族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社会和谐。

1.优先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已基本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成人教育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水平高于全区人口受教育平均水平。近几年,内蒙古全面调整农村牧区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改善教育条件,提高了农村牧区教育质量。2007年,比原计划提前4年实现“两基”达标,“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小学入学率达到99.7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100%。从2007年秋季开始,在全国率先全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政策,全区26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享受“两免”待遇。

2.加快推进文化建设,满足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内蒙古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的公益性文化工程相继建成,初步形成了四级群众文化网络。2007年,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2.98%、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1.44%,分别比2000年提高7.4个百分点和10.02个百分点。2005年,中国、蒙古两国联合成功地将蒙古族长调民歌申报为联合国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内蒙古的格萨尔、蒙古族长调民歌等17项榜上有名。

3.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实现各族人民劳有所得。内蒙古立足于扩大就业调整结构,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为就业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通过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就业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者的创业能力。

4.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现各族人民病有所医。内蒙古立足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医药卫生事业较快发展,各族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3年12月,内蒙古在全区范围启动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到2007年底,全区参合人数达到1126.78万人,参合率为84.38%,在有农牧业人口的95个旗县市区全面推开,100%覆盖了农牧业人口,比国家目标要求提前1年实现了全覆盖。

5.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各族人民老有所养。内蒙古按照中央关于社会保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逐步建立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体系框架,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保障水平有了稳步提高。到2007年,内蒙古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71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数为9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2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53万人,参加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56万人。

▲两名蒙古青年在第18届那达慕大会上表演马术特技

6.加快保障类住房建设,实现各族人民住有所居。内蒙古立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逐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对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3平方米和旗县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8平方米的低保家庭做到应保尽保。与此同时,内蒙古把改善农村牧区贫困家庭住房条件提上日程,2007年,财政下拨专项资金6000万元,帮助兴安盟先期改造1万户危草房,当年改造危草房8370户,圆了兴安盟贫困户几代人的新房梦。

七、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实现人与草原和谐相处

▲2009年国庆庆典上的内蒙古彩车

内蒙古拥有13亿亩草原,占内蒙古总面积的73.26%,其可利用面积居全国首位。内蒙古森林面积3.1亿亩,居全国第1位。内蒙古草原和森林不仅是内蒙古生态的主体,更是国家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内蒙古草原生态,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国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重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转变草原利用方式和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增加治理投入,草原生态退化沙化趋势整体得到控制,局部有所改善。

“十五”期间,国家投入约200亿元帮助内蒙古改善生态环境,超过前50年生态建设投资的总和,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面积3512万亩、增加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189万亩,生态治理总规模超过2.7亿亩,内蒙古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已经出现“双减少”。2004年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表明,内蒙古荒漠化土地9.33亿亩,比1999年减少2400万亩;沙化土地6.24亿亩,比1999年减少730万亩。生态建设治理速度从每年500万~700万亩提高到1600多万亩,超过每年1000万亩的沙化速度,这是内蒙古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首次实现历史性逆转。

八、着力发挥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的激励作用,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形成争先恐后、竞争赶超的氛围

内蒙古实行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奖励制度,形成选人用人导向,调动了各级干部抓增长、抓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上下下比经济总量、比财政收入,层层排序排次、争名升位,各级干部越干越想干,越干越会干,越干越能干。内蒙古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的激励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大力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增长、做大经济总量的主要抓手。各地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招商引资,以优势资源吸引优势企业,让优势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引进一大批国内一流的大企业、大集团,使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技术力量、强大的人才支撑等优势与本地的资源转换优势相结合,实现了“以优聚优,集优发展”。各地主要领导带头、分管领导为主全面招商引资,以大部分时间、大部分精力找企业、进部委甚至跑国外,盯着大企业,策划大项目,组织力量,攻坚克难,跟踪落实,直至项目落地、企业落户。

二是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作为招商引资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各地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加快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实行划拨矿产资源、出让土地资源的优惠政策,财政税收的优惠政策,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和良好的金融生态,使投资者降低投资成本、运行成本,提高规模效益、经营效益,从而使经济超常速增长的软硬环境大为改善。

三是把提供优质服务作为促进项目落地、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领导对企业都有非常强烈的服务意识,极力打造“投资者的天堂”。实施全天候服务,组织专门班子、指定专人负责,为大项目、大企业落地和发展随时提供服务,使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实施全过程服务,从企业用地、立项、注册、贷款、生产、技改、销售、改制、上市等各个方面,给予周到的协调和服务。实施一站式服务,各级都成立行政服务中心,使企业待审批项目全部进入一条龙、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在经济增长速度上一路领先,持续跨越的势头不减。尽管在前进的路上仍然面临不少新的挑战,但人们通过内蒙古跨越式发展的实践有理由坚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内蒙古必将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将按照邓小平的预见——发展起来,走进前列。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猜你喜欢
内蒙古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内蒙古钢琴教育的“忧”和“思”(上)
内蒙古的草原母亲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内蒙古:笼罩在年味中的村庄记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闫锡聪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荷花情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