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予莲(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
□齐登红(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通常将降雨从地表进入土壤,通过土壤进入地下水的过程称为降雨入渗补给。降雨从地表进入土壤的水量称为降雨入渗量。降雨从地表渗入土壤非饱和带,又从非饱和带渗入饱和带或潜水含水层的那部分水量,称为降雨对浅层地下水的入渗补给量,简称降雨入渗补给量,其过程称为降雨入渗补给过程。
降雨入渗过程一般可用图1来表示。图中abc线为干土降雨条件下入渗率随时间变化过程线。降雨入渗补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降雨强度和土壤渗吸强度。当降雨强度较小或土壤渗吸性能较强,且降雨强度小于土壤渗吸强度时,则入渗水强度主要取决于降雨强度,雨水将全部渗入地下。入渗率如图中ab段所示,此时降雨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土壤表层含水率随入渗时间的延续而逐渐提高,直至达到某一稳定值。这一阶段的入渗强度等于降雨强度,为自由入渗阶段,入渗率为R。当降雨强度超过了土壤的渗吸速度,入渗强度将取决于土壤的渗吸强度,这样就会形成地表积水或地表径流(入渗率如图1中的bc段)。这一阶段为压力入渗阶段。两个阶段的交点(图中1的b点)即为积水点(时间为tp)。渗入地下的水量一部分储存在地下水面以上土层的土壤孔隙中,超过田间土壤持水率部分的水量才渗入补给地下水,这部分水量为地下水入渗补给量。
下面以亚砂土夹薄层亚粘土降雨入渗试验为例,说明年度降雨入渗补给过程。在降雨初期,由于土壤干燥,毛细负压很大,毛细负压与重力共同使水下渗,此时包气带的入渗能力很强,但入渗补给地下水的量不一定很大。经过几次降雨后,土壤中的湿峰面未达到地下水面,就被蒸发掉或引起土壤含水量增加,并未对地下水形成入渗补给。随着降雨强度和频率的增加,试筒土壤中含水量增加,湿峰面推进到地下一定深度,相对于重力水力梯度而言,毛细水力梯度逐渐变小,入渗速率逐渐趋于某一定值。当土壤中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度时,降雨入渗量迅速增加,形成一个入渗高峰,之后逐渐变小。砂性土在雨季每次这样的降雨过程,都会形成一个入渗补给过程。
图1 降雨入渗过程图
目前认为降雨入渗方式有2种,活塞式和捷径式(优先流)。活塞式入渗补给过程,属于入渗湿润峰面推进补给型。由于形成入渗湿润峰的降雨强度、降雨频率、降雨持续时间、雨前土壤含水率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峰面下移的速度有所差异,入渗过程也不一样。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明显反映了降雨入渗补给模式。在长时间没有降雨的情况下,由于土面蒸发,试筒上部的含水量已低于残留含水量,而造成所谓的包气带水分含水量较低,自顶到底逐渐过渡,呈现比较明显的蒸发型土壤水分剖面。连续降雨后,较浅部的土壤含水量迅速增大,然后逐渐减小,而较深处则逐渐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降雨的不断下渗,土壤中超过田间持水率的水分不断向下运移,最后入渗补给地下水。这种入渗过程符合活塞流的入渗模式。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时,降雨后入渗补给量迅速增大,然后迅速衰减,随着地下水位埋深增大,入渗过程线逐渐变缓,入渗补给流量的增加和衰减均变缓。由此分析粉细砂中入渗模式以活塞式为主,但是降雨后,浅埋深入渗补给量迅速增加,说明也可能存在部分优先流。
由于包气带土壤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虫孔、大孔隙或裂缝等大的孔隙通道。降雨后,水分首先沿此类大孔隙迅速下移,以优先流的形式补给地下水。如亚粘土中大孔隙发育,且基本贯通,尽管埋深不同,但是降雨入渗补给对降雨的响应时间基本一致。降雨后,入渗补给量迅速增加,降雨之后,入渗补给量迅速衰减。在整个入渗过程中土壤含水量略有增加或基本保持不变。说明该种岩性为优先流入渗模式。在雨季之前,由于土壤水分亏缺,零星的降雨基本不能对埋深较大的地下水形成补给。雨季过后,滞留于土壤中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缓慢下移,以活塞式入渗补给地下水。
对于细粒土,在降雨入渗过程中,活塞式入渗和优先流式入渗两种模式同时存在,只是哪种入渗模式占优势而已。
降雨入渗补给过程是包气带对降雨的一个响应,因此具有系统响应的特征,存在明显的滞后和延迟。优先流的存在又导致了降雨入渗补给的滞后和延迟的复杂化。
包气带与水库调节地表径流过程一样,对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过程有调节作用,使得降雨入渗补给过程明显滞后于降雨过程。这种现象被称为降雨入渗补给的滞后延迟效应。入渗滞后延迟补给特征与调节库容大小有密切关系。地下水埋深越大,调节库容也越大,调节功能越强,入渗补给滞后延迟现象越明显。表1为新乡轻亚砂土2000年9月24日最后1次较大降雨后(89.7mm)不同埋深实测入渗补给量历时曲线的特征值。由表1可以看出,当地下水位埋深≤1m时,次降雨过后引起入渗补给时间一般不超过2d。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加大,降雨入渗补给滞后时间延长。埋深分别为5m和7m的试筒的滞后补给时间分别为13d和19d,而延迟补给的时间分别达到72d和98d。存在明显的入渗补给滞后和延迟效应。图2为郑州黄土状亚砂土3m水位埋深在汛期降雨入渗补给过程曲线。上半部分为降雨过程线,下半部分为降雨入渗过程线。第一次较大的次降雨形成一个由低到高,又由峰值逐渐下降的入渗过程线,明显也存在滞后和延迟。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前一场入渗过程常常同相邻的后一场降雨入渗补给过程叠加,使前一场的入渗过程受到干扰。总的入渗补给过程线由几场降雨入渗补给过程迭加而成。最后一次降雨入渗延迟补给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土壤含水量对入渗滞后补给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雨前土壤含水量越小,入渗补给滞后时间越长;反之入渗补给滞后时间越短。
表1 新乡轻亚砂土次降雨入渗补给的滞后和延迟时间(2000年)
图2 郑州3m水位埋深黄土状亚砂土降雨入渗补给历时曲线(1994年)
当土壤中存在有根孔、虫孔与裂缝等大的孔隙通道时,降雨后雨水沿着渗透性良好的大孔隙通道优先快速下渗补给地下水,称为降雨入渗补给的优先流。由于亚粘土中存在裂隙,因此降雨后雨水从裂隙通道直接下渗,每一次降雨都有一个入渗过程,入渗补给滞后不明显或滞后延迟时间都很短。入渗过程曲线与1m埋深的粉细砂或亚砂土相似,在很短的时间内入渗补给地下水。不同水位埋深入渗规律比较一致,但是随着埋深的加大次入渗量有所减少。在<2m埋深的试筒中降雨后直接入渗,降雨结束,入渗也随之结束。但在3m埋深以下,入渗高峰过后仍然有不间断的入渗发生,只是次入渗量较小。说明粘性土中主要存在优先流补给模式,水位埋深较大时粘性土中也存在少部分活塞流式入渗。
砂性土主要入渗形式是活塞式,也可能存在部分优先流。砂性土中裂隙、虫孔、根系等分布不均、连通性差,因此优先流发生在水位埋深<2m的试筒中可能性较大。埋深>3m的试筒入渗过程线明显符合活塞式入渗的特点。
粉细砂中入渗模式以活塞式为主,在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时,降雨后入渗补给量迅速增大,然后快速衰减,随着地下水位埋深增大,入渗过程线逐渐变缓,入渗补给流量的增加和衰减均变缓。
亚粘土以优先流入渗模式为主,由于亚粘土中大孔隙和裂隙发育,尽管埋深不同,但是降雨入渗补给对降雨的响应时间基本一致。降雨后短期内,入渗补给量迅速增加,之后,入渗补给量快速衰减。在整个入渗过程中土壤含水量略有增加或基本保持不变。
降雨入渗在不同岩性中普遍存在滞后与延迟,入渗滞后延迟补给特征与调节库容大小有密切关系。地下水埋深越大,调节库容也越大,调节功能越强,入渗补给滞后延迟现象越明显。土壤含水量对入渗滞后补给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雨前土壤含水量越小,入渗补给滞后时间越长;反之入渗补给滞后时间越短。
[1]王大纯,张人权,史毅虹,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69.
[2]徐恒力.水资源开发与保护[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3]张 平,李日运.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影响因素[J].辽宁大学学报,1999,26(2):118-122.
[4]吴继敏,郑建青.次降雨入渗补给系数的模型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1999,27(6):7-11.
[5]王增银,李世忠,辛选民,等.降雨延迟补给系统分析[J].勘察科学技术,1998,4:11-14.
[6]李云峰.降雨补给潜水的滞后分配[J].勘察科学技术,1997,3:22-26.
[7]陈崇希.滞后补给权函数-降雨补给潜水滞后性处理方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6:22-24.
[8]周 旻,靳孟贵,魏秀琴,等.利用地中渗透仪观测资料进行降雨入渗补给规律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02,21(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