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君
(兴隆县林业局,河北兴隆067300)
兴隆县油松毛虫系统预测方法研究
高翠君
(兴隆县林业局,河北兴隆067300)
该文通过对兴隆县油松毛虫的系统调查,掌握其发生期、发生量和发生趋势,适时发布预测,为科学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油松毛虫;系统预测;方法研究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Liu)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主要危害油松,以幼虫食叶,且具暴食性,危害极大,是兴隆县重要的森林有害生物之一。松毛虫在兴隆县1a发生1代,以3~4龄幼虫树下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上树危害,6月中旬开始化蛹,化蛹高峰期在7月上旬,7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高峰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羽化后即行交尾产卵,卵期7~10d,幼虫在9月下旬日平均气温8.8℃时下树越冬。预测是防治的耳目,系统预测为科学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2000~2002年松毛虫在全县大发生期间,对其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及时发布了预测,指导防治工作。
虫情的调查是预测的基础,由于条件所限,只对松毛虫各虫态的发生期进行了调查(按调查累计数量的16%、50%、84%指标确定各虫态发生的始、盛、末期)。
无锡阳山地区历史上就文化鼎盛,地域特征明显。阳山不仅是历史名镇、旅游名镇,更应该是文化名镇。阳山拥有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重要源头之一。现如今,在阳山镇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弘扬阳山独有的文化。
越冬幼虫上(下)树前,在兴隆镇大有村阴坡固定标准地按对角线的方法随机选取20株标准株,在标准株胸高处间隔缠绕5cm宽的塑料环(下树用塑料碗)两圈,每天定时(下午16时)检查塑料环下(碗上)的幼虫数量,检查完后将环下(碗上)的幼虫放于环上(碗下),连续观察至无幼虫上(下)树为止,将每天上(下)树的幼虫数量记入松毛虫幼虫上(下)树期调查表(如表1)。
表1 松毛虫幼虫上(下)树期统计
从化蛹始见期开始,在临时标准地的标准株上,每2d调查1次,记载结茧数和幼虫数,每次观察虫数不少于50条,将调查结果记入松毛虫发生期调查表(化蛹进度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松毛虫蛹发生期统计
期距法。根据松毛虫上树始盛期预测树上弥雾防治适期。预测春季树上弥雾防治适期2000年在5月7日至5月20日,2001年在5月1日至5月15日,2002年在4月25日至5月15日。
从卵出现开始,每日调查标准株,发现卵块记编号,记载每株卵块数,观察孵化日期,清点已孵化卵壳确定初孵幼虫数,以及未孵化卵粒数,将结果分别记入松毛虫卵调查表(如表4)。
表3 松毛虫成虫发生期统计
综上所述,企业在采取赊销时,利用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客户的信用信息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从客户的经营状况、企业的存续时间、企业法人的征信记录、公司的纳税情况等方面,了解债务人的还款能力及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并由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信用进行综合评定,对资信状况不佳的客户提出预警,避免过度赊销,有利于减少企业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的风险,提高企业应收账款回收率,保证货款回收率的稳定性。
在植株调整支架和植株定植期间,较之前植株正常生长并无明显的差异,植株高度达到25 cm左右绑蔓。在整枝、打叉和摘心期间,大果型每穗选留3-5个,中果型品种4-6个,小果型在8个以上。
表4 松毛虫卵发生期统计
回归预测法。利用2月中、下旬和3月上旬平均气温总和预测松毛虫上树始盛期。预测回归方程式Y=4.4480-0.6997X(式中Y—预测时间即上树时间,X—2月中、下旬、3月上旬平均气温总和)。预测松毛虫上树始盛期2000年在4月1日,2001年在3月29日,2002年在3月22日。
从化蛹始盛期开始,设置黑光灯诱集成虫。在县城西关森防站院内每晚悬挂黑光灯诱集成虫,次日清点诱集成虫的数量,填入松毛虫成虫灯诱调查表(如表3)。
期距法。利用松毛虫上树始盛期,预测松毛虫化蛹始盛期、高峰期。预测2000年松毛虫结茧化蛹始盛期在7月7日,高峰期在7月13日,从而得出,摘茧适期在7月5日至7月15日;预测2001年松毛虫结茧化蛹始盛期在7月3日,高峰期在7月10日,摘茧适期在7月1日至7月10日;预测2002年松毛虫结茧化蛹始盛期在6月26日,高峰期在7月2日,摘茧适期在6月26日至7月6日。
历期、期距法。利用成虫出现始盛期预测当年幼虫孵化始盛期。预测2000年松毛虫当年幼虫孵化始盛期在8月10日,高峰期在8月16日,防治适期在9月10日至9月20日;预测2001年松毛虫当年幼虫孵化始盛期在8月3日,高峰期在8月8日,防治适期在9月5日至9月20日;预测2002年松毛虫当年幼虫孵化始盛期在8月3日,高峰期在8月9日,防治适期在9月5日至9月25日。
从以上可以看出,2000~2002年3a兴隆县松毛虫的预测与实际调查结果基本吻合,测报在防治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经防后调查,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预测可靠性达到95%以上。
S763.421
A
1002-3356(2010)02-0039-02
201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