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召开在即,中央正就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广泛征求民意。截至23日晚23时,新华网发起的实时调查结果显示,在住房、物价、收入、就业、环保等10大选项中,住房问题以5000多票遥遥领先,成为网民最关注的民生话题。
今年以来,无论是从国际媒体,还是从国内媒体,几乎所有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报道,都会出现“泡沫”、“疯狂”、“破灭”这样的词。春节的饭桌上,多少城市家庭在热议房价,“蜗居”甚至成为2009年的流行语。
根据专家计算,2009年,中国老百姓每花掉15元,差不多就有6元是花在房子和居住上。谁还能说,这样的消费结构是正常的?
房价畸高不仅使民众忧心忡忡,更可能成为对中国经济造成致命伤害的“定时炸弹”!2010年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最关键的一年,中国经济能否平稳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能否安全地拆除这枚炸弹。
在经历了2009年的异常飙升之后,房价现在进入了一个表面平静的短暂胶着期。民众的眼睛都盯着即将召开的“两会”,等着“两会”为今年的房市定下基调。众多开发商也认为“两会”定调将决定市场走向。
破解房地产难题无疑是此届“两会”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一项任务。人们期待,在中国政治生活中起关键作用的“两会”,能给出一份令老百姓比较满意的答案。
当今世界,谈经济必谈中国经济,谈中国经济必谈中国民生,谈中国民生必谈中国房市。房地产就像是中国经济的红绿灯,是红灯亮,还是黄灯或绿灯亮,它透露出的是“调结构”、“促转变”的力度会有多大,它决定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判断。
因为人口众多和历史积累的问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市场之一。调控政策的细微差别,可能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调控的难度也由此显现无遗。
但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对金融体系的严格管控,也让政府拥有更多能够行之有效的调控武器。只要集思广益,就一定会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
“两会”是一个契机。希望全国各地的“两会”代表们能真正走到民众中去,深入调查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把最真实、最全面的房地产情况带到会场上,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更多实质性、建设性的提案。
事实上,各地政府已在“两会”召开之前相继推出了一些楼市调控的“组合拳”,效果正在显现。
愿明年“两会”,房价话题能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