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观察

2010-02-17 11:04:12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王俊婷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神经痛水疱带状疱疹

266071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 王俊婷

带状疱疹是春季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而且一旦染上病情十分严重。民间把这种病称作“串腰龙”,文献上叫“缠腰火丹”。据最新国际医学数据统计,20~50岁发病率稳定于3‰,50岁以上为5‰,60岁以上为7‰,60岁以上患者疱疹消退后约有半数遗留顽固的疹后神经痛。可见随着老年人抵抗力的降低,发病率不断提高,而且病情较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我们于2008-09—2010-03对11例老年带状疱疹的患者在日常常规护理及西医抗感染、止痛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汤剂及针刺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设对照组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疗养员治疗患者,共20例。回顾性统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5岁;病程在3 d者,沿周围神经分布有明显簇集性水疱,并伴有明显神经痛者9例;皮损疼痛剧烈,引起耳鸣者2例。对照组9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60~80岁,平均68岁;病程同前,沿周围神经分布有明显簇集性水疱,并伴有明显神经痛者7例;皮损疼痛剧烈,引起耳鸣者1例。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资料均经统计后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外科学》[2]312及《皮肤病学》[3]30拟定:①发病初期。轻度发热、疲倦、乏力、全身不适以及患部灼痛等前驱症状。②发病期。在一定的神经分布区发生红斑、斑丘疹或丘疱疹,继而发生多数簇集性水疱,高亮至黄豆大,疱壁紧张发亮,内容澄清透明,疱周有红晕。③恢复期。水疱内容混浊或化脓,水疱破裂成糜烂面,直至干燥结痂,痂脱后,自行治愈,可留有一时性的暗红色斑或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瘢痕,但可以留顽固性神经痛。④实验室检查。水疱液中分离病毒或检测VZV、HSV抗原或DNA是鉴别诊断唯一可靠的方法。⑤剧烈神经痛时排除肋肌炎、心绞痛等。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中药治疗属热重于湿者,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10 g、青连翘15 g、干生地15 g、建泽泻6 g、车前子12 g、淡黄芩10 g、生栀仁10 g、粉丹皮10 g、苦木通10 g、生甘草10 g),水煎2~3次,2~3次/d,温服。属湿重于热者,内服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6 g、厚朴6 g、陈皮10 g、滑石块12 g、炒白术10 g、猪苓12 g、炒黄柏12 g、肉桂3 g、炙甘草10 g),水煎2~3次,2~3次/d,温服。配以针刺疗法:根据皮损的部位取穴,发生在上肢胸部者,取曲池,合谷;发生在下肢者取穴足三里、三阴交或者阿是穴[2]40。西药:三氮唑核苷(病毒唑)10 mg/kg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滴,1次/d,布洛芬(芬必得)300 mg,口服,2次/d,治疗周期为1周[3]31-37。

2.2 对照组 仅用西药治疗,伴水泡破裂可用2.5%龙胆紫溶液涂患处,病程同治疗组,治疗期间禁食辛辣及油腻食物,戒烟、酒等。

3 疗效标准及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外科学》[2]312-314及《皮肤病学》[3]30-31拟定。治愈:水疱内容混浊或化脓,水疱破裂成糜烂面,直至干燥结痂,痂脱后,自行治愈,留有一时性的暗红色斑或色素沉着,无明显瘢痕,无遗留神经痛;显效:水疱明显减少,水疱干瘪或结痂,有轻微神经痛的症状存在,耳鸣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水疱仍然存在,并有向头面部延伸、增多趋势,神经痛剧烈,甚至影响睡眠,耳鸣症状加重。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1周内治愈8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1周内治愈6例,显效1例,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该病毒具有亲神经及皮肤的特性。其发生、发展与机体的细胞免疫缺陷有关,老年人患此病后常常疼痛难忍,皮损恢复慢,易留后遗神经痛。老年人因其自身的生理及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本身免疫力相对低下,神经感知力相对低下。根据其临床表现,簇集性水疱呈带状排列,单侧分布及神经疼痛的特点,治疗多反复运用抗病毒、抗甾体类镇痛药物[3]37,使得病程长,疗效差,副作用大,同时也增加了医疗成本,加重了经济负担。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合理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已成为医务工作者在老年干部保健工作中应该重视和研究的课题[4]。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由于情志失调,肝胆火盛,挟湿蕴阻皮肤,加之患者年老体弱,正气不足,病邪难除,故老年患者的病程长,其中热重于湿型龙胆泻肝汤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方中龙胆草善泻肝胆之实火,并能清下焦之湿热,加以黄芩、栀子、柴胡苦寒泻火,车前子、木通、泽泻清利湿热,使湿热从小便而解,以生地、当归养血益阴,甘草调和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之功。湿重于热型除湿胃苓汤方中苍术、厚朴、陈皮燥湿健脾,除湿散满,并用滑石块、炒白术、猪苓燥湿利尿,消肿渗湿,加以黄柏清热燥湿,肉桂温经通脉,炙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燥湿除湿利尿之功[2]271。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取健康与疾病的相关信息,应用辨证方法加以分析、归纳、确立病人的症型,制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中西医治疗及健康指导。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注意营养,还应穿清洁柔软的棉制内衣,以减轻摩擦。如疼痛影响睡眠,可适当服些镇静止痛药[4]。春季是多种传染病流行季节,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应尽量少去空气不洁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免疫力。

[1]钱信忠.中国老年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2.

[2]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3]郑志忠.皮肤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刘云,周颖,曾莉.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3):20-21.

猜你喜欢
神经痛水疱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5:0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03-26 18:00:27
警惕带状疱疹潜伏恶性肿瘤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 03:19:55
猪水疱病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2
猪传染性水疱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6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