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标准要“以生为本”

2010-02-16 18:10高家湘江苏省宝应县城北初级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8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语文课标准

高家湘(江苏省宝应县城北初级中学)

评课标准要“以生为本”

高家湘(江苏省宝应县城北初级中学)

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多年,校内外听了不少公开课,感触颇深。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语文课堂教学可谓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然而审视当前的语文课,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烈之余,热闹背后,却鲜见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学生仍是被动地学习,表面上的合作探究并非学生主动地发现探究,其结果不言而喻。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这样被扭曲发展与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不尽合理、不够完善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存在弊端和局限

1.“样样俱全”“细致入微”的评价标准常常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只为了符合标准的需要而设计,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可谓十分完备,而且每一项指标几乎都有固定的要求,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安排合理”“课堂提问精练”“多媒体运用恰当”“板书设计整洁美观”“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流畅,发音标准”“采用启发式教学”等等。标准的细致使教师常常为达到标准的要求而设计教学,结果顾此失彼,忽略了教学的任务和目标的完成,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要。

我们也发现,许多观摩课、优质课中的不少环节就是为了评课标准而设计的,近乎 “完美”、非常好看,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课堂教学既然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就必须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其目的是使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如果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能感染学生,教师的形象描述能让学生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多媒体的手段不用也未尝不可;如果教师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思考问题的兴趣,也并不一定非要不断地用问题来启发学生;如果为了让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在黑板上的板书即使并不那么整洁美观,甚至让学生参与板书,又何尝不可呢?

2.偏重于对课堂教学形式评价的标准使得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形式化,忽视了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传统评课标准竭力提倡 “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积极”,重视课堂形式的热闹,认为那才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才是一节好的语文课。结果很多老师便在这方面大做文章,许多所谓的优质课、观摩课变成了表演课、作秀课,好像这就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放一段录像材料叫直观展示,听一段录音叫电化教学,来一段搞笑叫活跃气氛,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叫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板书没有了,用多媒体展示;提问没有了,用多媒体代替;甚至对一节课的总结,也让多媒体代劳。教师似乎成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工具。

结果,教学内容成了形式的附属,师生的感觉是好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3.“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传统的评课标准往往强调教学进程要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许多观摩课教师不敢拿出原汁原味的课,就是怕评委们说自己设计的课“漏洞百出”,说自己水平低。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整个教学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讲课,什么时间提问,提什么问题,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结果往往是把一节好课上成了表演课,演员就是教师,或者说主角是教师,学生则成了配角、观众。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常常采取回避的处理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教师的随机应变,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观后不是让人拍案叫绝,为之喝彩,而是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无任何收益。

因此,我们说教学“学贵得法”,就体现在教师如何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二、评价语文课应力求“以学论教,以生为本”

实质上,我们这种评价语文课的传统标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为根本出发点的,是背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以学论教”。就是要看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等。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一节语文课。

1.教学目标的设计

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情操。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总目标的一部分。要看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必须确定学生学习完毕后可度量可检测的内容。这种目标的描述语言应该是可以检测的。例如: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同学 “能够理解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能够分析文章的某种特色”“能够背诵某些精彩语段”等,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建立在学生智能水平上。也就是说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是学生力所能及而又必须是经过努力才能解决的。实践经验和心理学研究都证明,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会使人失去兴趣,只有那些高而可攀的操作,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燃起他们对知识追求的热情。

2.教学方法的选用

教学方法的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材,理解教材,研究学生脑力劳动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障碍,有效地引导学生去获取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有效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合理地选择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等,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地探索知识、发展能力。

3.教学氛围的营造

是否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与合作。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

4.学生情绪状态的驱动

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了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把驱动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积极、主动、热情、专注的精神状态。

5.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的学习。教师教,学生学;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给,学生收;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丧失了。新课程课堂上,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授课时——主角;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时——导演;学生实践操作时——评委。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被激活,学生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潜心探究、快乐创造。

6.教学手段的运用

设计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运用道具、录音、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观其形色,闻其声,如临其境,促使学生积极探索、高效率地学习。教学手段的选用应该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是整个教学系统和谐的组成部分。

7.教学效果的显现

教学效果显示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自由活泼,学生是否进行了思维积极、富有个性的学习、合作探究、质疑创新。从学生答问、讨论随堂练习及检测中反馈出教学效果。

评课的方面是很多的,这些方面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一般标准,能够评测出一节课的优劣得失。好的语文课,应主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评判,“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所有好课而不仅仅是好的语文课的评价标准。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语文课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