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永英(浙江省海宁市第一初中)
循路入境,披文入情
——以《背影》为例谈回忆性散文教学中的情感探幽
■ 陈永英(浙江省海宁市第一初中)
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记人叙事类作品多为回忆性散文,这些文章情意真挚,构思缜密,语言蕴藉,为我们再现了一个个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超越时空的隔阂,走进作者情感的深处,破译作者的心灵密码,理解认同作者的情感体验甚至产生强烈的共鸣就成了散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如果我们把一篇篇经典之作比作一座座美丽的宫殿,那么只有那些掌握着能打开各个门户的钥匙的人,才有可能拾级而上,登堂入室,去领略其中的无限风光。那么打开这些文章的“门户”的第一把钥匙在哪里呢?我觉得首先要找准作者的情感触发点。
其实要找到这个点并不难,它常常是文中的一个关键词或关键语句,如 《春酒》中的 “家乡味”,《老王》中的“不安”与“愧怍”,《背影》中的最后几句话,等等。所以在上《背影》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听了课文录音后从课文中找到作者的写作缘由(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一篇不见父亲两年之后见信伤情的回忆之作,再借助多媒体投影补充作者谈写作动机时的原话:“我写 《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然后抛出问题:“这是父亲什么时候留给我的背影呢?这让我‘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的背影又是一个怎样的背影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朱自清先生透过那充盈泪水的双眸去追寻那令他无法忘怀的感人的背影。”这样就直接切入了文本的核心部分——文章的第6自然段。
接下来的环节是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从不同角度感知背影。我要求学生想象并模拟 “探”“攀”“缩”“倾”这一系列动作,然后问:“如果让你去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你会感到困难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会”,“很轻松”。
“那么对父亲而言呢?为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很困难”,“因为父亲年老”“因为父亲肥胖” “因为父亲走平地都步履蹒跚” “因为父亲穿的是不方便行动的棉袍”……
“父亲明知过铁道爬月台去买橘子对自己并非易事,为什么偏不让儿子去,一定要自己勉力为之呢?”
……
在朗读、讨论、想象与回放中,学生充分感知了背影的沉重、蹒跚和艰难,然后我又深入追问:“父亲的背影对于儿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如果是在平常,如果这是一个昂首挺胸时的背影,如果这是一个春风得意时的背影,也许它就不会令人泪眼婆娑、刻骨铭心。那么这个背影为何会在历时八年之后仍如此清晰地凸显在朱自清眼前呢?请联系相关语段找答案。”这样就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学生迅速地从二、三两个自然段中找到了原因:那是因为父亲的背影出现在家境惨淡,祸不单行这一不平常的背景下。然后教师总结:“这个背影是在冬日,是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奔丧回家时的背影;是变卖典质,借钱办丧,老境颓唐时的背影。日渐苍老的父亲在丧母失业的悲痛中还要独力承担家庭的重担,我们可以想见父亲的心头一定郁结着浓浓的愁云。就在这凄凉哀伤、令人禁不住悲从中来的氛围中,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出现了。一头是谋事养家的重担,一头是儿子的路途平安,天平的两头孰轻孰重?父亲选择了儿子。为给儿子送行、买橘子,他从月台上爬上又爬下,这一沉重、蹒跚、艰难的背影因不同寻常的背景更彰显出震撼人心的感人力量,这一份较之平常更显深挚的父爱怎不令儿子心疼而又感动以致潸然泪下?”至此,学生已经遵照作者的思路渐入佳境。课堂上凝重的气氛、动情的朗读以及积极的参与说明他们心底的情感之弦已被一次次拨动,一些相似的体验开始被唤醒,他们的心情开始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但如果我们对《背影》的解读仅满足于此,那是远远不够的。有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回忆性的散文一般都会涉及到两个“我”,即“现在的写作时的我”和“所写的事情中涉及到的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在注视着一个和现在不一样的甚至完全陌生的另一个“过去的我”,就在这样的一种审视与观照中,文章诞生了。这两个“我”在文章中有时会以一隐一显的状态出现。就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回忆中阿长的许多行为让“我”讨厌,那是因为鲁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但又是以写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儿时的“我”在文中是显性的,而现在的“我”则是隐性的,是需要我们透过文字的表面去理解的。有时这两个“我”在文中会交叉出现,现在的“我”会站出来对过去的“我”进行评论。比如《背影》中“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和“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是过去的二十岁时的“我”的心态,但一句“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却透露出了现在的“我”对那时的“我”的批判和揶揄。有时文中的两个“我”会遵照顺序一前一后出现,现在的“我”通常会在文末表达对过去的追念或反思。比如《老王》中的“我”在听闻老王的死讯后,开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在对过去的“我”的言行的一次次审视与反省中,“我”渐渐明白心上的不安源自“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两个“我”在年龄、阅历、心态、价值观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距决定了这些文章所寄予的情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必定经历了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在解读文章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肯定只能是浅尝辄止,甚至还会对作者的情感产生误读。所以我觉得要想准确解读这些文章,把那一种“蟠结在心中”的“极浓厚的情感”,“像春蚕抽丝一般把它抽出来”,就必须掌握第二把钥匙,那就是立足作者的观照点,循着作者的视角,披文入情,探幽览胜,最终洞察作者的心灵轨迹。
朱自清写作《背影》时已为人父,八年的人生历练使他充分体会到了做父亲的艰辛和父亲对儿女的舐犊情深。带着这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再去回忆这段往事,去审视那个不成熟的“旧我”,去重新解读那份父爱,就自然多了一份追悔,多了一重对父亲的深刻理解。他是“借别离之酒杯,浇心中的块垒,把长期郁积心头的对父亲的太沉太重的情感得以释放或偿还”。如果我们立足于这一观照点,和作者一起去审视当年的父亲和“我”,我们就会又有很多新的收获。在和学生一起品味了父亲说的五句话后,我把重点放在了作者的四次流泪上,通过四次泪水跟随作者一起去审视当年的自己,去发现当年的“我”从无知、不懂事到逐渐懂事、成熟的过程。当年的“我”第一次流泪是在回家奔丧时,看到满院狼籍,想到祖母去世,“我”禁不住在父亲面前纵情落泪,这时的“我”一定不曾考虑到自己的眼泪会令父亲更加伤感。第二次流泪是在看到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后,因为感动,所以“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因为不想再让父亲为自己担心,所以“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这说明此时的“我”已开始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爱护。再联系紧跟在后面的一个“搀”字,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我”已察觉到了父亲掩藏在坚强背后的脆弱,知道父亲对某些事已力不从心了,“我”已经开始懂得照顾、怜惜自己的父亲了。第三次流泪是在父亲离去时,面对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百感交集的“我”已无暇也无心顾忌车厢里的其他人,因为他已完全沉浸在对父亲的依恋、担忧与牵挂中,“我”对父亲的感情在泪水中进一步深化。在四次流泪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那个少不更事的 “过去的我”在渐渐向现在的“我”靠近,“我”终于真正理解了父亲,所以最后一段中作者说:“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两个“自然”折射出了“我”对父亲的深刻理解。第四次流泪是在捧读老境颓唐的父亲的来信时,一声叹息道出了离家在外不能对父亲尽孝的儿子的无奈和担忧。那沉积于心底的往事一下子被唤醒,作者对父亲的挚爱在这一刻喷薄而出。在这和作者一起审视与观照过去的过程中,我引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这道桥梁,在“披文入情”中逐步走向了作者的心灵深处,准确地捕捉到了作者的情感轨迹。同时这一种观照又会唤起我们的另一种相似的体验,那就是在很多人身上存在的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少者对长者由挑战到信服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