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军 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155100)
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愈合分析
夏建军 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155100)
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骨不愈合;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交锁髓内钉因其创伤小、固定牢固、愈合率高,故引入我国后得到了迅速推广,现已成为胫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如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或手术操作、术后管理不当仍易导致骨不愈合的发生。
静态交锁髓内钉的特点是骨折的上下端均有螺钉锁定,从力学因素看,这一种负载分担装置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剪力、扭曲力等有害应力,而且有效地克服了应力遮挡并控制旋转,使骨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愈合,加速了骨折愈合时间,克服了钢板、外固定器所导致的骨质疏松,骨缺损等问题。交锁髓内钉由于创伤小,较好的避免了骨折端软组织、骨膜血供的再次损伤,明显优于钢板固定带来的软组织及骨膜的广泛剥离、血供的破坏,为骨折的愈合提供了可靠的生物学基础。同时由于其适用范围广,固定可靠,操作简单,能早期进行关节锻炼和下床活动,保护了关节功能,并发症少,深为广大骨科工作者喜欢和接受。
胫骨上端膨大且为松质骨,胫骨结节上呈后倾斜形成解剖斜面,倾斜坡度为20°,此斜面为常规进钉点,纵行切开后进钉比较容易。有人认为在髌韧带偏内侧进钉,但由于屈膝时韧带过度紧张,不易操作,不管何种部位进钉,钉尾留在皮质外面的长度不应该超过2 mm,实践证明与之相平或略低效果较好。否则容易损伤髌韧带及妨碍关节活动。
对于粉碎性骨折或者螺旋形骨折,由于要求闭合复位的技术较高,同时要具备一定的操作经验,有时复位和进钉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的操作体会是,在复位过程当中,动作要轻柔得法,不可粗暴。在穿钉的过程中,不能施加较大的旋转力,同时助手要维持好骨折端及骨折远端的位置,互相配合默契。若在透视中证实钉尖穿过骨折端有阻力时可用拔出器垂直缓慢击入,较大的骨块阻挠复位时可作小切口整复,绝大部分骨折通过这些办法都能达到满意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手术当中不可过分的强调骨折的解剖复位,否则过多的软组织剥离会造成骨折的不愈合或皮瓣坏死。
静态固定就是将骨折远近两端分别锁定,使应力超越骨折端,使之避免受旋转、压力、弯曲力的固定方法。而动态固定是只锁定骨折的某一端,通过肌肉的收缩以及人体负重的压应力,使骨折端有纵向压力的固定方法。很容易理解,静态髓内钉由于坚强的立体固定可以防止骨骼短缩,骨折旋转,达到维持肢体长度的目的。对于粉碎性骨折还起到维持肢体力线的作用。正是这种静态的坚强固定。使骨折端缺乏持续的应力刺激,造成一定的应力遮挡,有时候可影响骨折愈合的进程。动态固定属于弹性固定的范畴,存在易成角,不稳定,不能早期负重等缺点。在治疗当中,是否将静态固定变成动态固定在学术上有一些争议。实践证明,大部分的胫骨骨折在静态固定的情况下都可以愈合。但对于一些不稳定的骨折由于坚强的固定使骨折断端接触面积变小,应力刺激不够,可造成骨折延迟愈合。我们的体会和做法是:动态的观察骨折骨痂的生长情况,若术后三月拍片骨痂生长不满意的时候,可以拔除远端的锁钉,将静态固定改为动态固定。并嘱患者早期负重,以增加骨折断端的压应力刺激骨痂生长,促进骨折愈合。
5.1 适应证的选择不当 虽交锁髓内钉扩大了普通髓内钉的使用范围,但仍有一定的适应证。一般认为对胫骨在距胫骨结节4cm以下,踝关节8cm以上较合适,如超出此范围则易导致锁钉困难或骨折端不稳定,从而导致骨不愈合的发生。
5.2 手术操作不当 ①髓内钉不可避免拉伤皮质骨髓内血供,如再开放切开复位或过多剥离骨折周围软组织及骨膜,则髓外血供亦被破坏,将严重影响骨折的愈合,造成骨不愈合,对横
行或短斜行骨折应尽量采用闭合穿针或有限开放复位穿钉,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软组织,减轻对骨髓内外血供的损害。②骨折端对位对线欠佳。骨折端的紧密接触和充分的血液供应是骨折愈合的前提条件,如骨折分离过大使骨痂形成困难,则易造成骨不愈合。③骨折上下端各予二枚锁钉固定。骨折上下端各予二枚锁钉,才能有效维持骨折断端的加压和稳定,如骨折远端拧入一枚锁钉时,该钉将比两枚锁钉要承受大得多的应力,容易导致断钉、松动及骨不愈合的发生。
5.3 静力性固定改为动力性固定的必要性 骨折端的紧密接触及适当的应力对骨折的愈合及塑型起重要作用,不管哪一类型的骨折都应在一定的时间内拆除远离骨折的锁钉,变为动力性固定,使骨折端产生合理的加压作用,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1] 武勇.交锁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418-421.
[2] 杨雷湛,杨雷钦.56例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4):105-106.
[3] 赵建峰,刘世清,张弩.闭合复位有限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9,12(2):171-172.
[4] 徐永宁,敬洪强,罗飞,等.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2):143-144.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0.081
1672-2779(2010)-10-0108-02
201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