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习作

2010-02-16 11:54:42福建林锦发
作文教学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习作文章作文

福建 林锦发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作文教学中“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个顽症。学生的作文认识肤浅,内容空洞,语言干瘪,文理不通等问题随处可见。那么,应怎样使学生爱上习作呢呢?

一、捕捉写作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尝试,去实践,让他们体验生活,观察事物,搜集材料,力争写出真实、自然、清新的文章。要鼓励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时时留心生活,善于发现并抓住写作材料,趁热打铁地指导学生写作。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节日不但实施感恩教育而且捕捉写作的素材。因此,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父母的不易,或做做家务活,或为父母排忧解难,在自己的行动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体验成功,这样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写作情感。

二、加强作文指导

传统的习作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等老师习作指导结束,学生已失去习作的兴趣。而习作指导是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以达到写好习作的目的。

学生不愿写作首先是因为没有兴趣,不留心观察生活,缺乏从生活中摄取材料的能力,因此在写作时感到无话可写,无非写些“让座”“捡钱包”之类的老旧习作。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或者让学生学习习作书中的作者是怎样选材的。在我们的教材中,习作的要求给了学生更广阔的选材空间。我们教师要认真领会这些习作要求,不能再强制要求学生必须写什么,不准写什么,让学生选择自己能写、会写的内容,自由地发挥。当学生明确了习作要求后,让学生展开讨论,既可同桌之间,也可以是四人小组之间,还可以是全班同学,可以互相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也可以交流自己准备怎么写,对别人说的你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中,产生良好的教学效应,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三、采用恰当的指导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用具体生动的指导方法来吸引学生,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教师下水文示范。在作文教学改革之中,教师勤于动笔不仅是言传身教,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下水文”,能真正体验写作规律,在教学中把写作规律和教学规律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以自身的文章为例,讲解自己如何从主题要求开始选材,从不同的写作角度去把握文章要求,如何巧妙安排作文技巧等。再比如写事情和写人物的文章之间的区别,怎样抓住细节描写为文章主题服务以及穿插在习作教学中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教师“下水文”的示范,不但达到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目的,而且能够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闸门,拓宽写作思路,使学生在模仿、学习老师的同时,学习到习作的基本知识。还可以爱屋及乌地爱上习作,爱上语文,为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和习作能力的提高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师也可利用口语交际、图画演示、生动场景再现等形象直观的手段,布置学生观察自然奇观或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使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去体验身边的自然美,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丰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说一说,准备写什么景物,这个景物有什么奇妙的地方,打算分几方面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考虑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这样,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与写作欲望,促使学生精神饱满地、生动活泼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为进一步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如在教学“状物作文”时,我采用了实物观察法,特地带来了几个柑桔,先让学生观察其形状、颜色、大小,再用手触摸,感觉表皮的光滑程度,然后剥开外皮,让学生观察柑瓣内膜,看到一粒粒汁水饱满的金黄肉瓤拥在一起,再尝一尝味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认真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观察并展开恰当的想象,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最后我让学生将课堂上所见所闻所想的材料按观察顺序加工整理,这样,就成了一篇不错的习作。不仅如此,学生还懂得可从味觉、嗅觉、视觉、触觉等方面去观察实物,获得了方法,提高作文能力。

四、充分的表扬和鼓励

《语文课程标准》就学生写作方面的要求提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长期以来,命题、指导、作文、批改、讲评一直是作文教学的固定模式,有关作文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章也都是围绕这几个环节展开。尽管这些探索对作文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作文教学的落后局面,因为他们都把目光瞄向了“怎样写作文”,而忽略了修改这一重要环节。其实,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两者不可偏废。如果说学生作文是教师指导的反馈的话,那么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则是教师批改、讲评的反馈,而这一反馈恰恰被许多教师忽略了。教师应把作文的修改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的习作和反复的修改中悟出写作的规律来。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赞扬、鼓励正是肯定儿童的具体表现。因此,作文教学中,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正确的评价,积极的表扬应多于消极的批评。尤其是学困生的作文,教师更应抓住其闪光点,哪怕是只有一句话写得好,一个词用得妙,都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写作兴趣,对于克服畏难情绪有积极作用。每一次讲评作文时,教师要多找些闪光点,多表扬、肯定,激起他们的兴趣。

猜你喜欢
习作文章作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