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孙传华
著名教授钱理群说:“语文课应是一种精神漫游,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现在的语文却变得很可怕,不怕作文的学生太少了。”纵观整个作文教学,低年级是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是学生今后写作的基础阶段,我们教师应该从小学低年级起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经过几年的摸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和积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郭沫若有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作文就是厚积薄发的创造活动,低年级儿童有意识积淀的知识很少,要想让孩子备足作文的源头活水——语言,就必须零点起步,激发孩子积累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为此,在接任一年级语文教学不久,我在班上设立了一个“好词好句百宝箱”,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好词好句抄录在小纸条上写好姓名投进去。平时课堂上取出来,利用两三分钟请写纸条的同学当小老师读一读,讲一讲,与大家共同赏析,共同进步。一年级孩子表现欲强,都想当小老师,所以写小纸条的孩子越来越多。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多,我鼓励学生自行建立“积累百宝囊”,每人自备一个精美积累簿,把自己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段或名言、名句摘抄下来。为了体现成效,每隔一段时间,我们班就会进行一次展览比赛,看谁积累得多,记诵得多,并评出“积累小能手”。在这种有趣竞争的氛围下,学生的积累兴趣越发浓厚,积累的东西越来越多。后来,我又在班级设立了一个图书角,从阅览室找了一些合适的书,并让同学从家里带书,让他们轮翻阅读。学生涉猎的空间大了,积累的语言越来越丰富,也就为作文储备了源头活水。
低年级孩子的思想既简单又纯净,加上他们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无拘无束的想象成了他们宝贵的财富。这时精心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对他们以后的作文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他们大胆地展开奇思妙想,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时,我要求学生根据夏天的特点展开想象,“夏天来了,你想变点什么?”孩子的想象能力真是不能低估,有的孩子说:“夏天来了,我想变成一棵大树,给人们乘凉。”有的孩子说:“夏天来了,我想变成一只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草地里和小朋友做游戏。”还有的孩子说:“夏天来了,我想变成一杯凉开水,给过路的人们送去清凉。”……通过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想象的火花相互碰撞,然后再让孩子们把自己想到的、听到的,整理成一篇诗歌,学生兴趣盎然,不多时,一篇篇优美的儿童诗就诞生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历练中萌生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常常借助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描写留白,来引导学生放胆想象。如学习《会走路的树》时,文中有一段“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读完这段文字,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许多有趣的东西,他们会去哪些地方呢?看见哪些有趣的东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各抒己见,把自己在生活中到过的地方,看到的许多有趣的东西,都放到了小鸟和小驯鹿身上。有的孩子说:“他们去了森林超市,看见了许多玩具,有电动火车,机器人,还有喜羊羊、美羊羊等布娃娃、小驯鹿还买了一个美羊羊布娃娃送给小鸟呢!”有的孩子说:“他们去了大草原,看见一群群的羊儿在吃草,还看见骏马在一望无边的草地上赛跑。”……在这样童心飞扬、畅想自由的课堂里,不仅孩子们常常被想象的境界陶醉了,连我自己也感到语文教学是那么五彩斑斓。孩子们也许正是从课堂中体验到了想象的乐趣,使得他们的想象越来越大胆丰富。尽管难免出现辞不达意、语句不通的情况,但我尽量捕捉亮点给予表扬、鼓励,也进行适当地批改、评价。
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十分薄弱,教他们作文应当多示范,多举例,多打比方,让他们从仿写起步。仿写是一种经验吸收,包含着大量的思维活动,因为在仿写中总要有包括观察、分辨、选择、储存、联想等活动。观察要细致地留心,分辨要清楚地用心,选择要得当地思考,储存要牢固地记忆,想象要深刻地动脑筋。这些都离不开认真的思维活动。
教材是教师引导学生仿写的第一手学习资源,是学生下笔写作的模板。二年级的课文浅显易懂,贴近孩子生活,孩子易于理解、易于模仿。在课本中涌现出很多优美的诗歌,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诗歌的仿写,就显得十分的容易。如在教学完《问银河》之后,我让学生利用晚上观察银河,展开想象,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发问,然后把所提的问题写下来。由于学生已掌握了课文的形式,读懂了课文,知道这首诗歌写了两个孩子仰望银河时展开的想象,于是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喷薄而出。有的孩子写:“银河呀,在你高高的河岸边有大树吗?树上有小鸟在唱歌吗?”有的孩子写:“银河呀,在你长长的河边有花草吗?花草丛中有小蚂蚱和小蜜蜂、小蝴蝶吗?”有的孩子写:“银河呀,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各种各样的鱼儿吗?有渔民驾驶着小船打鱼吗?”……在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仿写训练,相信学生的作文水平肯定会快速提升,怎么还会怕写作文呢?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说写训练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观察与理解往往浮于表面,更多地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使得他们深入观察、加深理解、感悟生活,把真实的生活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从而抒发健康、积极、向上的真情实感。针对低年级孩子对游戏特别感兴趣的特点,我们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做“丢手帕”、“老鹰捉小鸡”、“打雪仗”等有趣的游戏。在活动中,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周围同学的语言、动作,并抓住时机,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内心体验。活动结束时,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把自己在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同学交流,然后再写下来。学生们有了生活素材,说起话来当然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写起话来也自然具体生动,真实感人。
低年级学生的作文刚刚起步,光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要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作为老师,要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理念,教给家长参与的方法,如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带孩子到祖国各地旅游观光,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等,这一切都是鲜活的写作素材。有了这些鲜活的写作素材,就可以让孩子多练笔。天长日久,孩子自然就喜欢上了写作。对于孩子的作文,家长还要帮他们指出错别字,勾画优美的词句,写出适当的评语。这样做,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文字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孩子作文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为孩子的写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信,只要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做好孩子写作的引路人,让他们走进生活,广泛积累,大胆应用,自由畅想,勤于动笔,真正成为写作的小主人,在不断变化的、新鲜有趣的写作活动中握紧手中的笔,满怀一颗兴致盎然的童心走进自由畅想的星空,他们便会精心寻找出最亮的那一颗,来收获“妙笔生花”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