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部探测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
中国国土资源报消息作为我国入地计划的先锋,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的地壳探测工程培育性计划——《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目前已取得重大进展。
自 2009年开始实施的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目前已经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1)在东北首次探测到松辽盆地岩石圈结构,特别是大庆中生代盆地之下的弱反射上地壳,推测是古生代海相层系;在通常透明的岩石圈地幔内获得清晰的深达 100 km的地震发射;在青藏高原羌塘盆地首次获得下地壳、莫霍面地震反射与上地壳推覆构造深部信息。这些发现为油气资源勘探部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科学依据。
(2)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首次实验了大型矿集区立体探测,初步实现 3000~5000 m深度的透明化,揭示了成矿带和大型矿集区赋存、分布状态,为开辟深部第二找矿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实现了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矿集区立体探测。
(3)提出我国铬铁矿突破的新方向,西藏罗布莎科学钻探中在铬铁矿内发现原位金刚石等深部地幔矿物群,指示了铬铁矿超深成因和特殊就位机理,与北极乌拉尔超大型铬铁矿类型相当,预示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可能发现超大型铬铁矿的前景;另在隐伏金属矿上方发现纳米级金属微粒,为深穿透地球化学提供了直接证据,特别是对根据地球化学异常发现深部原生矿床的原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专家认为,专项的实施大大加快了我国深部探测的进程,2009年专项完成 1960 km长的深地震发射剖面探测。在大地电磁测量、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动力学模拟等方面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专项的发现和进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集中体现了为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的巨大压力提供科技支撑的责任和使命。
据称,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共设置 9个专项,分别是:大陆电磁参数标准网实验研究、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深部矿产资源立体探测及实验研究、地壳全元素探测技术与实验示范、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地应力测量与监测技术实验研究、岩石圈三维结构与动力学数值模拟、深部探测综合集成与数据管理、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专项下设 49个课题,由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等部门 11个单位负责。通过定向委托和公开竞争方式,专项在 2009年分批启动 42个课题,由国内相关部门 22个科研机构、16所高校、8省市 (区)地质队伍、8个企业共 50余个单位承担。研究人员 723人,工程施工人员 2600人,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地球科学探测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