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娟 长沙市卫生学校药理教研室 41 01 00
结合临床教好《药理学》
田小娟 长沙市卫生学校药理教研室 41 01 00
《药理学》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内容繁多、抽象难懂,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为学生铺垫一些临床知识,将临床知识融入课堂,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药理学知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临床知识;药理学
《药理学》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应用医学基础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和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理,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根据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安排,《药理学》开设于医学基础课程之后,临床医学课程之前,此时的学生尚未接触临床课程,对各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缺乏认识,更无临床实践可谈,这种状况给药理学的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历年来,学生都反映《药理学》内容繁杂,抽象难懂,因为临床知识的欠缺,医学基础知识又不扎实,在学习时,对药物的理解不够透彻,一知半解,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越难、就越不想学,越不想学、就越学不懂,导致恶性循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老师在教学中感到压力很大,一个知识点反复讲、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听不明白、弄不清楚,往往事倍功半,而授课时数有限,教学内容又多,老师颇感无助与无奈。如何来要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呢?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我体会到必须通过多渠道、多途径为学生铺垫一定的临床学科知识,把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融入课堂,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药理学知识,方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一位优秀的药理学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比较全面的、系统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把课讲深、讲透、讲明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催产素的应用时,如果老师有产房工作的经历,熟知孕妇的生产过程及催产素使用的对象和注意事项,讲解起来得心应手、收放自如、生动形象,教学效果好。如果老师缺少临床实践及用药经验,课堂上照本宣科,没有实例支撑,就是纸上谈兵,照葫芦画瓢,枯燥无味,学生又如何感兴趣呢?卫校基础课的老师与临床脱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是教学任务重,二是没有附属医院,三是工作时间长了,产生了惰性,四是大部分基础课老师没有医生从业资格证,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定期到临床进修学习作为一种常规制度来执行,做到有计划、抓落实、看效果,尤其是新到学校任教的年轻老师,他们刚离开学校,没有在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从学校直接到学校,缺乏临床经验,很有必要到医院进修学习,而年资较高的老师可到临床做短期的研修,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用药原则;了解新药信息、近期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收集典型的案例;了解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要求等,教师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掌握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目前,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大改善,教学资源丰富,实验设备齐全,但学科界线划分比较明显,资源共享不够,学科间交叉联系甚少。现代医学快速发展,医护人员的知识需要全面和系统,这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学一定有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淡化学科意识,促进知识融合与渗透,加强知识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是很有必要的。如何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达到资源共享呢?首先,学校要重视营造学习氛围,教务部门定期召开学术交流和教学心得座谈会,促进各学科老师联系和交流,通报学科发展前沿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达到开阔视野、弥补不足、丰富教学内涵的目的。其次,在校园网上建立交流平台,各学科把教案、课件、实验视频、练习题、案例分析、教研教改的活动资料等放在校园网上,供大家学习和使用,达到资源共享、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目的。第三,近年来,学校建立模拟手术室、模拟产房、模拟病房、模拟药房、ICU病房等,购置一系列较为先进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外科多技能训练模型、胸腹部检查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综合教学系统、网络版急救人系统、高级分娩模型和母子急救模型等,这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应提前向学生开放,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当同学们通过高级分娩模型了解孕妇分娩机制后,在学习催产素应用时,对宫口开全、产道异常等概念就不会陌生,能很好理解和掌握药理知识,学习不再枯燥。第四,开展第二课堂,临床科室经常组织专题讲座,介绍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谈谈当今用人单位对医学生的要求和期望,帮助同学们明确努力奋斗的目标和今后发展的方向,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促进知识相互渗透,有利于药理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教师“满堂灌”,唯恐知识讲得不够多、不够全、不够深,滔滔不绝地想要把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药理课堂,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和讨论,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并缩短与临床的距离,弥补临床知识的不足。在案例讨论中掌握药理知识,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减轻畏难情绪,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我多次在同一个班,对同一个教学内容,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课后,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案例教学法更受学生的喜爱,希望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根据《药理学》教学内容的需要,针对性选择一些典型案例用于教学,例如,在学习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救药之前,老师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例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在这个病例中,患者有哪些中毒的表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救药是通过什么机理来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希望运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理论来阐述。为了寻找正确答案,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认真思考,相互探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上,请同学汇报讨论的答案及存在的疑惑,老师则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教学的深度及进度,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学生则因有了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就能顺着老师的教学思路,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主动性增加了,自信心增强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压力减轻了,较好掌握学习内容。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须经常参加临床实践,重视案例收集,或编写案例,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
现代医学知识快速发展与日益更新都能在网络上体现。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知识更新快,同时,我们的学生年轻,好奇心重,接受新生事物快,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普遍较高,老师要抓住这些特点,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首先,老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内容,设置疾病治疗专题,请学生上网检索相关文献,收集资料,做好记录,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例如,讲授强心苷之前,让学生上网检索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加深对药物的理解与把握。其次,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好的医学网站提供给学生,利用网络上的医学知识、案例分析、优秀课件、教学视频、期刊文章、药理习题、新药开发等资源,进行自学,以弥补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第三,师生之间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如通过QQ或发邮件,老师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或问题,但有些问题是老师不能立刻回答的,如有位同学在交流时提到:目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有哪些?这个问题专科性很强,老师一时解答不上来,为寻找满意答案,老师必须查阅资料、咨询肿瘤专家等,通过各种途径来解答学生的问题,在这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促进老师的学习和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目的。
从学生实习情况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药理学》知识掌握不好,存在一些问题,如发错药、打错针、剂量不对、药名不清、疗效不会观察、不良反应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实习前,强化《药理学》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多年以来,学校按教学规律办事,当一门课程结束后,不再安排时间重复学习,这个教学规律要适当改革,一些课程可以重新调整与安排,如学生实习之前,进行短期药理强化学习,此时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的理论知识,对《药理学》的理解和掌握更准确、更透彻、更巩固,把教学向前推进一大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学生临床实习打下良好基础。实习同学反映药理强化学习对他们帮助很大,有了充分准备,自信心增强了,业务能力提高了,得到患者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强化学习不是将《药理学》全盘照搬、重来一遍,而是根据专业不同,有所侧重,有所选择。以护理专业为例,护士既是用药的实施者,又用药的监护者,需要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做到客观评价药物疗效,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药源性疾病的产生,以确保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药物。所以,护理专业的学生特别强调:①正确使用药物:掌握药物剂量、给药方法和途径、药物配伍禁忌等,牢记 “三查、七对”。②用药后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诊断,明确医生治疗方案及用药目的,掌握所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和用药的注意事项,仔细观察药物的疗效,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及时处理或报告医生。③提高执行医嘱的能力:护士执行医嘱应主动和积极,了解患者病情与所用药物是否相符合,用药的剂量、浓度、方法、途径等是否正确,药物联合使用是否合理等,如果存在用药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和交流,切不可盲目执行,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④用药咨询工作: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接触是最直接,最频繁,要充分利用这种“零距离”优势,开展合理用药的咨询工作。介绍药品有效期的识别、药品购买及存贮、药物联合使用、药物使用的方法、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要盲目使用新或特效药、慎用广告药品等,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10.3969/j.issn.1001-8972.2010.24.130
田小娟,本科,高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