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菲菲,彭光晶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天津 300191)
进入21世纪以来,资源、环境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世界各国都提高了对资源的重视程度,并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作为节约资源、减少排放的重要切入点。在这个过程中,再生资源产业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我国已将再生资源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创造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促进其加快发展,发挥有效回收、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新的经济价值。通过梳理2010年再生资源产业所面临的宏观发展环境,更加明确再生资源产业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合理预判,优化发展条件,创造发展机遇,推动该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8年底,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再生资源价格出现了跳水式下跌,多数再生资源企业蒙受了损失,甚至有许多企业倒闭。需求市场大幅萎缩,销量持续下降。同时,在资源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许多利废企业转而使用原生资源,使再生资源销售量进一步下降,资源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再生资源的市场基础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1]。进入2010年以来,再生资源市场渐趋稳定,但复苏较慢,有些再生资源品种呈低迷状态。再生资源价格有所回升,且波动渐小,趋于稳定,但始终没有恢复到2008年的同期水平,市场观望和交易僵持的气息浓厚。但是,危机中蕴含着机遇,在价格低位徘徊、行业利润减少的情况下,许多企业选择扩大规模、提高技术或者扩大深加工,目的就是摊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价值,延伸产业链。通过这些手段,储备更多的能量,提升企业内在素质,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机遇。
2009年1月1日起,国家取消了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所享受的免税优惠,调整为2009年和2010年分别按70%和50%的比例将增值税退给纳税人。尽管到现在新税收政策的实施仍然受到争议,但是大部分企业还是选择调整自身,逐步适应税收政策调整,在新的税收框架下重新定位,自谋发展。许多企业在税收新政出台之前,就已经开始积极地自我转变,实实在在做好市场,不断在规范交易环境、加强市场检查、塑造行业形象上下功夫。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对形势,出台一些保护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的政策,为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和贴息。一些地区将税收中地方支配的部分作为优惠条件,部分或者全部返还给企业,吸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投资。
建立和运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能够有效回收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的废旧物资,为后续的分拣、加工和制造提供规模较大、供应稳定的原料,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2010年,我国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同时向加工利用环节延伸。2010年7月29日,财政部、商务部发布《关于组织申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支持部分城市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并支持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其中,重点支持部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以龙头企业为实施载体,建设标准化社区回收点、分拣加工中心、拆解中心等,打造稳定、高效、环保的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并鼓励试点城市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新型模式。可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目标不仅局限于回收贸易环节,而且扩展了再生利用的内容,同时政策资金支持方向更加明确,加工利用基地、重点项目、新型运行模式等都将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
从2009年6月起,以北京、天津、上海、福州、长沙、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四省五市为试点,我国开始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政策实施后,其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效果非常明显。2010年6月3—4日,商务部、财政部、环保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推广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安徽等19个省市作为家电以旧换新推广省,使家电以旧换新省市达到28个。2010年6月21日,商务部等公布《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办法(修订稿)》,将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推广实施期暂定为2010年6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并与2011年起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政策相衔接。实施办法要求,在政策推广普及之后,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拆解应该更加规范、环保,通过规模化和产业化,充分利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中的高值物质,同时减少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染。相关部门将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对企业拆解处理能力、技术和污染防治水平进行规划和规范,并通过基金、补贴等经济手段,扶持那些经营规范、运营高效的企业。
2010年5月12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提出要在5年内,在全国建成30个左右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湖南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广东清远华清循环经济园、四川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等7家区域性资源循环利用园区成为第一批试点。在通知中,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成为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基本要求,通知还提出示范基地应该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坚持多元化回收、集中化处理和规模化利用,要达到回收体系网络化、产业链条合理化、资源利用规模化、技术装备领先化、基础设施共享化、环保处理集中化及运营管理规范化。这些亮丽的词汇不仅是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要求,而且更加明确了再生资源分拣加工基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它预示着再生资源产业将以向社会提供优质资源为定位,以加工利用为重点环节,向着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随着再生资源产业人才、技术、设备水平的提高,其加工利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废旧电池、废灯泡、废轮船等废旧物资品种正在逐步进入再生资源产业的视野当中。2010年7月19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修改了关于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必须当作废金属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的规定,并重新确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资格许可制度。报废汽车的回收拆解是再生资源产业的新生领域,在这方面,再生资源企业的技术、装备条件尚不完善,需要大量的引进和研发。同时报废汽车的回收拆解必须符合规模、技术、环保、安全等多项要求,申请资质的企业必须具备资金、场地、设备、消防设施、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废弃物处理方案等条件。报废汽车加工拆解项目以高新技术、专业化人才、高环保要求为起点,为再生资源产业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在再生资源产业加工领域不断拓展的同时,技术、设备、资金、人才等产业要素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实现横向和纵向的双重飞跃。
综上所述,围绕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宏观政策调控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形成了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氛围,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再生资源产业也不再局限于回收和拆解,而是由多元化的政策引导,向着立体和纵深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规模化回收、高值化利用、规范化经营、链条式发展等将成为再生资源产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1] 张菲菲,李慧明.资源替代、价格联动与产业风险[J].财经研究,2009,35(8):60-68.
[2] 陈 瑞.加快城乡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