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竞争市场钢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2010-02-14 04:49吴晓东
中国钢铁业 2010年12期
关键词:钢厂交易市场钢材

吴晓东

引言

钢铁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尤其是对正在进入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新兴发展国家而言,在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更依赖钢铁工业的发展。

1993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应是中国钢铁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制度保障。钢铁市场中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不仅为我国钢铁市场注入活力,促进中国钢铁产能的快速发展,而且为中国钢铁工业从传统、单一的长材品种向以高档板材的结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也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在短短20年不到的钢铁市场中,钢铁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在促进钢铁市场繁荣的同时,也越来越关乎到中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钢铁价格形成机制的演变和内在机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不仅取决于商品的价值,还受供需、货币政策等影响。所以,价格在市场化形成过程中其实反映了两个属性:其一商品属性,在微观上反映了商品自身的价值和效用;其二货币属性,是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在微观个体上的传导和具体体现。

1.我国钢铁价格形成机制的演变

我国钢铁价格形成机制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指令性价格、双轨制价格及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指令性价格。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的产品全部纳入国家统配资源范畴,实行统配统销政策,企业基本无自主销售权,更没有产品销售价格的自主定价权。

第二阶段:双轨制价格。1985年国家放宽对计划外生产资料的控制,价格出现体制内国家调拨价和体制外市场价两种价格并行的格局,体制外价格的形成是我国钢铁价格市场化形成的雏形。

第三阶段:市场化价格。市场化价格又可细分为不充分市场化和完全市场化这两个阶段。2000年以前由于我国钢铁市场的供需机制、竞争机制的不成熟,这一阶段的价格形成严格意义上应是不充分市场化的价格。2000年后随着钢铁市场化的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钢铁价格在完全自由竞争中形成了市场化的竞争机制。

2.完全自由竞争下钢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

现阶段我国钢铁市场的主要特征是钢铁产品市场的垄断竞争和钢铁原材料市场即铁矿石市场的寡头垄断。钢铁价格的市场化形成可概括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通过完全自由竞争的手段形成。

(1)我国钢铁价格市场化形成的特点。从长达半个多世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禁锢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短短10多年的价格在完全自由竞争中形成,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决定了钢铁市场的粗放式发展,也注定了我国钢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的中国特色。

经过数十年乃至百年的发展,欧美、日、韩等钢铁大国不仅在供给上高度集中,还在销售渠道及剪切加工配送等服务体系上较为健全和完善,再加上后工业化时代的钢材消费增幅趋缓甚至减少,下游用户规模化、用钢需求较为集中,使得钢铁价格主要由供需来决定,尽管钢厂价格占主导地位,但在定价过程中受到下游用户的制约。所以,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较为成熟。

反观中国,近900家钢铁企业、数十万家的贸易商以及数量更为庞大、分散的用户群,决定了我国钢铁市场的参与者无论是供方、需方还是贸易商均呈金字塔型,底部是庞大的中小型钢厂群、用户群,以及仅仅通过转手贸易为盈利手段的流通商;顶部只是少数几家拥有直供渠道的大钢厂、具有规模化采购能力的大用户,以及盈利模式已从单一贸易向贸易和剪切配送并举、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代理商。供需双方的集中度低,产品的同质化使钢厂和用户在渠道上普遍对现货流通市场的高度依赖,钢铁价格极易受钢材现货交易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

表面上现货市场价格在完全自由竞争中形成,但由于钢材现货交易市场中进入门槛低、以转手倒买倒卖和追求个体利润最大化为盈利目标的流通商占主导地位,突显出现货市场价格的投机性,加大了现货价格的波动幅度。现货市场价格已成为我国钢材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2)我国钢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理。供需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发展及逐渐趋于成熟是钢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前提和基础。钢铁价格市场化形成由钢厂间形成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交易市场形成的现货价格这两要素组成,两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最终在钢厂、贸易商、用户三者博弈中得到统一。

期货价格是根据用户需求组织合同生产的钢厂在综合供需、库存、成本、行业竞争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后制定的期货销售价格,产销平衡是钢厂定价的最终依据。产品的差异化和同质化度决定了钢厂对现货市场的依赖程度,钢厂期货价格的形成有三种:

其一,销售渠道以“直供为主、代理为辅”的钢厂由于建立了面向最终用户的销售渠道,较为真实地掌握下游行业的用钢需求,定价更注重钢厂与用户的供需及竞争度,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对现货价格敏感度大、同质化竞争度高的钢厂价格的传导来实现。

其二,销售渠道以“流通、代理与直供并举”的钢厂由于既面向下游用户,又依赖流通商和代理商,所以对现货市场价格较为敏感,其定价更多的是参照现货市场价格的波动,同时又考虑到与竞争对手的比价关系。

其三,销售渠道以流通为主的钢厂,其出厂价格的制定紧紧盯住每日变化的现货市场价格,随行就市,并根据现货市场价格的变动调整其价格及生产。

钢厂期货价格的形成方式本质上是由其产品在目标市场的定位决定。我国钢铁市场中钢厂及用户的金字塔型结构,决定了在金字塔顶端的大中型钢厂与下游行业中规模化生产的用户建立了稳定的直供渠道,其期货价格的制定真实的反映了市场的真实供需变化情况,而在金字塔的中低端,则是数量庞大、缺乏直供渠道销售和采购的中小型钢厂及用户,产品和需求的同质化和非规模化,使钢厂和用户均依赖于钢材现货交易市场。钢材交易市场中现货价格的形成在体现中低端钢厂和用户的供需关系的同时,还更多的体现了钢厂、流通商和用户间的博弈。

库存是钢厂期货价格制定和现货市场价格形成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对能够差异化竞争的大钢厂而言,首先关注的是企业自己的库存及下游用户的库存情况,然后是行业库存情况;而对同质化竞争的中小钢厂而言,更多的关注现货市场库存即行业库存。

由于我国钢材交易市场中间贸易群体规模庞大,形成了我国钢铁市场特有的“潮汐”现象:当市场普遍认为价格看涨或有看涨预期时,每个市场的参与者囤积库存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导致整个行业库存急剧高涨;当市场价格看跌或有看跌预期时,又普遍采取出货行为,降低库存。这种羊群效应不能反映真正的需求,扭曲了现货价格的形成,放大了现货市场的投机性,这也是我国钢铁市场价格暴涨暴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库存特别是行业库存的增减与资本市场资金的充沛与否密切相关。当流动性过剩时,庞大的流通商意味着规模更为庞大的融资能力,在虚拟了需求增加的同时,助长了现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同样,当流动性突然消失时(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前期的虚拟需求瞬间变成了不能消化的库存,其结果是价格近乎垂直的下降。

3.后危机时代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

2008年金融危机前,我国钢铁市场一方面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钢铁企业又在高成本、高价格中获取较高利润。用钢需求的迅猛发展使我国钢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更多的取决于供需机制,而非成本因素。在后危机时代,下游行业复苏的不一致导致需求呈现结构性旺盛,即以汽车为代表的高端用钢供不应求,而中低端产品需求相对疲软,整个钢铁市场从危机前的非理性竞争渐趋向理性回归。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影响钢铁成本最大的铁矿石市场在危机后凭借寡头垄断却越来越出现不理性:铁矿石价格不仅置下游行业复苏的脆弱性不顾大幅上涨,而且其定价机制由原有的年度长协改变为以现货矿价格为参照的季度定价,这给每天需稳定生产的钢铁企业带来了严重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经营风险。随着铁矿石定价机制的改变,铁矿石价格逐渐成为我国钢铁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中的重要因素。由此,在我国钢铁市场过于自由竞争的市场背景下,金融危机使我国钢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从完全取决于与下游用户间的供需机制向上下游供应链供需联动机制转变。受铁矿石的制约,我国钢铁企业也必将从“高成本、高价格、高利润”的盈利模式向“高成本、低价格、低(负)利润”盈利模式的转变。

二、我国钢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反思

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说在计划经济中价格管制使严重扭曲的价格妨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那么市场经济中由于体系建设的不健全导致毫无约束的自由竞争,同样扭曲了正常的供需关系,使价格在因经济增长波动而造成的供需矛盾中更容易产生暴涨暴跌,最终导致资源配置的过度。我国钢铁产能的过剩其实就是在经济增长结构失衡背景下因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的缺陷导致资源配置过度的结果。

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传导属性使钢铁产品的价格波动不再局限于钢铁行业,更是整个供应链的价格波动,供应链每个环节的价格变化相互传导相互制约,其差异性仅仅是时间上的提前或滞后,以及波动幅度的不一致。全球钢铁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国家间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导致铁矿石原料的寡头垄断。所以,现阶段我国钢铁市场完全自由竞争下形成的钢铁价格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特别是铁矿石市场垄断的背景下具有很大的弊端,为我国钢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严重的威胁。

1.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完全自由竞争价格机制的缺陷

我国钢材交易市场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价格双轨制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的产物。在我国钢铁市场形成和发展之初,特别是供需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尚未形成或成熟时期,钢材交易市场中的价格市场化形成活跃了整个钢铁市场,为在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但是,现阶段我国钢铁市场无论是供需机制还是竞争机制都与十年前的钢铁市场不可不可同日而语。在我国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钢材现货交易市场高度的投机性在产生过度竞争的同时,还扭曲了真正的供需情况,使供需机制失真、失效,从而又反过来加大了钢铁价格的波动幅度和频度,容易使市场价格暴涨暴跌。

理论上,钢材交易市场的价格形成模式是买卖双方基于供求关系的竞争性定价。我国钢铁市场的金字塔型格局决定了中小型钢厂及用户对钢材现货交易市场的高度依赖。而钢材交易市场的准入门槛低,使钢材交易市场中呈现出流通商队伍庞大、单个规模小而散的特征,并且普遍缺乏综合服务能力,仅凭借少部分的自有资金及杠杆式融资能力以“短平快”的方式进行钢材贸易赚取价差。

流通商对资金融资的依赖性大,使融资环境和融资能力决定了交易的规模。同时,流通商的盈利模式又决定了每个贸易个体追求交易利润最大化的冲动,由此当市场产生正常波动时,整个流通领域的库存产生“潮汐式”增减,严重扭曲了正常的供求关系,使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带有较大的失真,加剧了市场价格的波动。所以,近几年我国钢材价格的暴涨暴跌突显出我国钢铁市场中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弊端。过度投机不仅使价格市场化形成失效,更影响到钢厂和下游用户的正常经营,甚至危及到企业的生存。

2.我国钢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对资源配置作用的反思

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中的供需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来实现,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价格机制,因为市场的供求变化是通过价格来引导,并最终决定资源的流向。

我国钢铁市场形成至今的十几年间是我国钢材消费从传统的长材向高档板材结构调整优化的关键时期,应该说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但当1996年我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后,钢铁产能过剩长期困扰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产能在过去十几年严防过剩中反而得到了惊人的增长,特别是2002年后随着我国汽车业的跨越式发展及家电全球制造地位的确立,消费型薄板旺盛需求不仅带动了整个钢铁价格的复苏,提高了钢铁企业盈利能力,也吸引了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非钢铁行业巨额资金的争相投入,促进钢铁产能的快速扩张。

事实上,产能过剩是相对的,与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规模、结构、速度以及参与全球化竞争的程度等密切相关。中国钢铁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严格意义上应理解为“总量过剩”和“结构性过剩”。造成产能事实上的扩张与政府预防过剩的初衷相反的原因很复杂,除了与我国经济粗放式增长结构和全球化制造对钢铁的高度依赖这一背景相关外,也与钢铁价格形成机制密不可分,市场价格的暴涨刺激了钢铁产能的迅猛扩张直至过剩,产能过剩又反过来成为钢铁价格暴跌的主要动力。

钢铁产能过剩反映了我国钢铁市场在复杂的宏观经济背景中市场自身调节功能的脆弱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使市场机制特别是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失效,最终导致政府严格调控下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3.钢铁产品的完全市场化价格与铁矿石垄断价格的矛盾

铁矿石危机的产生与中国粗放式钢铁消费和需求有关,其根源是我国钢铁市场的非垄断竞争与上游原材料铁矿石市场的寡头垄断竞争的矛盾,是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必然结果。2003年后铁矿石价格的持续上涨并达到疯狂的地步,其实就是我国钢铁市场价格过度自由竞争的不成熟体现和恶果。如果说钢材现货交易市场的高度投机扭曲了钢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那么铁矿石现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同样扭曲了铁矿石的定价机制。而铁矿石高度垄断使钢铁产品价格与铁矿石价格在传导过程中出现单向性和不可逆转性。

金融危机后,铁矿石市场的寡头垄断将中国钢铁市场的内部博弈演变为中国钢铁市场与国际铁矿石垄断市场之间的外部博弈,并突显出我国钢铁市场发展的命脉,危及到中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钢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完善

市场经济条件下,从长期看供需双方力量的相互作用最终使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根据这一理论,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涨和跌其实就是市场本身的一种自我修正,我国现阶段并不完善的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尽管助长了价格的暴涨暴跌,但最终会随着市场竞争的持续依靠市场内在的机制来扭转。

1.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完善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基础

综观欧美日韩等钢铁大国,经过几十年乃至近百年的市场发展,钢铁市场逐步形成了以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和用钢企业为主导的市场。尽管在钢铁价格形成上以钢厂为主导,但由于市场机制的成熟和完善,下游用户的规模化、集约化制约了钢厂的定价,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均衡价格。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供给国和需求国。然而,无论是钢铁行业还是下游用钢行业,供需双方的产业集中度低一直是我国钢铁市场的致命点。提高钢铁行业和下游用钢行业的集中度,有利于提高供需之间直接销售比例,不仅使供需变得更加直观、真实,而且可以缩短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同时,由于用户稳定、规模化采购,钢厂可以通过月度、季度、半年度甚至年度合同锁定用户需求,稳定供需预期,这可以减少钢厂制定期货价格时的失真度。另外,用户代理是大型钢铁企业除直供渠道外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在本质上用户代理是直供渠道的延伸和补充。所以,提高我国钢铁产业及下游用钢产业的集中度不仅可健全和完善我国钢铁市场的供需机制,也是我国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2.强化市场服务功能是完善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关键

我国钢铁市场供需双方的金字塔型结构,决定了我国每年数亿吨钢材贸易中除了少数大型钢厂拥有较高直供比例外,其它大部分比例通过钢材现货交易市场交易。应该说钢材现货交易市场不仅是中小型钢铁企业销售渠道中较为重要的场所,也是我国大型钢铁企业销售渠道的重要补充。

钢材交易市场本身是一个交易服务平台,其参与交易的主体是中小型钢厂、贸易商和中小型用户。贸易商可分为流通商和代理商,前者仅仅是以现货贸易来盈利,没有稳定的用户群,而后者则是代理用户在钢厂订购期货,具有相对稳定的用户群。由于我国钢材交易市场目前以数量规模庞大、个体规模较小的流通商群体为主的现状,钢材交易市场突出地表现为交易行为,缺乏综合服务的功能。所以,改变钢材交易市场的经营方式,强化服务理念是我国钢材交易市场发展的最终方向。

与钢材交易市场同期出现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演变或许是很好的样本。农产品交易从马路集市到室内集市再到大型超市的销售渠道演变,其实是农产品从粗放式供应到加工配送的精细化、规模化供给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的核心是交易场所服务的提升,并通过规模化降低交易成本。所以,我国现货市场由钢材交易市场进化为具有剪切配送等服务功能、集中度更高的钢材交易超市(service center)将是必然之路。

钢材交易超市的服务对象仍以中小型钢厂和用户为主,其功能从单一的交易、仓储拓展为分销、代理、剪切加工配送、仓储等;参与钢材超市的贸易商从以“交易型”盈利模式为主体的流通商向以“服务增值型”盈利模式为主体的代理商(用户代理、专营代理、专业代理)转变,大力培育和壮大具有较强专业服务能力及综合服务能力的代理商群体,让纯交易型流通商渐渐淡出钢材交易市场,仅仅成为市场交易的辅助和补充。应该说,供需间中间环节服务功能的提升应是完善我国钢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关键。

3.加强市场创新和监管是深化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的重要工具

市场创新是我国钢铁市场迅猛发展重要的推动力之一。钢材交易市场的设立为我国钢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样,互联网的运用和全球经济的资本化也带来了钢材电子交易市场和钢材期货交易市场的出现。

我国钢材电子交易市场出现在2004年,由现货交易市场中的经销商发起,现阶段是以高速线材、螺纹钢、热卷板为标的物的远期合同电子交易平台。应该说,钢材电子交易市场的产生是在钢材期货市场缺位的背景下,由于贸易商无法在现货交易市场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风险而产生的一个避险工具,即通过远期合同交易锁定成本或收益,从而回避了现货交易的价格风险。钢材电子交易市场的出现得到了流通市场的关注,电子交易价格也很快成为影响现货交易价格市场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然而,电子交易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先天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政策风险,电子交易市场的远期交易带有明显的期货性质,是“变相期货”交易,得不到法律的保障;(2)过度投机风险,发起和参与的主体是经销商,缺乏钢厂和用户的普遍参与使电子交易市场更容易出现市场操纵风险;(3)监管缺失风险,现有的电子交易市场游离于我国现有的监管体系之外,使投机过度最终屡有爆发恶性风险事件。

2009年3月,以螺纹钢和线材为标的物的钢材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从长期看,上期所的钢材期货交易会渐渐取代不规范的电子交易,但由于钢材期货发展时间短,交易品种较为单一,客户资源正在培育中,造成目前我国钢材市场中期货价格与电子交易价格并存的格局。尽管钢材电子交易价格带有明显的投机性,而上交所钢材期货价格又凸现金融资本属性,但两者都对我国钢材价格的市场化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客观上,如果这两个创新市场运作规范、监管得当,无疑是对现货交易市场的重要补充,对深化我国钢材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现有条件下要使远期价格和期货价格成为钢厂和用户套期保值、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工具,显然还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钢厂交易市场钢材
2022年11月我国出口钢材559万吨
德国萨尔锻钢厂
旧厂区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思考——论团山钢厂土地盘活
德国萨尔锻钢厂
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何以意义非凡
钢材集中采购管理思考探究
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权威回应你关注的6个问题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钢厂污水的现代处理技术探究
中国首次成钢材净出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