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哲思

2010-02-14 00:19编辑于翔汉
中国三峡 2010年6期

文/ 陈 陆 编辑/ 于翔汉

柏拉图说哲学开始于惊异。无论是深山枯坐,大漠长冥,还是菩提大悟,大哲们的思索均始于此。

人们惊异于变幻莫测的宇宙自然,追问世界的本质;惊异于人间世界的美丑善恶,追问生命的意义。关心自然与关注人生,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出发点。

然而对于关注的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有不同的认识。人们认为这是东西方哲学的巨大分野,它决定了人们不同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

我国古人崇尚“天人合一”,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解放,而是“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我国古人创造世界的哲学是“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天地之大德曰生”,把自然、生命、存在视为生养生命的父母。

大禹治水,遵循的是“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将人类视为生态圈中的一员,追求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李冰修筑都江堰,遵循的是“道法自然”“不与水敌”的治水理念,创造了独有的治水方式、维修体系和治水理论。

惠及巴蜀的都江堰、润泽三秦的郑国渠、沟通南越的灵渠、贯通南北的运河等我国古代的水利巨制,都遵循的是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所以能够贯穿历史闳阔时空而福泽万代。

“道法自然”的哲学精义,不仅浸润和泽被了古代我国几千年的文明,也为后人涵养了文化,滋润了文明。“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从古代的人们,利用水的势能转动水轮磨面,到孙子受激水的启示,抓住战争势不可挡的有利形势,夺取胜利,到今天水库的“蓄清排浑”,即利用夏季的洪水的强大水势冲沙扩容……无不是受水的启示,是“道法自然”的生动体现。

然而今天的我们睥睨自然,为了满足日以奢华的物质享受,大肆攫取和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将煤和石油这些地球近50亿年形成的宝贵资源,在短短的几百年里挥霍殆尽。人类过多消耗资源,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造成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仍,地球生态危机。

也许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东方哲学,能引导人类寻找一条发展的全新之路。主动顺应自然,倡导低碳经济,明智地使用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多种多样的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要。因为毕竟是“物我同舟”,唯此才能“天人共泰”。

中国三峡2010年6期

中国三峡的其它文章
节能减排 就在举手间
未来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