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组织:中国成为低碳经济领域的世界领跑者

2010-02-13 17:18
中国三峡 2010年5期
关键词:太阳能世界建筑

2009年8月20日,气候组织在北京发布《中国的清洁革命Ⅱ低碳商机》报告。该报告是气候组织继2008年发布《中国的清洁革命》(China’s CleanRevolution)报告后的第二份以低碳商业机会为主题的综合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快速成长为低碳产品和服务等领域的世界领跑者。

然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在低碳经济的竞争中,中国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其水平或许与中国的男子100米跑差不多,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奇迹,变成低碳经济赛场上的“牙买加飞人”博尔特?

中国的选择影响世界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如何选择发展模式将深刻地影响世界。2009年,世界经济尚未复苏,中国亦需突破制造大国的传统定位。无论是着眼于经济的长久繁荣,还是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责任担当,世界都在期待中国的回答。

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良方。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国必须抓住这次机会,在发展和减排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中国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并且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践低碳经济的先锋国家之一。虽然低碳经济的概念在2006年才被引入中国,而时隔3年,它正迅速从高端概念演变成全社会的行动,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节能、低碳建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领域都大有作为。

崛起的低碳中国

中国企业目前已经在多个低碳产品和服务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以可再生能源相关行业最为突出。2009年3月,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布绿色富豪榜,在上榜的全球100位绿色巨人中,中国内地占17席,在这17人中,11人从事太阳能产业。

中国已有超过150台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在网运行,是世界采用此种技术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风力发电装机增长最快的国家,在不到8年时间里突破了1千万千瓦,年增长速度接近翻番;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国,供应着世界40%的光伏产品需求;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占世界总产量的50%和总安装量的65%,约95%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技术为中国公司持有;

中国企业生产出了全球首款单次充电可行驶400公里、并可容纳5位乘客的纯电动轿车;

中国水泥余热发电效率世界领先,已开始向国外出口技术和设备;

中国是国际碳市场最活跃的一员,并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建立了环境交易所。

低碳汽车:以电动汽车为契机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汽车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逆势而上,自2009年1月中国汽车月销售量首次超越美国以来,不断刷新记录,稳坐世界汽车市场的头把交椅。刚刚脱离破产保护的新通用汽车公司将唯一的海外运营部设在了上海,足见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然而,巨大的市场需求与能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中国目前汽车保有量约为6600余万辆,人均汽车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但其年耗油量却已接近全国成品油总量的60%。按目前的增长速度和油耗水平,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总量将超过1.5亿辆,年耗油将突破2.5亿吨。

在严峻的形势之下,中国一方面制订更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标准,计划到2015年将该标准提高至42.2英里/加仑(约合99.21公里/升),高于美国制定的到2016年前实现35.5英里/加仑的标准(约合83.47公里/升)。另一方面,通过《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计划》、燃油税、财政补贴、“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项目等政策措施,将中国汽车产业引导到以发展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方向上来。

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开辟“弯道超车”之路。根据政府规划,到2011年,中国将年产50万辆新能源车。“中国可能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中心”已基本成为主流观点,以比亚迪、奇瑞等为代表的民营汽车制造商在这一风潮中表现尤其抢眼。

工业节能:政策驱动下稳步前行

中国计划在“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重点能耗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等国家项目的推动下,“十一五”计划的前三年降耗指标总计完成了10.8%,按这个趋势,到2010年底,单位能耗降低20%的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2009年初陆续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包括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物流等)中,有关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环保的规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据国家发改委公告,在中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资达到2100亿。

与其他领域相比,工业节能主要源于中央政府的政策驱动。虽然中国也尝试推出新商业模式和融资机制,如国际能效融资项目、合同能源管理、区域节能解决方案等,但是与行政性管理手段相比,工业节能的市场化运作明显逊色。为了满足长期需求,加大力度推动节能工作市场化运营和管理势在必行。

低碳建筑: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的建筑用能2007年占到全社会终端能耗的27.5%,伴随着每年20亿平方米的新建建筑面积,将快速接近发达国家的35%~40%水平。低碳建筑以节能为核心,为建筑增加面积而不增加排放提供了可能性。

中国以“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为核心,正在逐步建立起包括绿色建筑标识制度在内的政策体系。目前已有许多以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低能耗建筑为主题的低碳建筑实践,从高端项目开始,逐步渗透到中低端市场,甚至出现在经济适用房项目中。另外,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在内的许多城市中不断涌现出各具特色的生态城市项目,从使用单体节能技术上升到将低碳设计理念融会贯通至城市规划之中。

“十一五”规划中规定,建筑节能的目标为1.2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节能目标的21%。根据《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到2010年,新建建筑应全面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直辖市及有条件地区实施节能65%的标准,加上对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需求,中国低碳建筑的总体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数十万亿元。低碳建筑还带动了节能产品的发展,如通过与建筑结合,中国在住宅太阳能热水器和节能灯的生产和应用方面均已世界领先。可以说低碳建筑将成为推动能源改革、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的新动力。

可再生能源: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

中国是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制造巨头,尤其是太阳能产品:中国生产了全球40%的光伏产品(大陆30%,台湾10%)、超过50%的太阳能热水器,其中光伏产品98%出口。“风电场中采用的风电设备中至少有70%为中国本土生产”的规定,大幅提升了国内的风机生产,国产装机容量成倍增长。

在作为可再生能源生产大国的同时,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应用也突飞猛进:

风电装机在不到8年时间里突破了1千万千瓦,2008年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四;2010年有望跃居全球第二,并提前十年完成国家规划;

地源热泵市场年销售额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不久将跨入世界三强的行列;

据《世界可再生能源》杂志统计,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年推广量在2005年就达到1500万平方米,超过世界热水器推广总量的70%,比欧美十年的总和还多,是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热水器消费国;

为了推动这一转变,中国政府密集地推出鼓励政策,包括2009年3月促进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屋顶计划”,以及2009年7月促进光伏发电站建设的“金太阳工程”等。中国已经意识到必须更快、更彻底地完成从制造大国到消费大国的转变,不仅是为了构建平衡的产业结构,更是为了在寻找持久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应对能源和气候问题的挑战,实现国内和国际的双赢。

更广阔的发展潜力

政策、技术和资本的共同作用是中国低碳技术发展、规模化和市场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也是持续有效激发中国低碳商机的助推剂。

政策:强调系统性、可执行性和对市场的推动性

结构更合理、数量更多、执行性更强是中国低碳政策的特点。仅以节能法规为例,从2005年提出“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开始,四年内共出台了20多个政策、法规、标准和指导目录,并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核心权力部门直接主导,以确保快速制定和有效实施。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台的各产业振兴计划,也都将节能环保作为重要内容。

中国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政策引导,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单纯依赖行政管理手段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将出现长期动力不足的情况。如果未来政策能更注重整体战略协调、更强调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可执行性,鼓励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市场化手段调节、促进商业模式和投融资方式创新,那么低碳市场将得到更快更稳的发展。

技术:创新性技术转让和开发

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无数国外企业来中国掘金,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用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实现国际间技术转让。然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这种状况将随之改变,取而代之的是联合研发并共享成果的方式,中国正在尝试走出一条新的技术转让道路。

与此同时,完善前期设计和提升管理水平比单纯的堆砌技术更为经济有效,适应性技术的广泛使用将大幅提高减排的经济性。前路并非坦途,科技攻关、市场培育、有效的融资方式都将是长期的挑战。对这些观点的认可意味着中国对减排、技术和市场之间关系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资金和市场:需要灵活的投融资和市场机制

麦肯锡研究报告称中国构建“绿色经济”从现在到2030年需40万亿,而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估计这个数字为45万亿,也就是说每年需1.5万亿~2.3万亿元人民币的投入,才能有效实现“绿色经济”。虽然中国政府增加财政预算,推动绿色信贷,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国际CDM交易等新型融资方式,但是这些努力带来的资金仍非常有限。以在中国开展相当成功的IFC的中国中小企业能效融资项目(CHUEE)为例,截至2008年12月31日,该项目总贷款量达到33亿元人民币,仅为中国需要的投资的万分之一。

减排责任共担、商机全球共享,与领先金融机构合作开发适用于中国的投融资和市场机制,善用碳市场等长期性融资手段,实现政府财税调控、公共资金有效利用和灵活性市场手段的相互协调,解决资金瓶颈,将和技术发展本身一起决定着中国的低碳商机的未来。

猜你喜欢
太阳能世界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太阳能可以这样玩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