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岔流域水土保持的成效与做法

2010-02-13 18:29贾翠霞
中国水利 2010年8期
关键词:林草水土保持流域

贾翠霞

(甘肃省定西水文水资源勘测局,743000,定西)

冯家岔流域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北部,总面积19.32 km2,总人口1 428人。流域内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山多川少,植被稀疏,干旱少雨,水资源奇缺,自然条件严酷,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多年来,流域内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以水平梯田建设和荒山整地造林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在列项前,流域内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74 km2,其中水平梯田511.16 hm2,营造人工林400.52 hm2,种植多年生牧草115.68 hm2,治理程度为53.2%。1998年,冯家岔流域被列为全国八片二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后,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目标,以天然降水的资源化和科学化利用、退耕还林还草为突破口,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种植结构,实现流域内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主要成效

该项目建设以“水保立区”战略统揽全局,以径流调控理论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综合防治,综合技术,综合开发,综合经营,优化配置各项治理开发措施,流域内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多功能、多目标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和高效的生态农业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治理程度显著提高

经过项目的实施,冯家岔流域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264 km2,其中新修梯田72.5 hm2,基本农田累计达到583.66hm2,人均达到 6.1 亩(0.41 hm2),耕地实现了梯田化;整地造林158.2 hm2;种植经济林 29.6 hm2;种草 366.1 hm2。地埂种植紫花苜蓿、黄花等23.4 hm2,四旁栽植杨树、榆树、花椒3.2万株,栽植云杉、侧柏、杨树、柠条等绿化道路6.95 km。新建集雨水窖352眼,水窖累计达到1 402眼,户均4眼。修建谷坊159座,沟头防护10道。新修、扩建道路25.7 km。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6.54 km2,治理程度由53.2%提高到85.6%。农业基础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基本农田、农村道路、集雨水窖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2.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据测算,各项治理措施每年可拦泥8.46万t,蓄水35.3万t,土壤侵蚀模数由5400t/(km2·a) 下降到 1020 t/(km2·a)。林草面积由原来的516.2 hm2增加到1 093.5 hm2,林草覆盖率由原来的26.7%提高到56.6%。

3.土地利用结构得到合理调整

土地利用率由治理前的68%提高到93.2%。农、林、牧、非生产用地比例由 39∶21∶6∶34 调整为 31∶31∶25∶13。

4.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综合开发得到长足发展

通过兴建塑料大棚,推广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洋芋、中药材产业。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和引进良种畜禽,加快草畜转化。小流域经济初具规模,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项目期建成塑料大棚30座,育苗 1.2 hm2,新(改)建标准化圈舍150间,发展示范养殖户24户,引进小尾寒羊等家畜100头(只),购置太阳灶312个,每年推广地膜覆盖、注水沟播、双垄沟播、膜侧沟播、整薯坑种等农业实用技术示范种植150 hm2,种植生地、柴胡、板蓝根、黄芪等中药材5 hm2,发展抗旱节水补灌 60 hm2。

5.思想观念彻底转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项目实施期间,通过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和农民培训,先后举办农民教员和普通农民培训班16期,培训农民400多人次,引进农作物、饲草、蔬菜等的优良品种43个,共计1 742 kg,推广种植面积10.7 hm2,示范农户34户。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流域内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明显增强,掌握了许多有关生态环境基本知识、土壤肥力和作物生产、耕作系统、植物病害预防与杂草控制、农场规划、水土保持等相关专题的技术知识,农民从事生态农业建设的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控制了水土流失,而且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干部群众从水土保持工作中得到了实惠,受到了启发,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到更新,“等、靠、要”的念头已经彻底消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改变面貌的决心和信心越来越大。

二、主要做法

1.健全组织领导

安定区委、区政府和水利水保局将该项目建设作为实施 “水保立区”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和对项目的管理。项目所辖乡、村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为项目保质保量、按期竣工提供组织保证。在项目实施期间,区上几大班子领导定期不定期地深入现场督查,把项目确实作为全区小流域治理的示范工程。

2.加大科技投入

项目建设中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施工的“三高、四统一”的原则,实行山、水、田、林、路、草综合治理,科学规划,规模治理;坚持以径流调控理论为指导,以退耕还林还草为突破口,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农、林、水、牧等涉农部门把该流域作为各自的示范基地,选派强有力的领导和技术骨干进驻流域,把各行各业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最新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提高治理的科技含量和效益。例如:在荒山整地造林中,按照径流林业的思路,大力推广软埂水平阶和燕尾式鱼鳞坑整地形式,在经济林建设中,实行丰产坑和丰产沟整地形式,提高了工程质量和造林成活率。

3.推行双轨承包

为了进一步靠实责任,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在项目实施中,推行了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由区政府与流域所属乡及有关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对项目计划、进度、质量和技术要求都具体分解量化,层层明确责任,严格兑现奖罚。各责任单位、各行业结合自己的业务特点,制订了项目年度实施方案,并与技术人员签订技术承包责任书,定人员、定责任、定奖罚,责、权、利挂钩,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集中资金、物资和技术,用重兵保重点,有力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4.坚持综合开发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要求,走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采取膜侧沟播、双垄沟播、施水沟播等新型抗旱保水措施,产量倍增,围绕洋芋产业开发,人均每年种植洋芋2亩(0.0133hm2),林果业以梨、杏、花椒为主。在梯田建设中,根据流域内人均耕地比较多的特点,大力推广软埂梯田,并在软埂上种植红柳、黄花、苜蓿等,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围绕畜禽产业开发,发展规模养殖户,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5.加强预防监督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把预防监督作为加快治理步伐、巩固治理成果的重要措施来抓,区、乡、村三级都建立健全了预防监督执法网络,流域内配备了水保监督员,强化执法力度,实施封禁休牧,依法巩固了治理成果。同时,适时举办监督执法培训班,召开声势浩大的水土保持宣传活动和执法现场会等,查处违反水保法案件,震慑毁坏林草的犯罪分子,教育了干部群众。

6.强化项目监测

在加快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的同时,与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共同对各项治理措施和社会经济情况进行跟踪监测,以监测数据指导项目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利用1∶10 000地形图进行外业调绘,调查各个图斑的地面坡度、坡向、坡长、土地利用现状、植被盖度、土壤侵蚀等因子,应用美国陆地观测卫星(Landsat)获得的TM影像数据与外业调绘的地形图,用ArcView GIS和PCI等软件对流域内所有图斑各年的变化情况几何校正后进行影像分析、解译,获得各个图斑的地面属性数据库,利用数据库进行属性操作,完成各专业平面图,在流域内共建成 5 个径流观测场(20 m×5 m),分别布设在荒坡、坡耕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乔灌混交林地上,测定各种治理措施下的土壤侵蚀量,进行加权平均分析流域土壤侵蚀总量变化,在林草措施地内建立42个监测点,进行林草植被监测,通过对30户典型农户调查和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分析流域社经变化。用“3S”技术对项目进行动态监测,保证流域治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三、结 语

经过项目实施,流域治理程度由53.2%上升到85.6%,增加了32.4%,林草覆盖率由26.7%提高到56.6%,增加了29.9%,耕地基本实现了梯田化,地膜种植、温室大棚、节水灌溉等的推广应用和径流聚集工程、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的大面积实施,提高了光、热、水、气资源的利用程度。流域内自然灾害明显减少,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多,人口环境容量增大,流域景观大有好转,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人与自然基本实现和谐共处,为农、林、牧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环境条件。

猜你喜欢
林草水土保持流域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压油沟小流域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沙颍河流域管理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