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拉松比赛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最后取胜的大多数是跟跑者,而不是一路领先的领跑者。
也许人们感到奇怪,其实只要思考一下,原因并不复杂。马拉松比赛全程42.195公里,要想夺冠不仅需要速度,更需要持久的意志和耐力,需要竞技策略上的智慧。赛场上的领跑者不仅耗费更多的体力,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视野狭窄,战术意图暴露。而跟跑者紧跟其后,以逸待劳,节省许多体能,视野开阔,韬光养晦,战术意图隐蔽,最终在关键时刻能后发制人,一举超越领跑者,登上冠军宝座。因此从战术使用来看,“跟跑”是策略,而超越才是最终目的。
经营和马拉松比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有着十分惊人的相似之处。IBM有着一套独特的营销策略,即几乎不首先研究开发新产品,而是等别的公司新产品露面后,立即派出员工,深入到用户那里调查取证,虚心向用户探询新产品的优缺点和用户的建议,然后再根据用户的这些意见和有价值的建议,迅速开发出适销对路、能够完全符合顾客要求的“新产品”。IBM数字计算机分公司在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时说:“我们有意在技术上落后两三年,把产品的试用和打开市场的工作让别人来做,而后根据别人的试用反映和市场反馈的结果,再来设计开发自己的新产品。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走弯路,在不花钱买教训的情况下,就会以捷径争得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可以说,IBM将“跟跑”策略发挥使用得淋漓尽致,相当成功。
IBM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看似起步慢,实力不如别人的“跟跑”者,只要紧紧盯住领跑者,善于使用积极“跟跑”策略,形成后发优势,照样能后来者居上。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决策者往往不愿意当“跟跑”者。因为领跑可以出风头,有暂时的风光。而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好像觉得有些掉价。俗话说:“善羿者谋势,不羿弃者谋子。”因此,作为一个有战略头脑的企业家,需要关注的是长远发展,而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只要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利,在还没有绝对竞争实力的情况下,暂且屈居人后,卧薪尝胆,厚积薄发,充当一位有头脑、有积极进取心态的“跟跑”者又何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