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戈 马艳彬 李非 李竹 梁文 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技术审评中心 (沈阳 110003)
电疗是指利用不同类型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物理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有直流电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脉冲电疗法、高频电疗法、微波工作频率、静电疗法[1]。
应用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脉冲电疗法。应用频率为1000~100,0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脉冲电疗法,临床常用的有干扰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和等幅正弦中频(音频)电疗法三种。
能兴奋神经肌肉组织是这种电流是重要特征。因为电刺激可以破坏膜极化状态,因而有可能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而哺乳动物运动神经的绝对不应期多在1ms左右,因此频率在10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每个脉冲都可能引起一次运动反应,频率在的1KHz~100KHz之间中频电流单一周期不能引起一次兴奋,需综合多个刺激的连续作用才能引起一次兴奋,即所谓中频电刺激的综合效应[2]。
中低频电流有明显的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的作用,可使皮肤温度上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开放的毛细血管数目增多等。其作用机理:
a.轴突反射。电流刺激皮肤感受器,冲动一方面传入神经元,一方面经同一轴突的另一分支逆行到小动脉壁,引起局部血管扩张。
b.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电流刺激感觉神经,使神经释出小量的“P”物质和乙酰胆硷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反应。
c. 肌肉活动代射产物的作用。肌肉收缩的代射物产物如乳酸、ADP、ATP等均有明显的血管扩张作用。
d.对植物神经的作用。电流促进局部血循环作用可能与抑制交感神经有关。
镇痛也是中低频脉冲电流的重要作用之一。
a.电流可兴奋周围神经的粗纤维,通过“闸门”调控,抑制传导疼痛感觉的细小纤维,从而镇痛。
b.电流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局部痛性物质的排除。
c.电刺激还可使人体释放具有镇痛作用的吗啡样物质。中频电疗作用的局部,皮肤痛阈明显增高,临床上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尤其是低频调制的中频电作用最明显。其镇痛作用即时止痛及后续止痛作用。
等幅中频电流(音频电)有软化疤痕和松解粘连的作用,临床上广为应用,其作用机制尚研究不够。
2.1 低频脉冲电疗法其特点是:
(1)均为低压、低频,低频,而且可调;(2)无明显的电解作用;(3)对感觉、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用;(4)有止痛但无热的作用。
2.2 中频脉冲电疗法其特点是:
(1)无电解作用:中频电流是正弦交流电。由于是交流电,作用时无正负极之分,亦不产生电解作用。
(2)降低组织阻抗,增加作用深度:机体组织相当于一小电容器,对交流电显示的容抗,可用XC=1/2πfc表示,从式中可知,f越高则XC越小。因此,中频电流可以克服机体组织电阻,而达到较大的作用深度。
(3)中频电对神经肌肉刺激的特点:中频电流对皮肤感觉神经刺激引起的是一种舒适的振动感(大强度时者有不适的束缚感),这种刺激不会引起痛纤维的兴奋。因此中频电流作用时可以使用较大的电流强度来引起深部肌肉强烈地收缩,但不致引起电极下的烧灼刺痛感。目前认为,低频感应电流只能兴奋正常的神经肌肉,而中频交流电(尤其频率为6000Hz者)仍有可能兴奋变性的神经肌肉。有人提出6000~8000Hz的中频电流作用时,肌肉收缩阈与痛阈有明显的分离现象,即在此频率内,使肌肉发生强烈收缩而不引起疼痛。
(4)由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的生理学特点:幅度恒定的中频电流虽有上述优点,但它由于幅度无变化易为人体所适应,目前临床上已用低频(0~150Hz)电流调制中频电流,使中频电流的幅度随低频电流的频率发生变化。因此,这种电流兼有低、中频电流的特点,且由于其波形、波幅、频率、调幅度的不断变化,人体不易适应。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这类电流有干扰电流和调制中频电流,经过整流的脉冲中频电又可进行药物离子导入治疗。
等幅中频电流与由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由于调制电流的频率不同而有不同的生理效应:
a.对运动神经和肌肉:1~10Hz可引起肌肉单收缩;25~50Hz 可引起肌肉强直收缩;100Hz 可引起肌肉收缩减弱或消失。
b.对感觉神经:50Hz震颤感明显;100Hz止痛。
c.对血管:1~20Hz提高血管张力;50~100Hz扩张血管。
d.对植物神经:4~10Hz兴奋交感神经;20~40Hz兴奋迷走神经;100~150Hz抑制交感神经。
(5)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与低频电流的作用相仿,能使骨骼肌收缩,因此常用于锻炼骨骼肌,且较低频电流为优越:对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的刺激小,又无电解作用,较有利于长期治疗;人体对此电流耐受好,电流进入深度大,特别对深部病变效果好。
3.1 产品的结构组成:主机(信号产生及控制装置)、电极、导线及其他附属设备。
3.2 产品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3]
3.2.1 适用范围
3.2.1.1 镇痛作用:肩周炎、网球肘、盆腔炎、附件炎、慢性咽喉炎、捩伤、挫伤、肌纤维织炎、肌肉劳损、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狭窄性腱鞘炎、退行性骨性关节病、关节纤维性挛缩、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牙周炎、软组织损伤、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乳腺增生、乳痛症。
3.2.1.2 锻炼肌肉:周围神经损伤、神经损伤、废用性肌萎缩、部分失神经肌肉的恢复、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肌肉的恢复、术后肠麻痹、尿潴留、声带麻痹、偏瘫恢复、胃下垂(锻炼胃肠平滑肌)、减肥。
3.2.1.3 促进血液循环:肩周炎、网球肘、盆腔炎、附件炎、慢性咽喉炎、捩伤、挫伤、肌纤维织炎、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肱骨外上髁炎、狭窄性腱鞘炎、退行性骨性关节病、关节纤维性挛缩、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肌炎、弛缓性便秘、骨折延迟愈合。
3.2.1.4 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瘢痕、瘢痕挛缩、术后粘连、肠粘连、炎症后硬化、注射后硬结、阴茎海绵体硬结、血肿机化。
3.2.2 禁忌症
急性化脓性炎症、出血倾向、恶性肿瘤、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肺结核、置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局部金属异物、心区、孕妇下腹部、对电流不能耐受者。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 《医疗器械监管技术基础》,2008.
[2]王保华.现代医疗器械手册.科讯交流有限公司,2004.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中频电疗产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