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2010-02-11 15:06:11雷招宝
中成药 2010年11期
关键词:丹红过敏性休克

柳 青,雷招宝

(1.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西萍乡347000;2.丰城市人民医院,江西 丰城331100)

丹红注射液是由丹参、红花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临床广泛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对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脑血管疾病(如脑中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缺血性脑病、脑血栓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心病、瘀血性肺心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纤维化、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原发性肾病综合症、老年高血压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等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2],还可用于脑卒中脑心综合征[3]。但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关于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不断增多。本研究对此进行简要介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系统》和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数据库》(1994年-2009年),以“丹红注射液”、“致”、“引起”、“不良反应”、“副作用”等为检索词进行检索,下载其中原始病例报告,剔除综述性文献和重复的病例报告,共获得21篇有关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

2 分析方法

对获得的这些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所涉及的系统、器官进行分类介绍,并提出合理使用丹红注射液的一些建议。

3 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情况

3.1 过敏反应

3.1.1 过敏性休克 共有8例报告[4-8]。对资料较全的4例分析发现,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间:1例用药40 min,3例用药2~15 min。2例初起为皮疹,1例出现颜面部发热并瘙痒感,1例为寒战,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喉部紧缩感、呼吸急促、胸闷、心慌、全身湿冷、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血压降至休克水平(80/50 mmHg)。经抗过敏性休克抢救恢复正常。

3.1.2 皮肤过敏反应 丹红注射液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据黄承杰[8]对该院4年8 929例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统计,48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4%,其中Ⅰ型变态反应38例(发生率为0.43%,占不良反应报告数的79.2%),可见皮肤过敏反应是丹红注射液主要的不良反应。作者对检索到的21篇报告进行统计发现9例为皮疹(占52.9%),也说明皮疹是丹红注射液常见不良反应。

3.1.3 支气管痉挛 1例45岁男性患者,平素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器质性心脏病史。因心悸胸闷2 h,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3导联ST-T段轻度改变,诊断为心脏供血不足。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点滴(滴速50滴/min),静滴约5 min患者突然出现呛咳、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面色苍白、不能平卧,口唇轻度紫绀,呼气相明显延长,双肺布满哮鸣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2次/min。立即停用丹红注射液,给予高流量吸氧,静注地塞米松10 mg,氨茶碱0.2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肾上腺素0.5 mg皮下注射,5 min后患者呼吸困难减轻,面色渐转红润,15 min后病情稳定,再给予参麦注射液(含红参、麦冬)5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10 d后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9]。

3.1.4 喉头水肿 1例46岁男性患者,因眩晕、耳鸣、恶心、上肢麻木2周,行颈椎CT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颈椎病,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丹红注射液40 mL静滴(滴速60滴/min),滴注约3 min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查体:呼吸32次/min,血压75/50 mmHg,痛苦面容,呼吸浅快,口唇及颜面青紫,两肺散在哮鸣音,面部及四肢散在荨麻疹。立即停药,给予吸氧,静推地塞米松10 mg,肌注异丙嗪25 mg。20 min后患者上述症状逐渐缓解,呼吸平稳,20次/min。口唇及颜面转红,心率80次/min,律齐,两肺哮鸣音消失,面部及四肢荨麻疹消退,继续观察4 h病情平稳出院[4]。

3.2 神经系统反应

致头痛1例。49岁女性患者,每次在劳累后出现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气短2个月,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既往无特殊疾病,否认有头痛病史。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丹红注射液20 mL静滴(30滴/min)。患者首次用药约10 min即出现头痛,以前额疼痛为主,无恶心、呕吐等不适。查体:T 37℃,P 80次/min,R 21次/min,BP 130/80 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生理反射存在。考虑可能与静脉输入丹红注射液有关,遂将滴速减至15滴/min,患者头痛尚能忍受,将液体全部输完。用药结束60 min后患者头痛症状消失。次日重复丹红注射液治疗,滴速15滴/min,输液约5 min患者再次出现无法忍受的剧烈头痛,遂立即停药[10]。

3.3 药物热

1例49岁女性患者,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1周前开始无明显诱因胸闷发作频繁,多于夜间卧位休息时发作,伴尿少。查体:BP 140/90 mmHg,意识清楚、口唇无发绀、呼吸平稳、P 76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左偏,Ⅱ、avF、V4-6ST段下移0.05 mV,T波低平。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高血压性心脏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丹红注射液40 mL静滴,1次/d。在静滴的第3天患者突发寒战、高热(最高时达39.5℃)。查体:BP 140/80 mmHg,意识清楚,呼吸略急促,双肺未闻及杂音,P110次/min。考虑为静滴丹红注射液所致的药物热。立即停用丹红注射液,改为生理盐水250 mL静滴(预防低血容量休克),同时给予甲强龙40 mg静推,安痛定2 mL 肌注,物理降温,4 h 后缓解[11]。

3.4 致发热及伤口出血

1例47岁男性因足跟腱修补术后伤口裂开并感染而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用药至第10天,在输液约10 min后患者出现全身发热、出汗,T38℃,左下肢轻微红、肿、热、痛,次日用药前这些症状消失,但再次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后又出现这些症状,并加重,并有伤口出血。第12天再次用药上述症状又再现,第13天停用丹红注射液则未再出现上述症状[12]。

3.5 其他不良反应

黄承杰[8]报告丹红注射液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循环系统反应4例,消化系统损害3例,神经系统损害2例,但未具体说明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4 合理使用丹红注射液的几点建议

4.1 控制适应症的选择

按照西医理论,丹红注射液说明书规定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等。非适应症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无疑将增加用药风险[13]。本文发现数例患者并无明显的丹红注射液适应症而用药,结果发生了过敏性休克[5]、过敏反应[14]和发热及伤口出血[12],有的患者对丹红注射液发生过敏性休克和支气管痉挛后又用参麦注射液,无疑将患者引入不断发生不良反应的恶性循环。

4.2 慎重选择用药人群

对丹红注射液过敏以及对丹参注射液和红花注射液过敏的患者都应禁用本品,因为丹红注射液是由丹参和红花制得,丹参注射液中的丹参酮和酸性结晶体,以及红花注射液中可能含有的花粉蛋白都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15]。由于患者的体质、性别、年龄、病理状态、体内代谢酶及免疫系统存在差异,故对药物作用的反应性是不一致的,因而对药物可产生不同的反应。女性和老年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分别为75%和58.3%[8],4例过敏性休克均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5-7]。由于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其中的一些微量大分子物质本身具有半抗原性,进入机体后与人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过敏体质的患者用药后极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如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发生药物热[11]。因此,医生在给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之前要认真询问患者的药物过药敏史和过敏家族史,对有过敏史、过敏家族史、女性和老年患者慎重丹红注射液。

4.3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1例80岁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术后静滴丹红注射液(未交代患者的其他病史,有无用药适应证不得而知)和依替米星注射液,当用药至第10天时全身出现大片的多环性红斑伴瘙痒、皮肤肿胀[14]。1例77岁肩关节疼痛(是否有丹红注射液的适应证未交待)患者,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后,接着生理盐水250 mL加丹红注射液20 mL静滴时突然出现过敏性休克[5]。因而使用时尽可能避免用药随意配伍,当必须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时,必须在有依据的前提下科学配伍。尤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抗生素和中药注射剂,注意在序贯静滴时用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冲管至前种液体无残留方可。应尽量避免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奈替米星等药物配伍。配液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操作不当造成污染。

中药注射液的成分复杂,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常受pH值变化的影响。当与其他药物混合后pH值超出有效成分稳定范围时,导致有效成分溶解度降低或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影响疗效,甚至发生不良反应。丹红注射液的说明书规定宜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只有在患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时改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本文发现多例发生的不良反应是使用氯化钠注射液作为稀释液所致[15-16],2例是使用10%葡萄糖注射液作为稀释溶媒所致[6],其中2例过敏性休克患者就是属于这种情况[5-6]。是否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注射溶媒的选择不当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4.4 控制药物剂量与输注速度

丹红注射液说明书规定的给药剂量为一次20~40 mL,一日1~2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 mL后缓慢滴注。本研究虽未发现超过说明书规定剂量使用的情况,但滴注速度过快与发生不良反应有一定关系,而且减慢滴速可以缓解不良反应,比如将滴速由30滴/min减至15滴/min可使剧烈头痛变为可忍受[10]。对心脏病患者以30~40滴/min为宜,非心脏病成年患者以不超过60滴/min为宜,儿童按年龄和机体反应情况而定[14,17]。

4.5 注意用药全过程中的观察

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有速发型也有迟发型,但大部分(约58.3%)发生在用药后的30 min以内,30 min以上至7 d出现不良反应者占41.7%[8],提示医务工作者在使用丹红注射液的全程中都应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发现不良反应的先兆时应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避免轻微的不良反应向严重的不良反应方向发展,特别是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手足湿冷等过敏性休克的前期症状时更应积极处理,以免患者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危及生命。有1例即是用药起初出现颜面部发热伴瘙痒未引起重视,最后发展成过敏性休克[7]。

4.6 发生不良反应应积极应对

使用丹红注射液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应积极按照医疗原则进行处理,千万不可等待观望,以免错失抢救良机造成严重后果。有1例在出现发热、出汗、受伤下肢出现红、肿、热、痛后仍然连续用了5 d的丹红注射液,致使不良反应症状反复出现[12]。对于没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则应争分夺秒送上级医院抢救。

5 结语

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皮肤过敏反应为主,但致过敏性休克、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头痛、药物热等严重不良反应属个案报告,经对症治疗,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均恢复正常。一般来讲,只要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加强用药监测,出现不良反应后积极处理,那么丹红注射液仍是安全性比较高的中药注射剂。

[1]毛丽珍.丹红注射液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08,21(10):1890-1892.

[2]高 彦,卢竞前,李 易.步长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9,4(6):237-238.

[3]陈 煊.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卒中致脑心综合征41例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6(12):1151-1152.

[4]徐凤荣.丹红注射液致喉头水肿1例[J].山东医药,2008,48(4):36.

[5]张 奇.关于丹红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救治体会[J].临床医学实践,2009,3(2):1512.

[6]丁 艺.丹红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9):858.

[7]鲍中英,秋 爽,苑晓冬.丹红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11(6):447.

[8]黄承杰.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交通医学,2009,23(2):165,167.

[9]徐凤荣.丹红注射液致支气管痉挛1例[J].新医学,2008,40(6):405.

[10]吴慧轩,阎 威,毛静远.丹红注射液致剧烈头痛1例[J].天津药学,2008,20(4):40.

[11]李培军.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164.

[12]南 玲,廖淑梅.丹红注射液致发热及伤口出血[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11(5):378-379.

[13]梁 雁,鲁云兰.15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8,5(5):298-303.

[14]孙彩华,姜丽丽.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防治[J].海峡药学,2006,18(6):181-182.

[15]苑冬敏,赵淑坤.丹红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J].中国药事,2009,23(10):1047-1048.

[16]王明媚,周 亮,马建丽.丹红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J].感染、炎症、修复,2008,9(4):213.

[17]李 慧,刘顺良,尹晓飞.丹红注射液致皮疹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9,18(2):100.

猜你喜欢
丹红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28
不可小觑过敏性哮喘
说说过敏性紫癜
谨防过敏性休克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哈尔滨医药(2015年4期)2015-12-01 03:57:56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41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48例
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4年6期)2014-02-27 13: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