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切口感染36例治疗体会

2010-02-11 15:00:30冯玉臣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8期
关键词:缝线分泌物负压

冯玉臣

切口感染在腹部手术后患者中并不罕见,传统的清创、引流、换药等治疗方法往往需要较长的愈合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开支均增加。呼玛县人民医院对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切口内放置负压引流管进行治疗,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7月至2009年4月呼玛县人民医院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6例。2006年7月前采用传统方法治疗18例(对照组),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20~71岁,中位年龄45岁。手术原因包括: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6例、外伤性肠穿孔3例、胆道术后1例、癌性肠梗阻3例、坏疽性阑尾炎5例。2006年7月后采用切口内放置负压引流管负压吸引治疗18例(实验组),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18~75岁,中位年龄48岁。手术原因包括: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5例、外伤性肠穿孔3例、胆道术后2例、癌性肠梗阻4例、坏疽性阑尾炎4例。36例患者术后4~8d切口出现红肿、疼痛、压痛和发热,切口敷料见脓血性渗液,撑开切口可见脓性分泌物溢出。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发现切口感染先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根据培养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如果没有合并症,即停用抗生素。

对照组:拆除切口部分缝线,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加药敏,清除坏死组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内置优锁或凡士林纱条引流,每日换药1~3次。当创面肉芽新鲜时行切口二期缝合,2周后切口拆线愈合。

实验组:不拆除切口缝线,采取切口内放置负压引流管治疗,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加药敏。从切口感染部分最下方或最低处撑开切口少许,以12号一次性吸痰管连接负压引流瓶,中心持续负压手动吸引,压力15~20mmHg,根据腔隙大小及长度选择撑开切口2~3处。分泌物尽量吸净后,将剪成3~4cm长的一次性吸痰管置入引流切口,以丝线固定于原切口缝线,以无菌纱布覆盖切口。每日由医务人员手动吸引2~3次,检查引流液的量及性质,视切口情况决定放置天数。待切口没有分泌物、有新鲜肉芽组织长出时拔除引流管并拆除缝线。

1.3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处理

记录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治疗时间为5~8d,平均(10.2±3.7)d,愈合时间23~29d,平均(25.3±2.7)d。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治疗时间为9~16d,平均(4.7±2.6)d,愈合时间为9~16d,平均(12.4±2.1)d。两组比较,术后切口感染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愈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切口感染在腹腔污染或感染的手术后患者中较多见,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营养状况、糖尿病、吸烟、肥胖、并存远处感染等,特别以高龄、并存远处感染为高风险因素。切口感染除患者自身客观原因外,还与手术操作有关,缝合切口时止血不彻底、残留死腔是一个重要原因。感染的病原菌多来自患者皮肤、黏膜或者术中进入空腔脏器等内源性途径。

切口感染一般出现在手术后4~8d;患者多有发热,切口触痛、发红;切口敷料见脓血性渗液,撑开切口可见脓性液溢出;分泌物培养有细菌生长。

切口感染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费用。传统的清创、引流、换药等处理方法治疗时间长、切口愈合慢、患者痛苦较大。有报道,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切口脂肪液化和腹部切口感染,效果明显[1,2]。我们对该方法略作改进,采用切口内放置负压引流管,将切口分泌物及时引流入负压瓶,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洁净,明显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

[1]刘明.切口内放置负压引流管治疗切口脂肪液化30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6):509.

[2]潘可,刘国清,吴艾华,等.负压抽吸在腹部感染切口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6):40.

猜你喜欢
缝线分泌物负压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05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缝线抗议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捆扎钢丝结合缝线引导指屈肌腱断端回缩的临床应用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5种眼角分泌物须警惕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自动化博览(2014年6期)2014-02-28 22: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