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作者王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党委书记)
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今年已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各地正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力争到2020年,全国粮食产能再新增1000亿斤。面对日益严峻的粮食生产形势,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牢记活动宗旨,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对国家发展养蜂业初衷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问题认真反思,对蜜蜂授粉在现代农业中的增产作用积极献策,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努力解决养蜂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开拓进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国养蜂业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党和政府大力倡导和培育起来的新兴事业。作为事业,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城乡各地迅速发展,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养蜂大国。养蜂业的发展首先是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得到重视,蜜蜂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得到认可,养蜂业在农业生态、增产技术领域占有相当位置,蜂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充分保证。蜜蜂授粉功能的研究和利用,是养蜂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这在国际社会已达成广泛共识。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养蜂业状况与国际社会相距较大,养蜂发挥的作用相对单一。长期以来养蜂业关注的首要是蜂产品,蜂产品生产的基本方式是“追花夺蜜”。由于蜂群配置主要为蜂产品生产服务,造成的负面效应相当突出:养蜂业与农业生产基本脱节,蜜蜂授粉增产措施基本搁置,养蜂业真正的作用得不到发挥,社会认可度持续降低,整个行业趋于农业生产边缘化;而单纯生产蜂产品“追花夺蜜”的习惯做法,放蜂路线长、风险大、时效差,产能低,基础非常脆弱,在当前蜂产品市场持续看好的情况下,仍出现养蜂人员队伍萎缩、蜂产品产量徘徊,蜂产品质量低劣、市场混乱等无序状态,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严重扭曲了行业自身的形象。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围绕科学发展主题,思考国家发展养蜂业的目的意义,衡量养蜂业存在的社会价值,寻找养蜂业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通过国内外大量事实的案例分析和调研整理,摸清了阻碍养蜂业发展的症结,理顺了发展养蜂业必须紧密围绕农业生产,紧紧抓住蜜蜂授粉公益性作用的发挥,以此为龙头普及养蜂技术、扩大养蜂群数(夯实养蜂业基础)、带动养蜂各项工作开展的思路,并于去年9月向中央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提出了“蜜蜂授粉作为一项农业增产措施亟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建议,“建议”得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蜜蜂授粉的‘月下老人’作用,对农业的生态、增产效果似应刮目相看”和“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资源丰富,应采取有力举措,充分发挥蜂业的作用”等重要指示为我们继续践行科学发展观、理清发展思路增添了动力。农业部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今年初相继制定并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蜜蜂授粉技术推广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牧发[2010]5号)和《蜜蜂授粉技术规程(试行)》(农办牧[2010]8号)两个文件,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养蜂生产和推进农作物授粉并举,加快推动蜜蜂授粉产业发展”等指导思想,揭开了我国养蜂业发展五十多年来的新篇章。
国家发展养蜂业,初衷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这在1957年12月,农业部、农垦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养蜂工作座谈会;1983年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关于发展养蜂业和推进养蜂现代化的建议”;1986年5月,农业部、商业部、经贸部三部联合召开的全国养蜂工作会议所做的结论和发布的文件精神中均有体现。但是,这一初衷未能得到很好贯彻,甚至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朱德同志在1960年1月给党中央、毛主席写信,提出“发展养蜂将成为农业增产除‘八字宪法’以外的又一条重要途径”也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养蜂业偏重蜂产品生产、忽视农作物授粉的习惯做法延伸至今,在许多场合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式。
总结历史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养蜂业作用“单一”发挥的特殊现象有它的历史根源,这与当时国家面临的形势任务、对农业的主导思想有关,与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认识需要过程也有必然联系。在本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审视过去、分析现在,对内结合农业发展需求,对外放开国际视野,牢牢把握养蜂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应对挑战,加大调研和宣传力度。
首先,我们通过国家档案馆等有关单位,查询收集建国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在各个时期制定的关于发展养蜂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条文;国家领导人的书信、批示、题词;相关部委的报告和情况反映,编纂成《国家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力发展养蜂事业重要文件汇编》,发放至全国农业系统相关部门,从历史文献的记载,重温国家发展养蜂业的初衷,坚定养蜂业正确方向的选择。
其次,利用“所庆50周年”等机会,在行业内召开《蜂业与生态》专题研讨会,邀请国家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知名院士及蜂学学者共同研讨养蜂对农业生态的促进及内在关系等问题,编辑发行了《蜂业与生态》论文集,确立了“将蜜蜂授粉列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推广项目”等主题。
第三,在朱德同志为养蜂事业题词“蜜蜂是一宝,加强科学研究和普及养蜂,可以大大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获得多种收益”50周年之际,由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中国养蜂学会联合举办由农业部门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的纪念座谈会。通过座谈缅怀伟人关怀,回顾历史进程,总结成功经验,探求发展未来,为促进养蜂业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开展舆论宣传工作。
第四,组织专家、学者参与农业部有关部门《关于加快蜜蜂授粉技术推广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蜜蜂授粉技术规程(试行)》两个文件的起草和修改工作,为政府层面确立养蜂业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智力支持,当好参谋助手,为充分发挥蜂业作用,打开新局面奠定政策理论基础。
蜜蜂授粉“月下老人”的提法来自朱德同志1960年1月给党中央、毛主席的建议。蜜蜂授粉的习性,是其与植物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蜜蜂通过异花授粉“虫媒”形态,实现果实受精发育,利用“杂交”优势提高果实产量,改善果实质量,增强种子生命力及抗逆性,起到增产和优化品质的作用,由此产生出良好的经济、生态效应。将蜜蜂授粉的习性运用到农业生产,是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实践的飞跃,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北美、欧洲就已推行蜜蜂授粉增产措施。据报道,美国国会长期以法律形式支持美国养蜂业,上世纪70年代,为确保农作物授粉顺利进行,国会专门通过“养蜂弥补计划”,授权农业部对杀虫剂造成蜜蜂批量死亡进行赔偿;前不久,我驻美机构发回消息报道,美国蜜蜂授粉的农作物占到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美240万群蜂,每年受雇进行植物授粉的蜂群在200万群以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为保证蜜蜂授粉,专门做出规定,凡是需要授粉的作物,都保证要有足够的蜂群授粉,并规定在蜜源利用上实行全国统一分配,每当授粉季节,主管部门动员所有蜂群为农作物授粉,有计划地进行转地饲养,运输报酬则由农业管理部门免费提供。蜜蜂授粉的经济价值也极为可观,据外交部门最近发回的信息,美国每年蜜蜂授粉的经济价值约在150亿~200亿美元,约占美国农业总产值的4.7%~5.4%,比蜂产品效益高达110倍;蜂群为植物授粉,服务价格2005年升至每群蜂75美元。
蜜蜂授粉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更为重要。现代农业高度集约化管理,大面积平整土地,大范围毁坏野生授粉昆虫巢穴,使原有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而大量使用杀虫剂、除莠剂和其他农药化肥,又造成野生授粉昆虫数量锐减,农田生物多样性严重不足;尤其是现代设施农业,温室内虫媒授粉环节普遍缺失,取代使用的生长素,环境激素又将产生新的问题。因此,采用可以控制、便于管理的蜜蜂为农作物授粉,既可填补虫媒授粉的不足,又可完成生态链,修补残缺的生态环境,其经济生态价值“一举多得”。在许多农业先进国家,蜜蜂授粉巳成为农业主管部门的专项工作,这在客观上是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绝非人为因素的偶然性。
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但不是养蜂强国,要转变现有养蜂观念,建立以蜜蜂授粉为龙头,带动行业各项工作的运行机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还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最近,农业部连续出台的相关文件,为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夯实蜂业发展基础做了详尽的部署,为我们下一步“采取有力举措,充分发挥蜂业的作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此,我们必须应对现实,谋划未来,科学创新,在推动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重新谱写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新篇章。
首先,牢固树立发展养蜂业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观念。从科学原理上弄懂蜜蜂授粉对农业生态、增产效果的科学价值;明确普及养蜂技术、扩大养蜂群数在现代农业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理清蜜蜂授粉与蜂产品生产的主从、派生关系;认识到只有大力普及养蜂、扩大蜂群数量,才能夯实蜂业发展基础,从根本上解决蜂产品质量的辩证关系,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出新贡献。
其次,采取有力举措,加快推广蜜蜂授粉技术的普及与运用。(1)要充分重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组建跨种、养殖部门的技术推广机构,积极宣传和推广蜜蜂授粉农艺措施[注],制定以省为单位的授粉计划,组织落实年度授粉任务;(2)改革蜜蜂饲养方式,提倡定地饲养结合小转地饲养,在一切有蜜、粉源的地方积极推广养蜂,为保证授粉蜂群数量、保证农田生物需求,同时,也为养强群,生产成熟蜜打好基础;(3)制定阶段性“定地饲养”补贴、养蜂补偿办法、小额信贷管理等财力支持政策,运用现有蜂群优势,就地发挥蜂农生产积极性,搞好蜜蜂授粉技术推广的初级阶段工作。
第三,组织行业技术人员,就地开展示范示教工作。示范重点主要选择大型国有农场;粮、棉、油、林果、人工草场主产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沟壑小流域治理区;风媒粮食作物主产区(蜜蜂为了采集花粉也来到若干风媒花的花朵上,如玉米、水稻、高粱是蜜蜂夏秋重要的粉源),通过示范示教,将蜜蜂授粉农艺措施尽快推向农业生产主战场,为改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作物增产尽早发挥作用。
第四,拓宽蜜蜂科研领域,加强蜜蜂授粉机理研究。蜜蜂学科因社会发展日益成为综合性学科,在完善现有学科建设的同时,必须从人类自我保护的高度重新开辟新的领域,研究的重点应当是蜜蜂授粉生态效应评价、授粉增产机理探究、蜜蜂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的关联、蜜蜂生物指示及预警作用的运用、设施农业授粉昆虫繁育技术的研究等,要大量引进高科技人才,运用现代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高新技术完成上述研究任务,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