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芳盈
目前康复医学教育存在两大主要矛盾:第一,康复医学教育明显滞后于社会对康复的巨大需求;第二,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实际需求的差距[1]。由于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起步较晚,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师资水平等相对滞后,还不能适应临床康复治疗工作流程和技能工作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知识、技能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对学生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康复治疗专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2-8]。
1.1 对职业能力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为学生对“职业能力”的深刻内涵,职业能力与就业的关系,职业能力与个人前途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清楚康复治疗行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及康复治疗技术准入标准,缺乏个人职业生涯规划[9],“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怎么做?做什么?一片茫然。
1.2 职业技能水平不高 主要表现在康复治疗技能操作不够规范,康复流程不熟悉,康复技术应用能力较差,难以完成病史的采集、康复评定、康复计划的制订及康复措施的实施等。
1.3 不善于人际沟通 面对不同年龄层次、文化层次、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残疾状况、心理状态等不同残疾群体,难以把握其心理创伤的严重性和心理反应的复杂性,不能很好的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
1.4 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主要表现为对服务对象这一特殊群体认识不足,面对康复治疗的复杂性、艰巨性、漫长性、困苦性,对于我国90后青年(大多为独生子女)来讲必将产生巨大的工作压力,一时难以胜任这一工作。
1.5 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康复医学工作的形式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在为残疾者服务过程中常采用多专业联合作战,以康复治疗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康复治疗师在刚刚步入临床之时,对工作环境及工作方式难以适应,对周围陌生的人群难以沟通,合作意识较差。
1.6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落后 由于康复治疗专业生源相对较少,一些学校考虑到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实验实训基地经费投入不足,致使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不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职前岗位实践训练。
1.7 临床指导教师缺乏带教经验 目前我国大多在职康复治疗师多由其他专业转行过来,参加现代康复治疗知识和技术培训班的时间较短,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规范[10],所学知识不系统,难以对临床实习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2.1 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明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提出新的要求。更多的专业需要在培养目标、能力需求和教学内容上进行重新调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在制定康复治疗专业教学计划时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体现科学发展观,保证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适用性、规范性,以确保康复治疗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②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准确定位康复治疗专业培养目标。③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课程设置符合卫生职业教育生源的特点和就业的需求,强化专业能力训练。④认真分析“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中对康复治疗师基本素质、理论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并逐项分解成能胜任该项工作的专项能力,在计划中要表述或显现出来,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明确各自的目标和努力方向,从而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与医院康复职业能力需求相衔接。
2.2 建立与职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康复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没有成功的办学经验,课程体系多借用大学本科教育学科式的课程设置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奠定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却忽视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职业活动能力即从业素质的培养,在课程和内容安排上,知识和能力相互交错,学生常常学了半天,却不知哪个有用,哪个实用,哪个适用,使得职业教育与临床工作实际相脱离。因此,康复治疗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从人才培养方案上[11],根据康复治疗师职业任职资格要求,参照卫生部康复治疗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标准遵循职业能力形成规律来建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具有以下特点:①课程体系的设置应科学合理并保持与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即与康复治疗师所需知识结构相符,又能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思想,符合时代发展需要。②课程设置要符合康复治疗专业的实际需要,并有一定灵活性。重点突出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就业服务。③教学内容与学习目的要更加明确。专业课程的知识目标、实践目标、职业素质和态度要求层次表述要清晰,教学内容应结合国家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确定,力求使学生实现“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的对接融通。④对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更加有利。教学计划中可增加公共基础、社科人文、专业相关等综合拓展课程。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为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⑤采用模块式课程结构。也就是将课程内容按知识和能力要求,编排为合理的课程模块[12],在制定康复治疗专业教学计划时,我们将该专业课程的设置划分为5个模块:文化基础知识模块、医学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选修课程知识模块、毕业实习模块。
2.3 建构与康复职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系列教材 康复治疗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能力非常强的专业,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的是过程性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这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职业教育,其教材内容在序化过程中,其内容的取舍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13]。行动体系课程的内容强调的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在编排上应是串行结构,包括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工作顺序等都是串行的。多年来我国高、中职康复治疗专业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借用本科或自编教材,难以适应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的特点。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康复技术专业研究会组织全国卫生职业技术院校的康复学科教师,根据“适度、够用”的原则,按照康复治疗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在保证学科系统性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取舍、对教材进行整合和序化,整合序化后的教材(不包括文化基础课)在教学及学习上不但能发挥最大的效益,而且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能学到“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该套教材包括:功能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和免疫基础、病理学基础、药理学基础、康复医学概论、临床医学基础、临床疾病概要;康复功能评定学、传统康复治疗学、假肢矫形器学、康复心理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临床康复学。
2.4 书生型为目的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它把人的知识积累作为培养目标,人的智力与才能的高低,往往以知识积累的多少来衡量,学生跳不出分数的圈子,形成知多识少,高分低能的现象,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于职业教育并有利于能力形成的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学习成效得以持续发展,知识和能力得到重现和锻炼[14-15],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康复技术专业知识能力、康复临床适应能力和治疗能力、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临床问题解决能力、与他人的相处与合作能力等)得到提高。行为导向教学法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大脑风暴法。
2.5 加强以掌握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性(实验)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指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通过实训教学环节来实现的,职业教育要通过大量的实训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应在进行实践性教学时,通过康复治疗技能操作训练,模拟康复临床训练程序等完成职业岗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胡坚勇,樊振勇.试论康复医学教育发展滞后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1):1096-1097.
[2]倪刚,陈庆亮.高等职业教育传统康复类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3):298-299.
[3]阳庆军,罗治安.高职《运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0):994-995.
[4]陈轶,王晓臣,张慧,等.浅谈高等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运动疗法学的课程建设[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1):1098-1099.
[5]范秀英.高职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2):1171-1172.
[6]朱红华.卫生中职护理专业康复护理课程的开展与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4):396-397.
[7]李洪霞,张凤仁,赵扬,等.康复治疗学专业临床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9):897-899.
[8]丛芳,朱迎九,侯勇伦,等.新建康复治疗专业理疗学课程教学实施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1):1096-1097.[9]蒋旭平.浅议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问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6):186-187.
[10]卓大宏.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3):129-131.
[11]杨建萍.卫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3):9-10.
[12]戴勇.高职模块化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1):41-42.
[1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5-10.
[14]李晓捷,吕智海,张丽华.融创新精神于实践教学注重康复治疗学学生应用能力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4):394-395.
[15]陈艳,潘翠环,罗爱华.康复治疗专业实验教学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