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扬 ●赫 晓
尼日尔反对派近日控告政府在与中国公司的一项合作中存在欺诈行为。据法新社8日报道,在这一项目中,中国公司为尼国的学校提供“预制式”教室,项目价值超过1100万欧元。
报道称,尼日尔反对党联盟“捍卫民主阵线”包含政党、非政府组织和工会。它在一份声明中称,按照一份2008年11月签订的合同,中国企业提供720间教室,但合约“违反了政府在公共采购方面的规则和法律原则”。
根据“捍卫民主阵线”的说法,中国制造的教室造价是尼日尔国内平均价格的两倍。这一合同的签订是由尼日尔总统马马杜-坦贾的家庭成员促成的,而总统家族与中国有商贸关系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同时,“捍卫民主阵线”还指责中国公司拒绝把有关该项目所使用材料的技术数据提供给尼日尔,他们因此认为,“没有人知道这些材料会对环境及老师学生的健康产生多大的影响”。
目前,政府已经驳回了这一指控。该国交通信息部长莫科塔对当地媒体表示,整个工程条款的签订前后都完全遵从于法律,符合法律流程。尼日尔政府发言人称,这一合同的分派也完全遵守了有关规定的程序。最近几周,尼日尔公立学校已开始安装中国提供的教室。
非洲一些国家政权不稳定或内部问题可能会给中国的援建和投资带来一些风险。对于这一问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建9日对《环球时报》表示,风险是确实存在的,而且随着双方的接触越来越多,投入越多,风险也就会越大。但他介绍说,中国其实在之前已经意识到了这种风险,因此,中国的援建项目都是在国家层面进行交流,而不是针对某个个人,以保持合作和投资的长效和稳定。在具体项目中,政府行为又并不占主导地位,主要由国有企业和一些民营企业进行运作。
李伟建认为,中国本着对合作国发展有利、对民生有利的原则,搞了很多让非洲国家的人民得实惠的项目。在此基础之上,无论任何一个新政权上台,中国这种促发展和保民生的做法都是与其利益相一致的,这就会使双方之间的合作可以稳定发展下去。尼日尔这次的事情是个个案,这一指责来自尼日尔反对派联盟,不排除国内政治因素掺杂其中,反对派借题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