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日明
(湖南娄底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消化内科 湖南娄底 417500)
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30例患者。临床上根据起病程度分为2组:急性暴发性肝炎组:8例,慢性肝炎者22例;根据血清中抗体分类I型AIH27例,II型AIH3例。其中女性26例,男性4例。
1.2.1 急性暴发型AIH (1)既往无慢性肝病病史,3周内肝脏功能中度或者重度受损(A LT或AST高于正常高值4倍以上)。(2)近期无损肝药物服用病史,噬肝病毒(包括抗HAV IgM,HBsAg,抗HBcIgM,抗HCVIgM以及HCV-RNA)阴性,无吸烟嗜酒病史。(3)自身抗体阳性:ANA或者SMA等有特征性意义的抗体阳性。(4)肝脏活检呈小叶中心性坏死,伴有轻微的纤维化和门管区的炎症。
1.2.2 慢性AIH (1)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慢性肝病病史。(2)近期无损肝药物服用病史;噬肝病毒(包括抗HAVIgM,HBsAg,抗HBcIgM,抗HCVIgM以及HCV-RNA)阴性,无大量吸烟嗜酒病史。(3)自身抗体阳性:ANA或者SMA等有特征性意义的抗体(详见1999年IAHG制定AIH标准)阳性。(4)肝脏活检呈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界板性肝炎,伴或者不伴有小叶性肝炎和门-门或者门-中央桥接坏死,在严重病例常伴有肝细胞呈玫瑰花结样改变或者小结节性肝细胞再生。
乏力19例,纳差17例,尿色加深15例,黄疸14例,发热10例,腹胀10例,皮肤瘙痒9例,右上腹不适或隐痛7例,口干6例,恶心5例,关节疼痛5例,慢性腹泻5例,体重减轻5例,皮疹4例,间断灰白便3例,浮肿3例,鼻出血或牙龈出血2例,口腔溃疡1例。肝脾大10例,肝区叩痛6例。
12例患者进行了肝脏穿刺,均为I型AIH。其中急性暴发性AIH1例,为小叶中心型坏死。11例为慢性AIH,其界面性肝炎8例(主要为轻中度),小叶性肝炎2例,玫瑰花样改变1例。
11例患者给予患者甘草甜素及优思弗静脉注射或口服治疗,8例加用糖皮质激素,1例后联用巯唑嘌呤。甘草甜素一般150mg/d静脉滴注2~4周不等,至转氨酶下降后逐渐减量。使用强的松30mg/d,口服2~4周,控制症状后减量。仅1例应用巯唑嘌呤50mg/d,时间仅2d,无明确意义。
AIH特点之一是女性易患,本研究中男女比例为4:26。高发年龄为40~50岁,呈单峰。主要症状包括乏力、纳差、尿色加深、黄疸、发热、腹胀等,可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有病毒前驱感染史;体症包括黄疸、肝脾肿大,肝区叩痛等,与其他病因所致肝病无明显区别,缺乏提示病因的特异性症状和体症。本文将30例分为急性暴发性肝炎组及慢性肝炎组,对比其在临床表现及肝功方面的差别。结果发现急性暴发性AIH较慢性AIH在临床表现上有差异,急性暴发型AIH主要表现为尿色加深、黄疸,以肝区叩痛较多见;慢性AIH主要表现为乏力、腹胀,以肝脾肿大较多见。前者生化指标中转氨酶及胆红素都明显高于慢性组(P<0.05),而IgG明显低于慢性组(P<0.05)。且其AIH积分也明显低于慢性组。
庚型肝炎病毒似乎不是引起AIH样肝炎的致病因素,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所引起的肝炎非常罕见,因此无需常规检验。本文有1例HBsAb阳性患者,其他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曾明确诊断为乙肝,此次入院时肝功能损伤重伴有自身抗体出现,给予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印证AIH诊断,从而支持目前关于感染肝炎病毒也可作为AIH的病因的推测。
长期使用激素可出现相当多的并发症,特别是合并乙型肝炎的患者可因病毒复制激活而产生严重后果。本文系统治疗19例I型AIH患者,8例采用甘利欣及UDCA治疗后出现完全应答,占42.1%。而那些相对年轻,病情较重,进展较快,对甘草甜素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或)巯唑嘌呤治疗。本研究有11例患者加用了糖皮质激素,6例患者完全应答,占31.58%,3例患者部分应答,2例患者治疗失败,1例复发。总完全应答率为为68.42%。表明仍有大量病人需要接受除上述治疗方案之外的其他治疗。
[1]邱德凯,熊伍军.熊去氧胆酸与自身免疫性肝炎[J].国外医学消化疾病分册,2002,22.
[2]Ayata G,Gordon FD,Lewis WD,Pomfret F,et 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autoimmune hepatitis:a long-term pathologic study[J].Hepatology,20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