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懋雄
(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2)
中药资源
*冉懋雄,E-mail:ranmaoxiong@sina.com
论我国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产业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冉懋雄*
(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贵州 贵阳550002)
在介绍我国西部地区的中药、民族药资源优势基础上,为切实推进中药现代化,推进我国西部地区中药产业化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大力加强中药、民族药资源保护工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加强中药、民族药研究开发,突出特色,走创新之路以加速中药、民族药工业发展,走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之路等应认真研究解决与抓好的五大关键问题。
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资源;中药、民族药产业化
当前,我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的实施与中药、民族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已举世瞩目。特别是我国西部及其少数民族地区的中药产业化建设与发展,更是大家关注热点和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笔者特结合从事中药研究与参加国家中药、民族药资源普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GAP基地检查认证及贵州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等的研究工作与实践体会,对我国西部中药、民族药产业化、对如何切实推进中药现代化与我国西部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略抒管见,以供参考。
我国各地中药、民族药资源分布各有特点,特别是我们西部地区的中药、民族药资源极其丰富,特色突出。西北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带,分布有耐寒耐旱的药材,如甘草、麻黄、肉苁蓉等;青藏高原气候寒冷,主要分布有冬虫夏草、大黄、秦艽等;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是全国植物药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享有“川广云贵,地道药材”美誉,云南、四川、贵州及重庆的种类之多与产量之大,均为全国之冠,诸如川贝母、天麻、石斛、杜仲、川黄柏、川黄连、川芎、川附子、吴茱萸、云木香、天冬、黄精、何首乌、茯苓等;还有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分布的热带植物药材,如马钱子、安息香、诃子、荜茇、砂仁、龙血树等也别具特色。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对320种植物药材栽培产量分药用部位统计,如根及根茎类药材,年产万吨左右的有四川、甘肃等省区;种子果实类药材,年产量较大的有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皮类药材,年产量较大的有四川、贵州等省区。道地特色药材中,如新疆甘草、雪莲花等;陕西太白山“七药”,柞水南五味子等;甘肃岷县当归,礼县大黄等;宁夏中宁枸杞子、肉苁蓉等;西藏和青海冬虫夏草、川贝母等;重庆石柱黄连,合川使君子等;四川灌县(现都江堰市)川芎,江油附子等;贵州遵义杜仲、大方天麻,赤水金钗石斛、赫章半夏、铜仁和遵义吴茱萸等;云南文山三七、德宏石斛、丽江当归和云木香等,均有其突出优势。
我国西部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民族医药优势尤其突出。举世闻名的藏医药、彝医药、苗医药、傣医药、侗医药、土家族医药及布依族医药等,常用品种也达上千种,有着极其丰富并亟待研究开发的“处女地”。
当前,在中药现代化实施过程中,如何促使中药真正适应当代社会人民用药需要,面向当代国内外市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为切实推进中药现代化,切实加强西部地区整个中药产业化的建设与发展,认真研究解决与抓好下述五大关键问题。
2.1切实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与GAP生产基地建设,走抓好“第一车间”之路
目前,中药、民族药材原料生产规范化与质量标准化的严重滞后,是影响中药更好适应当代社会,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首要难题,是中药现代化与中药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近10年来,我们西部地区在中药、民族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生产基地方面,虽已取得可喜成绩,已有陕西丹参、山茱萸、天麻、绞股蓝,四川鱼腥草、麦冬、川芎,重庆青蒿、黄连,甘肃罂粟壳,贵州何首乌、太子参、头花蓼、淫羊藿,云南文山三七、灯盏花等基地通过了国家中药材GAP认证或公告。但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生产仍较为落后。中药材生产尚以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为主,集约化程度较低,落后的生产方式影响了技术进步。由于过度采集和生态环境恶化,有相当数量的野生药材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或消失。野生中药资源的紧缺和枯竭给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障碍,野生变家种、家养的任务繁重而又紧迫。在质量标准化方面,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纯化复壮和良种选育还严重滞后,规范栽培养殖的标准操作规程尚未很好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大多还停留在外观性状与所谓“指标成分”的检测水平。中药材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中药饮片加工企业至今也非常落后而陈旧,基本上还是手工作坊式作业,多品种、小生产;努力促进中药饮片加工业的现代化已是当务之急。
2.2大力加强中药、民族药研究开发,走突出特色与科技创新之路
近年来,中医中药在世界各地的名气和影响越来越大,但仍然无法回避的一个客观事实,就是主要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中药、民族药,至今难以完全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揭示其药效机理,以让世界各不相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特别是要以充分的科学实验数据和现代科技手段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稳定性和可接受性,以更好适应当代社会需求,面向当代市场需要。因此,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要大力加强中药科研,应重点抓好“一个重点”(药效物质基础)和“两个主要环节”(有稳定和高质量的中药原料;有保证产品质量的先进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和现代药物剂型)。其核心是如何能拿出被当代社会与世界认可,并具特色、具“五性”(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稳定性和可接受性)、具较佳竞争实力、面向市场与货真价实的现代中药、民族药产品来。
中药、民族药走向世界和中医针灸走向世界一样,如果没有特有的中医药理论指导,离开中医经络学说,离开特有处方选穴及其临床应用,就不能产生其独特疗效;要取得如今中医针灸在世界医学界的地位是不可能的。创新本身就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从中药来看,就有不少国外药物被引进,其中如番药、海药、佛药等,不一而足。从中医来看,正如徐升阳氏所指出:“中医学术的发展史基本上是医学创新史。以热病为例,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对《内经》的突破和创新。刘完素对热病的认识,‘不墨守六经’,是热病学上的又一次突破和创新,被誉为‘幽室一灯,中流一柱’。叶天士的卫气营血和吴鞠通的三焦辨证,将热病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早在2001年发表的文章《规律与启示》中明确指出“目前,我国的科技工作仍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科研工作大多仍属于跟踪方式。”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中药研究领域中,此问题更是突出,尤其是在引进一些新技术和新实验指标时更是如此。正如路院长所指出的“21世纪,要使我国的科技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在注重技术创新与科技产业化的同时,还必须痛下决心,注重和鼓励原始性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观念体制和管理的创新。”
2.3加速中药、民族药工业发展,走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之路
目前,中成药工业已成为中药产业的主体,民族药如藏药、苗药工业也在崛起;中药、民族药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提高。中药行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改造步伐,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中药、民族药剂型改革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正向高效、速效和服用、携带方便的现代中药制剂方向发展。据统计,我国现有中成药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在内的剂型40多种,品种规格上千种。中药、民族药新药新产品的开发加快,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更可喜的是如藏药、蒙药、苗药等民族药工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并从少数民族地区走向全国,有的还走出了国门,为西部大开发做出了贡献。例如,贵州中药、苗药产业正在持续发展,已有具一定知名度、发展势头好的中药、苗药制药企业。如贵州益佰、神奇、同济堂、百灵、信邦、威门、远程等制药企业工业总产值均超过亿元。销售市场看好的独家苗药产品主要有:咳速停糖浆、仙灵骨葆胶囊、抗妇炎胶囊、热淋清颗粒、宁必泰胶囊、咽立爽及系列苗药贴等。据统计,以中药、民族药为主的贵州医药生产企业,已从1980年的34家发展到194家。中药、苗药生产企业的产值,已占全省制药生产企业产值的98%。规模以上医药产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3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50亿元,工业增加值48.3亿元,利润总额9.43亿元,同比增长36%,占全省GDP的5.8%。其中,中药、民族药制药业实现总产值108亿元,工业增加值43.35亿元,利润总额8.28亿元。贵州医药工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并成为贵州省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及支撑全省工业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
我国西部地区的中药产业同全国整个中药产业一样,正在现代化标准化上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为中药现代化为中药、民族药走向市场走向世界打下极为良好的基础。
2.4大力发展中药商业和信息网络,走市场化与国际化之路
随着21世纪全球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医疗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人类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疗模式由传统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向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相结合的模式,这为中药、民族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下了良好基础。现在,全球中草药销量在以每年约10%的速度在增长,明显高于化学药品。2008年中药出口已达13.09亿元,比2007年同比高出2.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达到8.66亿元。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国际植物药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快速增长至1000亿美元。
中药、民族药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历史证明,药用植物等传统医药不仅没有从人类的生活中减退或消失,而且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即使在发达的现代美国也有40%以上的药物来自中草药。当前,随着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严重丢失,在人类不断丧失药用植物等生物资源物种多样性的情况下,传染病和疾病多样性却不断增加,保护药用植物等生物资源就更加迫在眉睫。
西部地区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要抓好市场、抓好信息,凭借中药、民族药优势,更好地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当今人类社会正大规模、高速度地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物质、能源现已被认为是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某种意义上讲,信息就是效益,信息就是力量,信息就是生命;市场竞争就是信息竞争。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中药、民族药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中药现代化,我们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已将中药信息产业作为中药业的第四产业在发展。
2.5切实加强中药、民族药资源保护工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药、民族药资源的过度和无序开发导致药用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严重破坏和连带生态环境的恶化,药用动植物濒危物种频频告急,在国际上也受到广泛关注。西部地区是我国中药、民族药资源的主产区,其可持续系统及保护工程应予高度重视。王永炎院士曾讲过“地道性是我国中药产业的绝对优势,制造业多元化,资源运作应高于资本运作”。中药、民族药材GAP及其产业化发展必须建立在其资源可持续基础上,肖培根院士曾讲过“没有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中药大发展、中药现代化根本不可能进行,中草药在21世纪再度辉煌将是纸上谈兵”。国家“十一五”已启动“中药资源可持续系统的建立及全国重点中药资源调查”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单位提出),我们西部地区应争取成为上述国家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我们西部地区必须切实致力于从中药、民族药原料“第一车间”,到科学生产、品质监控、药效毒理与临床验证等研究,旨在实现我们中药、民族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到科研与生产紧密相结合,从原料药材到生产中间体、到成品,要有效地保留我们中药、民族药传统特色,做到“中药精华,尽在顺天”,并按国际标准采用现代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确保产品质量,做到产品均一化(批内均一性、批间连续性)、规范化(品质规范化、包装规范化)及可追溯化(追溯鉴别系统、追溯贮运系统等)。特别是在严控品质管制方面,如原料药材则应有严格的验收标准(如基源确认、成分含量、重金属及农药残留量测定等)、半成品、成品各有定性定量管控标准,并有可行而严格的指纹图谱、微生物及重金属等管控标准。我们要循序前进,科学发展,务求实效,以更好走向国内外市场,获取更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面对我们西部的现实,深感当前我们西部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护资源,如何保持这片净土!我们应将中药、民族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应特别加强我国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系统和中药、民族药资源保护工程;应在对我们西部地道药材和民族药之乡进行重点药材资源调查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切实建立中药、民族药资源现代化的数据库与监管体系,合理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开发中药、民族药资源。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关系到我国中医中药、民族医药走向兴盛还是走向衰败的大事,是关系我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保健康复的一个迫在眉睫和无法回避的大事,也是我国中药、民族药产业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与西部经济可否持续发展的大事。
为此,就如何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为可持续建设与发展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产业特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3.1尽快研究与建立“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
其核心是研究建立下述“六大子系统”:(1)西部地区重点中药、民族药资源数据库及决策系统;(2)西部地区珍稀濒危药用物种及资源蕴藏量预警系统;(3)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材生产基地数据库和网络系统;(4)西部地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及动态管理系统;(5)西部地区重点药材生产适宜区分析和生产基地选址预测系统;(6)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GAP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一整套监管体系。
3.2尽快研究建立“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资源保护工程中心”
其核心是研究建立“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1)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种质资源库;(2)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资源自然保护区;(3)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种质收集园;(4)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基因库等一整套中药资源保护体系。尤其要重点研究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的代表品种,有效地保护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的珍稀濒危品种;(5)评价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种质资源,并研究筛选其核心种质;(6)有效地保存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的基因资源,并特别要充分与中药现代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西北及大西南和喀斯特生态环境建设、中药区划及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等密切结合,整体架构,联手合作,统筹规划,分期实施。同时要充分利用群落分类、3S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开展重点中药、民族药资源调查,取得准确的新资料、新成果,并为政府决策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等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相信通过努力,我国西部中药、民族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定会取得良好成效,一定能保证优质中药、民族药可持续利用与健康发展;既能防止其短缺断档或过多过剩,也能保证我国中药、民族药资源与生态环境能和谐协调发展,能切实保证人们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条件得到有效保护并长久生存下去,以造福子孙,造福人类。
200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