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猪病难治析解

2010-02-10 10:20廖斌发廖启武
中兽医学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猪病兽药耐药性

廖斌发,廖启武

(湖北省天门市根瘟灵研究所,湖北天门马湾 431715)

近年来,我所在接待全国各地大中小型猪场、兽医、专业户百余人次的来访,千个电话,万条短信反映一个突出问题——当今猪病难治,时时刻刻困扰着养猪业、养猪人,也向兽医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笔者综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试作分析解释,不妥之处,诚望专家学者同仁们不吝批评指正。

1 病情复杂 诊断困难

当前猪场反映最多的是高温、低温、咳嗽、喘气、呕吐、拉稀,各种神经症状,皮肤发红、苍白,黄染消瘦,凸起红疹,后期耳、鼻、臂部及四肢未端乃至全身皮肤出现紫色斑点,或四肢瘫痪不能站立。以上症状用各种抗生素均不见效,或见效一时后加重,最后全身衰竭而死。这种多病原混合感染,已成为猪病发生的主要形式。在一头病猪体内最少有两种病原体,多则五至八种,使得临诊表现和病理变化不及单纯感染那么典型,同时非典型化病例的出现,使得猪病诊断更加困难。临床实践中,猪病诊断方法有流行病学诊断、临症诊断、病理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等,但是基层兽医常用的方法是临症诊断或病理学诊断,有些甚至不会病理剖检,诊断中凭经验,其结果难免盲人摸象。疾病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因此,当前猪病难治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确诊困难。

析解:掌握猪病诊断方法,拓宽疾病诊断思维。在掌握传统诊断方法的同时,猪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将是今后猪病诊断的重要方向。因此,建议有条件的猪场或兽医门诊最好设置猪病诊断实验室,规格不必太高,能进行常规细菌病和寄生虫病诊断,能利用诊断试剂盒,胶体金试纸等进行快速检测即可。如果这些条件都不具备。即可用体温表,如果畜禽体温超过了生理温度即可归纳为广义的温(瘟)热病范畴,或无名高热(体温不高和低下者尚需辨证),这种方法中兽医叫温热病模糊灵验疗法。

2 混合感染 影响疗效

当前,猪病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不仅诊断带来困难,而且在治疗上也十分棘手。细菌与细菌,细菌与病毒,病毒与病毒,很多病还夹有血液原虫等。猪一旦发病,多为混合感染。多重感染带来的后果就是增加了诊断和防制的难度。同种治疗方法在单纯感染和多种感染病例上呈现出的疗效存在差异。这是由于细菌的混合共存,其中一些病菌能抵御或破坏宿主的防御系统,使共生菌得到干扰,体外药敏试验常不能反映出混合感染病灶中的实际情况,故增加了治疗难度。

析解:近两三年,一百多个猪场兽医业务员,反映当前猪场温热病虽然十分复杂,但总不外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原虫感染三大块,本所采用根瘟灵基础方股下肌注以对付病毒这一大块,可防可治,一治带防;用根瘟灵兑阿奇霉素每公斤10-15mg肌注三次,每日一次,以对付细菌感染,并可提高抗原呈递能力。用特效血虫净(主要成分:贝尼尔)每公斤体重0.15ml肌注,以对付血液原虫病,如附红体、弓形体、焦虫、锥虫等引起的高烧不退、全身苍白、精神忧郁,一次三针,三管齐下,全面阻击,以不变应万变,一次使用可解决临床上75%的问题。

3 免疫抑制病危害严重

从1995-2004年,国内相继从世界主要养猪技术先进的国家引进2万余头8个品种(品系)的种猪,随之将一些危害严重的新病引了进来,特别是蓝耳病和猪Ⅱ型圆环病毒病。由于这两种病均属免疫抑制性病毒病,猪感染后其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致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对疾病敏感性增强的一种免疫异常状态。引起免疫抑制的病因有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两大类。非传染性因素有霉菌毒素、营养缺乏(如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药物因素(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及应激因素等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免疫应答紊乱,增加了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给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带来极其棘手的问题。因此,在治疗时,除应对病因外,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也尤为重要。

析解:作为免疫抑制病的预防接种,禁喂发霉变质饲料。饲料中,应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如霉可吸等。使用免疫增效剂提高机体免疫力。目前,使用免疫增效剂有中药制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胸腺肽、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灵芝多糖、党参多糖等;此外,还有左旋咪唑、维生素类等,均可激活细胞免疫活性,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减少应激,给猪只创造一个良好的小环境。本所试用根瘟灵基础方双加疗法、即基础方中1号B加大1倍(对猪瘟治疗而言),专溶和A各用一支,总计14ml一次股内肌注,第三天重复加强一次(三天两次)对免疫抑制病,如蓝耳病、圆环病Ⅱ型、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猪流感、胸膜肺炎、附红体病、弓形体病等多病原感染也取得一定效果。

4 有些病无药可医

猪病根据病因可分为病毒性、病菌性、原虫性,还有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几大类,其中75%为传染病。截至目前,许多传染病无有效治疗药物,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如口蹄疫的哺乳期仔猪日龄越小越难治,猪瘟、蓝耳病、圆环病Ⅱ型的多功能衰竭期。最近新发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在治疗手段方面更是心有余,力不足。

析解:这些病早期虽然应用根瘟灵等治疗有些效果,但一拖到晚期就十分麻烦了,对于动物各种病毒性疫病,无论什么兽药,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更不能包治百病。因此,预防为主,在做好饲养管理的同时,若有商品化疫苗,可用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以减少此类病的发生。

5 兽药质量存在问题

目前,兽药存在的问题有:生产和流通假冒兽药;添加违禁药物成分,如抗病毒西药;含量不足,有些甚至查不到药物成分;包装标示药物与实际所含药物不同;添加不明物质,干扰兽药的正常检测;老药冠新名,夸大疗效,抬高药价,欺骗消费者。因此,拿着假冒伪劣兽药,含量不足的兽药去治病,效果可想而知。

析解:选择有信誉度、知名度和大家认可的兽药公司产品,密切关注农业部发布的不合格兽药企业名单及产品名称。同时,兽药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严禁假冒伪劣兽药的生产和流通,只有从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下手,加大惩罚力度,才能有效遏制假冒伪劣兽药流通。针对当今广告满天飞、真假难辨的形势下,不管是什么兽药,特别是新兽药到手后先从小范围内试用,见效后慢慢扩大,能治好病的、无后遗症、无残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结果,实践永远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真假总看疗效,褒贬自有春秋。时间也是一颗试金石。

6 用药不当

治好猪病,诊断是基础,药物是关键,治愈是目的。药物是治疗疾病的武器,即使药物质量合格,但若用法不科学,也收不到良效,从而增加治疗难度。目前。药物使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给药途径不当。当前以“高热”为症候群的猪病,发病后多表现为减食或拒食,此时若以拌料方式给药,肯定达不到预期效果,但若改为注射加饮水的方式,效果会更好。二是疗程不够。考虑到费用问题,有些人在治疗时,往往是病情稍好即停止用药,导致有效浓度维持时间较短,治后又复发。同时,还易产生耐药性。三是盲目联合用药。药物之间存在协同、拮抗等作用,配合得当,可增强疗效,反之则降低疗效。四是复合药物成分不明。有些兽药包装上标示的是:未知因子,增效因子,止咳因子,专利因子等,让人看去一头雾水,根本不清楚实际成分是什么。要么是盲目相信业务员,要么完全看包装,导致药物重复使用,或该用的药物没有用。五是耐药菌株不断产生,出现了所谓的“超级细菌”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增加了治疗难度。

析解:兽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兽药监管。兽医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药物特性、作用机理、适应症、作用用途及禁忌症来选择和使用药物,保证以合格的药物,合理的用药次数,充足的疗程,合理的配伍来治疗猪病。当今诊断用药不当时有发生,例如断奶仔猪Ⅱ型圆环病作传染性胃肠炎处理;温和性猪瘟误诊为猪肺疫、弓形虫、副伤寒;母猪的蓝耳病误诊为细小病毒病。公猪咽炭疽误诊为气温过高不适应;母猪弓形虫病误诊为感冒、猪瘟;种猪肌肉风湿症误诊为神经麻痹、关节扭伤、缺钙等病;育成猪的饲料黄曲霉素中毒误诊食盐中毒;猪出血性胃肠炎误诊为中毒等,不一而叙,由于误诊误治,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说,医学深如海底,谁也不能夸口,方向正误关成败,细微之处见死生。

7 细菌产生耐药性

众所周知,由于滥用抗生素,细菌耐药性越来越普遍。以猪链球菌为例,陈陆等(2005)对22株河南省猪链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株有17株,占77.3%。许力等(2006)对32株广西猪链球菌分离株进行12种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区内猪链球菌分离株耐药性非常普遍,而且耐药谱广,所有分离株对阿莫西林均具有耐药性,耐药率100%,对强力霉素、壮观霉素、林可霉素、罗红霉素具有高度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96%、89%、89%、84%,分离株均对3种以上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其中有3株试验的12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表现为多重耐药性。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我们在选择药物时变得十分茫然,疗效差不言而喻。

析解:有条件时,最好做药敏试验,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药物,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难度。无条件时,最好选择平时场内不常用或少用的药物,或注意各地对分离菌株所做的药敏试验结果。在这种“西药大战”疗效不好的窘迫形势中,能不能想想祖国中兽医学,选用中兽药或中西兽药复方制剂,或许能找到有效方法,不妨一试。

8 猪病防治观念不正确

猪传染病控制的原则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重于治,防治结合。其中预防是根本,治疗是在前期预防不奏效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是最后的一种手段。可是,许多人对传染病的防治认识存在着偏差,割裂和混淆了防治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认为传染病都是可以治疗的,把平时的工作重点放在治疗上。当然,这也与当前兽药功效夸大宣传有关,让人们误以为某药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要发病,就可以治,而淡化、疏忽了饲养管理、生物安全等综合防制意识。只治不防、越治越忙。

析解:树立正确的防疫意识,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来控制传染病。同时,发病后控制的原则是,以保护假定健康猪为主,以密切观察、控制可疑猪为重点,以治疗病猪为辅佐。

9 猪病出现新变化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学家和学者们研制出了好多新药品和疫苗、菌苗等,细菌和病毒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而出现了新变种、新变异,如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猪病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增加了猪病治疗的难度。一是新病不断出现,如Ⅱ型圆环病、蓝耳病、肠道病毒感染、盖他病毒感染等,这些病我们对它知之甚少,也无好的商品化疫苗可防,控制难度较大;二是表现形式呈现出非典型化或亚临床感染,而典型与非典型病例在治疗方案上存在差异,治疗难度加大;三是“综合征”疾病群相继出现,如高热征候群,繁殖类综合障碍等,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大增加:四是老病新形式,如高致病性蓝耳病、肠型伪狂犬病,由于病原变异或应激因素的影响,使得疾病表现日益复杂,诊断和治疗难度加大,同时,有些病发生后呈现败血症变化,也是治疗难的重要原因。

析解:兽医部门要加强对猪病疫情的监测和通报,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兽医工作者要善于观察、总结。猪场可以与高校、科研部门积极合作,对“新病”“新类型”开展及时的研究,在最短的时间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本所试验研制的根瘟灵注射液它是由贯众、二花、板蓝根、牛角、马陆、沉香、青蒿、常山等几十味中药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针剂,也可算是我们探索十多年的一个产物。

10 细菌内毒素——猪病治疗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主要成分为脂多糖。当细菌死亡自溶或粘附于其它细胞时,才表现其毒性,为外源性致热原,可激活中性粒等细胞,使之释放出一种内源性热原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猪的某些病原体,如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生脓放线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嗜血杆菌属、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在使用抗生素时会诱导革兰氏阴性菌释放大量的内毒素,细菌内毒素可通过两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而导致内毒素血症,致使机体发热、血压降低、休克、白细胞减少、出血倾向、肝脏损伤及心力衰竭等,很多严重疾病都直接或间接与细菌释放的内毒素有关。因此,在治疗时,若不注意清除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势必会增加猪病治疗难度。

析解:配合使用细菌内毒素吸附剂。目前最常用的中药制剂,特别是清热解毒类中药,单味和复方均可,单味的有板蓝根、大黄、柴胡、双花、连翘等,复方制剂有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散、双黄连、清开灵等。此外,溶菌酶、阳离子抗微生物多肽、NK细胞溶素等也可使用。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牲猪流行的急性水肿病,常常来不及治疗就死亡,就是水肿毒素在作怪,而我所试验的水肿解救注射液(川芎、白商陆、赤小豆等)中生物多糖能迅速中和水肿毒素生成无毒的铵盐沉淀随尿排出体外而解毒,可看成是水肿病的一种新的特异疗法。

猜你喜欢
猪病兽药耐药性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兽药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我国生猪养殖业是多灾多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