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子显
(青海省都兰县察苏镇畜牧兽医站,816100)
兽医临床上,呕吐多见于犬、猫、猪,少见于羊和老龄马、牛;因中毒、某些传染病、胃肠炎、草料霉烂变质等所致。笔者曾治一例排除以上因素而发生的犊牛顽固性呕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病史:2008年4月10日,察苏镇东山村二社马某的一头3月龄黑白花杂种犊牛出生约70天断奶,饲喂草料不久出现呕吐症状,病程已达月余,曾用阿托品、VB6、抗菌素、健胃消食药物等治疗无效,前来就诊。
1.2 临床检查:病犊牛体质较差,被毛粗乱,形寒肢冷,耳鼻俱凉,采食后反刍时,吐出水草沫,无臭味,吐后口内多诞;粪便稀薄,尿不利,鼻镜干燥,流清涕,口色淡白,舌苔白腻,心跳60次/分,体温39℃,呼吸40次/分。
中药治疗:温中散寒,暖胃健脾,祛湿止呕。用附子理中汤加减。
方药:党参 10g,白术 10g,茯苓 10g,苍术 10g,砂仁 6g,桂枝 6g,小茴香 10g,干姜 6g,黑附片 4g,藿香 15g,陈皮 10g,乌药 10g,木通 6g,甘草6g。水煎取液服,1日1剂,连用6剂。
同时肌注维丁胶性钙5ml,每日1次,连用6天;爱茂尔5ml,每日2次,连用3天。4月15日,吐少量稀水,粪便有所好转。随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麦冬,元胡调理。到18日,病愈,回访再无呕吐。
复合维生素B20片,葡萄糖酸钙10片,研细后拌入料内,1日1次,连服6天。
3.1 本病主要是犊牛断奶后饲喂不当,饥饱不均,致使脾胃功能失职,加之三月的天气比较寒冷,外感内伤,寒湿内侵,脾阳受困,胃腑寒湿积滞,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上逆而成为呕吐。又因治疗不当,病程长而导致脾虚寒盛之征;故治疗采用温中散寒,暖胃健脾,祛湿止呕的原则。
3.2 方义:小茴香,干姜、黑附片温中回阳又能散寒,辅以党参、茯苓、白术、苍术健脾祛湿为主药;砂仁、藿香、陈皮、乌药醒胃健脾,芳香化湿,顺气降逆;桂枝、木通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甘草使诸药协调以和中,灌服中药的同时,用西药镇静,安神;补充维生素和糖钙片能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