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作用*

2010-02-09 09:17
关键词:守法法律意识素质

陈 妮

(太原师范学院社科部,山西太原 030012)

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作用*

陈 妮

(太原师范学院社科部,山西太原 030012)

大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法制教育的作用,才会积极地培养自身的法律意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使其适应现代法律生活,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使大学生明确了解法律规范,熟知自己的权利义务,有效调整自己的行为,养成学法、知法、守法和护法的好习惯,真正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大学生;法制教育;作用

高校是构建和谐社会,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是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途径,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培养守法公民、实现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他们的法律素质、思想品德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至关重要,这是完善和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培养“四有”人才的需要。

1 在培养大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人。”江泽民同志也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最重要……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胡锦涛同志也指出:“切实把大学生培养好,是我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亿万家庭最大愿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大学生,遵守法律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良好的法律素质是促使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的一个动力基础。[1]”因此,我们要通过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现代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合格公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2006年开始实行的新课程方案中,学科性质、课程结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方案的突出特点是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性、综合性和时代性。[2]”高校法制教育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法律常识教育阶段,二是法律意识教育阶段,三是法律素质教育阶段。我们要明确现阶段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更加有效地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3]”高校为大学生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法制教育部分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帮助大学生适应现代法律生活。[4]”由于“高校法制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5],因而在对大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要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认真研究搞好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培养的途径方法,使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6]”“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改革的方式由主要靠方案和政策推动转为靠法律推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就是要把改革的方针、政策制度化、法律化。[7]”

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在急剧变迁,由此引起经济社会生活的许多变动,而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深刻变化的形势中,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道德素养、现代法律意识等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他们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增加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情况。他们希望在交往意识中摆脱狭隘性和地域性,追求平等、宽容和开放,追求民主意识的提升。他们不仅是要求人权、自由和民主权利的主张者和维护者,同时也是自觉地、以理性精神和法律意识进行自我约束的自律者。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和中坚力量,应当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一切参与竞争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都要由法律来规定,竞争秩序由法律来规范,竞争行为由国家依法调控。要想更好地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就必须懂得相关的法律规范,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可以说“市场经济越发展,法治建设越健全,社会对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要求越高。[8]”只有学法、懂法、掌握法律知识,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在国内外的经济活动中成就事业。如今,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时时处处规制着公民的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培养理念。[9]”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促成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服务人民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尊重、关怀和贴近学生,以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精神智力发展、道德品性养成、理想信念树立为根本目的,解决学生的思想心理困惑、实际生活困难、人生选择迷茫等问题为出发点,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尽到责任。

2 在大学生依法维权方面的作用

近年来,侵犯大学生合法权益和破坏大学生成长环境的违法犯罪呈增长趋势,大学生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由于不懂法律,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被侵权,更谈不上用法律来捍卫自身的权益。更为可悲的是,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不去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而是“私了”,或者采用违法犯罪的手段去解决。“这就需要大学生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增强法治观念,加强明辨是非、抵御‘黄、赌、毒’等不良社会现象影响的能力,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0]”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了解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当自己的财产所有权、继承权、著作权、人身权等受到非法侵害时,应当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去用非法手段解决问题或“私了”。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体现在法律知识的增加、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及合法的社会行为等方面。大学生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我国已基本建立健全了能够满足社会基本需求的法律制度。“五五”普法从新的历史起点确定了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任务,提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是通过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法律规定应承担的责任来调整人们的行为的。这种调整以对法律要求的知晓为前提,如果没有具备足够的法律知识,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就是要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素质、精神状态等各方面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使他们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的方略,从法律的高度确立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信仰,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履行自己应尽的法律义务,为国家造就守法公民;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崇尚法律,遵守法律,自觉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证,实现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并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重要的法制保障;让他们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对法律行为进行分析、评论和判断,树立权利义务观念,使法律权利得到实现、法律义务得到履行,形成守法、护法、用法的行为习惯,在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时,既使个人行为的自由、平等、权利、人格尊严、个人财产、个人发展条件获得法律的保护,又使国家法律得以实施,使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得以伸张,使违法犯罪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古罗马的西塞罗曾说:“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规则,它与自然相吻合,适用于所有的人,是稳定的、恒久的,以命令的形式召唤履行责任,以禁止的方式阻止犯罪。”在新时期,大学生只有真正懂得了法制教育的作用,才会积极地培养自身的法律意识,养成学法、知法、守法和护法的好习惯,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在以后生活、学习和就业的过程中,运用法律知识选择职业和保护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勇于为法律所允许并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的行为,真正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3 在规范大学生行为方面的作用

近年来,在大学生中发生了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大学生不懂法或者法制观念淡薄。例如,有的大学生用刀扎伤了人,公安机关传讯时还质问公安人员:“为什么传讯我?我又没有犯罪。”又如,有的大学生在交朋友、谈恋爱时,当对方不愿意并提出中断恋爱关系时,就不择手段地威吓,甚至用暴力伤害对方。他们不觉得这是违法犯罪行为,而实际上是在不知不觉中触犯了法律。大学生正处于学知识、长身体、确立世界观、法制观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接受新鲜事物快,但容易受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和尺度,对人们的行为作出善恶、是非、正误的衡量和判断。大学生法制教育通过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来提高其对行为的衡量和判断能力,从而达到指引人们行为的作用。德国的萨维尼曾说:“每个个人的存在和活动,若要获致一安全且自由的领域,须确立某种看不见的界线(The invisible borderline),然而此一界线的确立又须依凭某种规则,这种规则便是法律”。由于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大学生法制教育就有了行为规制作用。这种作用使大学生明确了解法律规范,熟知自己的权利义务,自觉遵守法律,有效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法律规定,明晰法律规范所设置的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应然行为的标准,这样大学生的行为才能逐步与法律规范相适应。任何人的行为都必须遵守相应的法律规范,否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由于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力,大学生法制教育就有了威慑价值。这种价值使大学生明确了法律的制裁力量,“致使潜在违法犯罪者畏于以身试法,使其深刻认识到违反法律将导致的法律后果。通过法律制裁展示法律的权威,以震慑违法心理,从根本上有效地遏制潜在违法犯罪行为。[11]”

当大学生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惩罚时,体现的是一种法律的正义。在大学生的心目中,法律的正义、公平、平等、自由、权威等价值铭刻于心,预先知道违法犯罪将带来被惩罚的痛苦。如果不想受到法律制裁,其行为必须在客观上与法律的评价协调起来,从而避免违法犯罪。法制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通过掌握法律规范及其价值取向,据以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使他们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具备足够的判断是非能力和抵抗不良社会风气的能力;形成符合法律规范的价值观念,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这种价值取向,从而指引、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建构更具普遍性的道德价值模式。通过价值判断和评价,指引自我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的价值;使大学生不仅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把守法内化为道义上的一种责任和义务,由被迫守法到自愿守法,由强制守法到良心守法,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使法律在个人之间、个人与政府及组织之间的默契、自我调节的机制,经法律的确定性配置后促成我国社会的和谐。

总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作用在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教育他们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以法律己,真正做到学法、知法和守法,毕业后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费伟.对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5(8):65-66.

[2]李国兴,苏炎.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9(4):66-69.

[3]陈大文,刘一睿.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提升法律素质的教育——改革开放30年高校法制教育发展回眸[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65-68.

[4]黄金满.努力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的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59-63.

[5]郭磊.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1):40-43.

[6]吴敏英,马丹.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培养意义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2008(10):63-65.

[7]李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1):86-88.

[8]姜廷志.论大学生珐律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措施[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5-9.

[9]吴敏英,马丹.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培养意义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2008(10):62-64.

[10]毕丽娜.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35-38.

[11]林瑞青.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价值[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63):21-24.

On the Role of Leg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CHEN Ni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12,China)

College students will actively cultivate their own legal awareness only when they have got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the legal education.Leg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intended to promote their qualities and train their thinking in law so that they can adapt to the modern legal life,know how to use the law to protect their own legal rights,seek legal methods to solve disputes and arguments,resist the conducts of breaking the law and order,have good knowledge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know well their own rights and obligations,effectively adjust their own behavior and form the good habit of learning,knowing,obeying and protecting the law.Then they will become the nation’s supporting columns.

college students;legal education;role

DF02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0.05.018

1673-1646(2010)05-0082-03

2009-12-13

陈 妮(1962-),女,副教授,硕士,从事专业:法学。

猜你喜欢
守法法律意识素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浙江环保: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 保持“高压”促守法
“下一代守法与执法:工具、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如此守法
有关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探析
法律意识研究的哲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