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0062) 庞 泓
经国务院批准,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的范围将扩大到深圳全市。目前,深圳市经济特区内的罗湖、福田、南山和盐田四区总面积395平方公里,约占深圳市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而此次关内关外一体化的批复,意味着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将被纳入到深圳特区的版图。深圳特区的总面积将由现在的395平方公里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
如果说,1978年决定设计蛇口工业区,是深圳第一次经济地理质变;那么,1980年特区成立、设立二线关则是深圳第二次经济地理质变;而2010年深圳特区扩大到全市,则将是深圳的第三次经济地理质变。
30年前,一条东西全长90.2公里的边防管理线把深圳“一分为二”,这条名为“二线关”的分割线,把南山、福田、罗湖和盐田归为“关内”,而宝安和龙岗区则属于“关外”。“二线关”对深圳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图1 深圳经济特区图
长期以来,制约深圳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扩张所需的土地储备不足。将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深圳全市的申请是深圳市政府根据2009年8月5日公布的《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三年(2009~2011年)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而事实上,这一问题早在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就被提出过。部分专家认为,当时这一提案未获批,是为了遏制深圳粗放型用地方式的发展。在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深圳“特区外扩”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把特区面积扩展到二线关外,是特区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性事件,这将为深圳的发展提供极充分的条件,拓展新的空间。
特区外扩对深圳意味着什么?
长期以来,在深圳人心目中,形成了关内是城区、关外是郊区的概念。在基础设施、市政配套以及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特区内外都有明显的差距。而特区内外一体化将为深圳带来几个方面的好处。
从经济上讲,可以促进特区内外产业结构科学布局。过去,深圳的第三产业、总部经济、高端产业,大多集中在关内,而关外侧重于三来一补、加工贸易、村办工业园区等低端产业。这种结构上的差异,不利于整个城市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快速发展。拆除篱笆使特区内外一体化对消除关内外产业反差极其重要。
从城市建设方面讲,有利于把特区内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管理。过去,人们一直觉得关内是城市中心区,关外是城乡结合部,甚至是城市郊区。二者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相差很大,交通路网、电网设施、自来水供应等许多城市基础设施,关外都比较薄弱。特区内外一体化,将使关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安等得到明显提升
从社会发展方面看,将大大改善深圳市民的人居生活条件。在深圳常住人口中,大部分居住在关外。长期以来,关外群众的居住环境和条件不如关内。特区内外一体化,将使全市群众同享城市的人居环境,也为人们的购房、消费等带来极大便利。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一词,1979年由中国首先提出。但经济特区在其他国家也有存在,一般以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自由关税区、自由港区等形式出现。特区的形式尽管各不相同,但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有特殊位置,二是有特殊任务,三是有特殊政策。用一个公式表达就是:特区= 特殊位置+特殊任务+ 特殊政策。按其实质,经济特区是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的特定地区。
我国在1980年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1988年又把海南岛划为经济特区。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在我国,经济特区是中国政府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实行特殊政策的地区。在经济特区内,对国外投资者在企业设备、原材料、元器件的进口和产品出口,公司所得税税率的减免,外汇结算和利润的汇出,土地使用、外商及其家属随员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续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设立的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30年来,深圳从中国南海之滨的小镇,到一座与香港合作打造世界级大都会的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彩缩影。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1979~1984年为初创阶段,主要是为经济特区的建设打下初步基础。利用邻近香港的区位优势和特区的优惠政策,通过吸引“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工业,积累建设基金、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一阶段主要是“杀出一条血路”,以市场为取向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首先在价格制度、工资制度、基建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方面大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
2.1985~1992年为建立起以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全面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系统、深入地迈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深圳在这一时期全面推进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从局部改革转向全面改革,从单项改革转向系统改革,从初步改革转向深入改革。例如,率先进行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革,改革金融体制,对土地进行公开拍卖,实施住房商品化,改革劳动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险体制等。这些改革为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积累了经验,发挥了特区作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场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圳初步形成了出口创汇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3.1993~2003年为增创新优势,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并大力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阶段。这一期间深圳继续充分发挥了先行先试的优势,全面建设和完善各种要素市场。到1997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十大体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例如,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完善了劳动力市场,建立了产权交易市场,推进了金融体制创新等等。
4.2003~2020年左右为打造国际化城市,加强深港合作,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阶段。进一步推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创建服务型责任政府。大力推进CEPA以及泛珠三角经贸合作,实现区域内的共同繁荣。2003年年初,广东省委对深圳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以建设国际化城市为目标。
在2009年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中,深圳已经名列第一。而改革开放之初,深圳还是一个边陲小镇,利用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和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借助香港制造业大规模北移的产业转移契机,大力引进和发展“三来一补”出口加工工业。随着“三来一补”企业的不断发展,由工业比重增加带来服务业的增长,深圳成为单一的出口加工区。由于“三来一补”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低层次产业,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对“三来一补”产业进行转型提高,开始重视产业规划、调整产业比重,提出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到1995年深圳工业比重达40%。自1996年起,把“深圳建成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先进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的目标更加明确,此后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快,到2000年深圳工业比重达44%。在此期间,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和第三产业中的金融、房地产及批发零售等行业飞速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发展的进程加快,而工业已经成为深圳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撑起了深圳经济的“半壁江山”。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国际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力成本高居不下,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发展已趋成熟等情况下,产业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成为这次国际产业向东亚地区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而深圳作为中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市场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市场秩序,投资环境已经成熟,部分运作机制和模式已与国际接轨,加之劳动力价格低廉,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导向使深圳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环境都具备了承接这次产业转移的条件。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信息化浪潮中,深圳通过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国际分工,成为了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地区,步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这一时期的深圳产业结构总体呈现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的趋势。到2006年,深圳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主要原因在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电子信息技术、软件、通信设备、生物医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及以服装、皮革、黄金珠宝、机械、家具、玩具、印刷、钟表八大传统行业为主的传统工业支撑着深圳工业的高速发展,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金融及其他服务业呈现全面、快速及稳步发展的势头。
到了2008年,深圳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凸显深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些专家认为,这是金融危机、产业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结果,也说明了深圳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效果初显。2010年初,深圳再次明确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未来5年斥资百亿元强力推进生物、新能源和互联网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用5年时间,力争到2015年这三大产业规模达到6500亿元。其中,生物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成为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互联网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成为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发展的领先地区;新能源产业年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成为国家新能源的重要基地和低碳城市。
[1]袁晓江.经济特区与中国模式.[J]特区实践与理论;
[2]中国国家统计局网. http://www.stats.gov.cn/;
[3]钟坚.深圳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的定位与思考[J]特区实践与理论;
[4]曾金盛.深圳特区——25年梦想与荣耀[J]新闻长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