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谈乐炎
三专家细析广东低碳发展
文|本刊记者 谈乐炎
对话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院长陈勇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康及曾云敏博士
《小康》:广东是中国首批低碳经济试点地,你如何评价广东在低碳发展中的率先而为?
陈勇:一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快,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都已较高,并有较强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二是广东人有敢为人先的精神,有先行先试的基础;三是广东是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比较贫困的省份,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客观需求和动力;四是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在发展过程中也最先遇到各种问题;五是广东的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可以说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果。
赵细康:广东发展低碳非常紧迫,广东能源十分匮乏,又是以制造业、加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也可以说是一个高碳经济体系,在低碳的浪潮下,广东的减排任务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不转型,完成不了任务,没有发展空间;广东是中国三大经济区之一,其中广州差不多吸引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外来流动人口,2003年新增的劳动力态势下降,使其劳动力的供给有弹性了,就会提高对劳动力的价值,就会对低附加值利用空间小的制造业提出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逼着我们要转型;而且,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朗下,广东的经济体系遭受的打击是致命的,要适应这种变化,不得不进行低碳转型。
《小康》:广东低碳发展现状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广东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举措?
赵细康:困难很多。首先,制造业体系是历史、市场机制逐步引导下形成的,全世界前期为高碳经济投入了大量的资本,高碳的经济体系无法短期内迅速转变。其次,实现低碳发展的技术仍旧十分缺乏,技术研发能力不高,对低碳技术的吸收能力也有待提高。最后,核心的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低碳技术的发展路线上可能也会重蹈传统产业和传统技术的覆辙,走上技术依赖的道路。
曾云敏:从现在的形势看,生活这个领域高碳化的趋势很明显,发达国家制造业很少,生产领域是低碳,所以刚好可以错开。但我们现在走反路了,生产领域的高碳一下子降不下来,消费领域的高碳不断上升。低碳经济发展到现在来看,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分不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发展低碳的条件越好,我认为发展中最重要是做好生产领域的低碳。
陈勇:低碳经济无现成理论可应用,无现成经验可借鉴,无现成模式可仿造,需要人类共同探索、创新。广东发展低碳经济也只是开始,但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我跑了很多企业,发现相当多的广东企业主主动想方设法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并且尝到了甜头。所以,就我国当前的工业技术水平来讲,节能的潜力还是相当大的。另外,大力发展核电,对于产业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明显。发展节能建筑的成效也应该是很显著的。
《小康》: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标榜自己是低碳城市,很多企业都在打低碳牌。比如房地产行业,广告里都强调节能建筑,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陈勇:对,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千万要防止低碳经济的概念被“恶用”。的确。一些企业在利用和曲解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不是让你利用它为自己的“品牌”做宣传,实际上我国乃至全球真正符合低碳要求的建筑还没多少。建筑这个行业对各方面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大的,它在全生产和消费过程消耗50%的能源,42%的水资源,45%的土地以及48%的矿产资源,政府应该及时抓住这个机会,按照低碳、节能建筑的要求制定标准,建立准入机制,使房地产行业在低碳经济中率先顺利转型。
《小康》:作为能源专家,你曾经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解决能源结构的调整问题和能源利用方式转变问题,能否具体解释。
陈勇:能源结构调整就是从高碳能源(化石能源)向低碳、非碳能源转变。然而,发展能源也要尊重其长周期的自然规律,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尤其是技术的准备,不能因为现在提出能源结构调整,就一哄而上。在没有新的理论和技术的支持下,匆匆上马,必然导致还没有发展就夭折了。
转型 广东正在寻求下一轮腾飞的契机。
去年国务院发了一个关于抑制产能过剩的通知,公布了一批产能过剩的行业,居然新兴的光伏发电和风电产业都列在里面,这就是一个例子。我认为这不等于说不要发展光伏发电和风电,而是要求不要盲目发展,因为我们的技术还不能支撑,需求方的准备也不很充分。所以,强调能源结构调整,方向是没有错,但是我们要尊重规律,扎实做能源技术的创新,包括理论和技术创新,为未来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做准备。当然这有一个过渡阶段,目前需要做好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以及节能工作。同时,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变,我们还要创新相应于新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
《小康》:请你特别谈谈对现在铺天盖地的“太阳城”的看法,因为现在对其质疑特别多。
陈勇:发展太阳能产业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前面说了,能源具有长周期的规律,必须要有序和科学发展,必须要做好技术、应用、政策、服务等各方面的准备,不能像搞“运动”那样搞。目前,太阳能热利用的技术基本成熟,市场已接受,也形成了规模产业化,但光伏发展在近十年内还应重点放在技术突破上,其应用方式也需要探索,如:太阳能发电与制淡水、制氢结合等。
《小康》:你认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技术应包括哪些方面?您对中国低碳发展的前景怎么看?
陈勇:首先是核电技术,另外是节能技术,新能源发展比较现实的我认为是地热能,尤其是3000米以下的深层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太阳能的热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如果太阳能光电利用有了重大技术突破也可大力发展。相对而言,风能受自然因素影响大,而且规模化发展后对生态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曾云敏:比较乐观,中国减排承诺力度很大,“十一五”以来,各种节能减排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行业都是朝着低碳在走,但是中国人口这么多,还要发展,目前低碳越发展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短时间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容易。
赵细康:大势所趋,中国要顺势而为,前景广阔,道路曲折。
(本刊记者刘建华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