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如英,米繁华,崔玉明
(青海省民和县古鄯畜牧兽医站,民和 810804)
中国西门塔尔牛是我国育成的肉役奶兼用品种,被农业部列入黄牛改良区域规划中的主推品种。青海省民和县2006年起开展了中国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采用人工授精方式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工作。本研究于2007—2009年对中国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后代进行了不同年龄阶段体尺、体重测定,以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为中国西门塔尔牛在高原地区品种改良效果提供依据。
1.1 地点 民和县位于青海省最东端,为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位于东经 102°26′~103°04′,北纬 35°45′~36°26′,海拔 1 650~42 200 m,年绝对无霜期 170~200 d,年降水量350~700 mm,年均温度5~8℃。农作物种植以小麦、油菜、胡麻、玉米、豌豆、蚕豆、马铃薯等为主。
1.2 中国西门塔尔牛品种引进 2006年起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合作,由牧科院提供中国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冻精号为022601#,2773#);冷配工作在民和县古鄯、西沟、硖门、满坪等10个乡(镇)牛改点开展。
1.3 样本选择 按照配种记录登记表的记载,在农户中选择饲养条件相近的中西杂交F1和当地黄牛进行测定,每个杂交组合各年龄段选择30头作为测定对象。
1.4 测定指标 根据选择的样本对其出生后当天、3月龄、6月龄、周岁、18月龄的牛进行体尺、体重测定,同时记录参配母牛品种、犊牛出生时间、母牛难产数、犊牛成活数等。所得数据均用t检验进行生物统计处理。
1.5 饲养管理 测试牛均为农户饲养。冬春季节(11月至翌年4月份)饲草主要以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为主,适当补加麸皮、麻渣0.5~1.0 kg,及少量马铃薯,每天补饲1次。每天饮水1次。夏季(5月至10月份)以放牧为主,不补饲。
1.6 犊牛培育方式 犊牛哺乳期间,农户很少挤奶饮用,饲养户习惯犊牛3月龄断奶,断奶后犊牛与成年牛一样饲养。
2.1 中国西门塔尔牛改良繁殖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西门塔尔牛改良牛受胎率85.94%,产犊率96.82%,犊牛成活率90.87%,难产率1.87%,难产牛经助产后可以顺利分娩。改良后代中无畸形胎儿出生。
表1 中国西门塔尔牛改良牛繁殖情况
2.2 中西杂F1初生~18月龄各年龄段与本地同龄黄牛体尺、体重比较
2.2.1 初生中西杂F1与本地黄牛体尺、体重比较 从表2可见,初生西杂F1牛体高、胸围分别提高5.24 cm、6.09 cm,极显著高于当地黄牛(P<0.01);体重提高2.03 kg,显著高于本地黄牛(P<0.05);体斜长虽低于本地黄牛0.03 cm,管围提高0.33 cm,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
2.2.2 3月龄中西杂F1与本地黄牛体尺、体重比较 西杂F1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分别提高8.00 cm、5.33 cm、11.37 cm、1.05 cm、24.82 kg,各项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当地黄牛(P<0.01)。
2.2.3 6月龄中西杂F1与本地黄牛体尺、体重比较 西杂F1体高、胸围和体重分别提高6.27 cm、8.03 cm、21.70 kg,极显著高于当地黄牛(P<0.01),体斜长和管围分别提高1.77 cm、0.28 cm,与当地黄牛无差异(P>0.05)。
2.2.4 12月龄中西杂F1与本地黄牛体尺、体重比较 西杂F1体高、体斜长、胸围、体重分别提高10.16 cm、6.67cm、16.70 cm、53.67 kg,极显著高于当地黄牛(P<0.01);管围提高0.33 cm,差异显著高于当地黄牛(P<0.05)。
2.2.5 18月龄中西杂F1与本地黄牛体尺、体重比较 中西杂F1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分别提高10.13 cm、25.83 cm、15.93 cm、0.52 cm、83.27 kg,均极显著高于当地黄牛(P<0.01)。
综上所述,中国西门塔尔改良牛从初生~18月龄段,除初生时体斜长、管围与本地同龄黄牛比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它各年龄段各项指标均比本地黄牛有明显提高,表明杂交优势明显。
表2 中国西门塔尔牛杂交F1与本地黄牛生长发育对比
3.1 中国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改良后代对本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而且疾病少,耐粗饲,适宜脑浅山地区农村的放牧条件饲养。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较本地黄牛生长发育良好,增重快。适宜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脑浅山地区推广。
3.2 中国西门塔尔改良牛初生时发现有1.87%出现难产问题。根据调查分析,难产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母牛怀孕期间特别是临产前2个月,农户采取前粗后精不科学的饲养方式,导致怀孕母牛后躯脂肪沉积。二是母牛怀孕期间运动过少,怀孕母牛骨盆腔发育不良,导致母牛骨盆腔过于狭窄所致。难产牛经助产后绝大部分可顺利分娩。
3.3 中国西门塔尔改良牛6月龄、12月龄管围小于3月龄,根据测定登记资料分析,主要原因为测定初生、3月龄犊牛时均为同一个体,当地习惯4月龄断奶后,公犊基本卖出,补增样本使母犊比例增大,因此不排除性别之间和异体之间产生差异。
3.4 由于中国西门塔尔牛生长发育快,因此抓好犊牛补饲是关键,良种结合良法,更能显示西门塔尔牛的优势。
[1]于建华.西门塔尔牛改良阜新地区黄牛的效果与建议[J].辽宁畜牧兽医,2001(2):13-14.
[2]祁维寿,汪玮,靳议超,等.五种肉牛品种改良青海黄牛的效果对比[J].中国草食动物,2008,28(1):32-33.
[3]张启能.生物统计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