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本期文章《应对全球变暖“招数”知多少》,介绍了科学家为应对全球变暖严峻形势而提出的种种雄心勃勃的为地球降温方案,包括一些最初被视为科幻而现在实际上已经开始付诸行动的方案。不过有关气候变暖是否因为人类活动所致这个问题,因2009年底至2010年初北半球遭遇罕见严寒而受到质疑。那么,全球气候到底是不是变暖?如果变暖,是不是因为温室气体排放太多造成的?全球变暖与极端天气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目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在组织科学家们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结论到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本刊上期文章《极端天气》对暴风雪等极端天气进行了介绍。极端天气指天气或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极端事件。科学家认为极端天气是地球上和地球外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包括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使全球变暖、厄尔尼诺、地球本身的运动、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预、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偏离等。
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阅读以上两篇文章。
——编者
亲爱的编辑部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我从初一开始订《大自然探索》,书里介绍的植物、动物有好多都是我从未听说过的,它那丰富的图片与知识让我爱不释手。连不爱看杂志的妈妈也开始和我争着看了。
学校每月发书我都是第一个去取,而且看完以后我便会把它放在一个盒子里,所以自从我开始订阅这本书,它一本都没有破损。
我想你们的工作一定很忙,在这里我代表所有《大自然探索》的忠实读者向你们说一声:“辛苦了!”希望你们的杂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祝你们万事如意!
河南濮阳 任碧晨
杂志社的叔叔阿姨们:新年好!
我已经是“大自然探索”的忠实粉丝咯!我看这本杂志已经好几年了,每一期我都没有漏掉哦!现在我已经是高二的学生了。初一开始,我家的书柜就慢慢地一本一本地累积,现在已经堆得高高的啦!同时,我的课外知识也与那堆杂志成正比例增加,让我学到了很多哦!也让自己开阔了眼界!每次拿到新的一本,我的心情总是那么的愉快!
最后祝贵刊:新年新动力!越办越红火!
广东化州 黄椿浩
时下穿越小说比较流行,而在科幻作品中“时间旅行”也是人们格外感兴趣的话题。然而,“时间旅行”在理论上究竟行不行得通,科学界至今还争执不休。因此,考古学家目前仍然是通过考古调查来了解我们的过去,比如通过田野调查发掘工作,揭示和收集古人留下的各种遗迹和遗物。考古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极具综合性的系统科学,除传统考古学手段外,还借助于物理学、化学、医学、遗传学、法医学、建筑学甚至宇宙科学等科学手段。本期特别策划文章《高科技手段帮助我们揭示古人的秘密》通过几个典型的考古故事介绍一些高科技考古手段。
——编者
尊敬的编辑们:你们好!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在2010年第2期的第23页,关于北京大雪的。为什么说:“这是1951年以来1月份北京日降水最大的一天……”为什么把“下雪”也归类到“降水”呢?我问了许多同学,可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水平有限,都无法解释,所以大家都希望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广东 温诗娜
一般来说,从空中降下的雨、雪、冰雹等,气象部门统称为“降水现象”。因为气象预报要用降水量来界定降水的强度(以毫米为计算单位)。他们根据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的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来衡量一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降了多少水的数据。而雪只不过是降水的固态形式。
——编者
《大自然探索》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好!
我是一名四年级小学生,平时十分喜欢了解科普知识,《大自然探索》我已经订阅两年多了,每一期只要到手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拿起来细细品读。收到今年第6期后,对2012世界末日的好奇使我赶紧拿起书来阅读。可是,在第17页我发现一个计算错误:按书上所说的关于白克顿与玛雅年的换算,应该是5200个玛雅年,为什么书上印的是“520个玛雅年”?希望杂志社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陕西 张泽睿
感谢张泽睿同学的指正,你的计算是正确的。由于我们的疏忽,给读者造成困扰,非常抱歉。希望你继续关注《大自然探索》,并继续为我们挑错。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