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泰晤士报》1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担心该是驯服增长之虎的时候了 尽管中国准备在2010年再度引领全球增长,媒体也大肆宣扬“北京模式”对自由资本主义的胜利,但有迹象表明,中国领导人正变得十分谨慎。
纽约大学经济学者努里尔·鲁比尼在香港表示,想要经济强劲复苏,就必须扭转“超宽松”的货币、财政和信贷政策,避免经济过热和通胀。他的话应和了北京的看法。中国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共识,即经济必须减缓步伐。
这将令许多中国人很难接受,因为中国上周公布的夺目增长数字令其可能在今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去年,中国支出5860亿美元刺激本国经济。这创造了1100万就业岗位,零售额增加了16%以上,房地产价格和上证指数飙涨。但汇丰银行经济学家预测,中国将在未来6个月提高利率以降低通胀,并阻止资产价格大幅上升。央行已提高了银行准备金率,这是收紧信贷的又一举措。
同时,有关通胀、房价和贫富差距的争论出人意料地在中文网站上自由展开,十分激烈。有网民写道:“除了工资,一切都在涨。”一名在线经济评论员说:“实际上,通货膨胀已十分可怕了,但没反映在数字上,因为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模式还是在30年前拟定的。”这些信号导致亚洲股市下挫,因为投资者想知道,对中国持怀疑态度的人是否有其道理。
在香港的纽约对冲基金投资人詹姆斯·查诺斯表示,中国(的情况)就像“迪拜的1000倍——或更糟”。彭博新闻社本月对全球投资者的一项调查表明,62%的人把中国经济看成泡沫。香港高盛公司分析人士在给客户的文件中表示,应采取“进一步的政策收紧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政治风险更难计算。中美在汇率、贸易、保护主义、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存在龃龉。
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刚刚展出了一幅17世纪的地图,这或许是个巧合,它显示中国是当时世界的中心。它提醒人们,中国曾经如何看待自身,以及可能再度如何看自己。美国的政策制定者或许要留意。▲(作者迈克尔·谢里登,高友斌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