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大型铸铜文物”系列文章之一先秦时期的大型青铜文物

2010-01-23 06:08王福谆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0年4期
关键词:曾侯乙编钟青铜器

王福谆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我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经过夏代、商代、西周和春秋时期,大约经历了1600a。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铸造出成千上万件非常优美的青铜器,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化。到了战国时期,虽然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实际上是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时期,青铜器的应用仍相当普遍。也就是说,公元前221年以前的先秦时期,其金属器物中,主要是青铜文物,铁铸器物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青铜器中,包括青铜农具、工具、兵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其他生活用具等,特别是青铜礼、乐器,最为丰富多彩,数量也很多,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是青铜器珍品。但从我国古代4000a铜器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如果将质量能达到500kg,或者主要尺寸在1 m以上的青铜器,才称为大型青铜器的话,则先秦时期铸造的绝大多数铜器,只能算作中、小型铸铜件,即使被称作商、周“重器”和“大器”的一些青铜鼎、铜簋、铜壶、铜尊、铜缶等,能符合上述规定的却很少,所以,将先秦时期为数不多的大型青铜文物,都放在本文中一起叙述。

先秦时期的青铜器中,重要而又有代表性的器件,主要是鼎、簋、编钟等礼、乐器,而鼎则是最重要的一种青铜器,可分为三足圆鼎和四足方鼎二种。青铜鼎原是食器,但很早就和统治者的权力联系在一起。一直流传着“夏禹铸九鼎”的故事,“九鼎”象征“九州”,因而夏、商、周各王朝的更替,都以夺得“九鼎”作为建立新王朝的象征。《史记》中也记载有春秋争霸、问鼎中原的故事。商王朝时铸造的杜岭方鼎、司母戊方鼎、司母辛方鼎等大方鼎,以庄严的外观和巨大的体量,给人以神圣不可动摇的印象,成为统治权力的象征。到周王朝时,更把鼎作为礼器之首,并盛行“列鼎”制度,即《春秋公羊传》中记述的“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可见,名位不同,礼亦异数,等级制度森严。但到春秋、战国期间,各地群雄争霸,周王室色微,诸侯、贵族竟相铸造更大和更多的青铜鼎,因而,鼎的数量增多,青铜器的种类和数量也增多,并出现了很多重要的青铜器。但从现存的先秦时期青铜器来看,大多数青铜器的质量,都在100kg以下,即使青铜鼎中被称作大器、重器的鼎,除了1939年出土的商代晚期司母戊大方鼎,质量为875 kg,以及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的战国时期楚大鼎,质量为400kg外[1],其他青铜鼎,最重也只有200kg上下,例如:1976年出土的商代司母辛方鼎,重117.5 kg,妇好方鼎重128 kg。清代出土的著名的 “海内三宝”,即西周的毛公鼎,重34.7 kg;大盂鼎,重153.5 kg;大克鼎重201.5 kg,都被称为西周的青铜重器。1979年12月,陕西淳化县史家塬村出土的一件西周大鼎,重226 kg,则是目前已知的西周时期最重的青铜鼎[2]。故本文只选先秦时期最重的2个青铜鼎,即司母戊大方鼎和古代圆形铜鼎之首的楚大鼎,在本文中叙述。

初期的乐器是单个铜铙、铜铃和铜钟,在商代后期,已经出现编铙、编铃和编钟,开始时,编钟是以3件为一组,后来发展到8件、9件一组,甚至14件一组,向大型编钟发展了。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青铜编钟,由8组编钟组成,共有65件甬钟、钮钟和甬钟,总质量达到2.5 t。出土时编钟都是悬挂在曲尺形的钟架上,组成完整的一套青铜乐器[3],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大一套青铜编钟,也是古代世界上最大、最雄伟的青铜乐器,是我国先秦时期少见的大型青铜器组合件。1983年6月,湖南宁乡县月下乡发现的一件大铜铙,重221.5 kg,是目前发现的最大铜铙[4],也是先秦时期最大的单个青铜乐器,仍只能算作中型铜器。故乐钟中,只有那套曾侯乙墓青铜编钟,可选入本文。

在中原地区出现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时,各周边地区也先后进入青铜时代,并制造出很多出色的青铜器。其中四川、云南、江西等地尤其突出,也都出现过辉煌的青铜文化。1986年,四川广汉市三星堆一号、二号祭祀坑出土了500多件青铜器[5、6],这是有别于中原地区的古代蜀国青铜器,其冶炼技术和艺术水平也很高超,其中,二号祭祀坑出土的一尊大立人青铜像,重180kg,人像高1.72 m,连铜座通高达2.62 m,这尊铜像的质量,虽然不太大,但高度达到真人的高度,是我国青铜时代唯一的一尊等人高的大型青铜人像。同时出土的还有多棵青铜神树,经修复后,其中一棵青铜神树高达3.84 m,是目前发现的尺寸最大的先秦青铜器。所以,这2件青铜器,也是入选本文的先秦时期大型青铜文物。云南地区以贮贝器、铜牛虎案为代表的青铜器,都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但是,大多数器物,也只能算是中、小型青铜器。不过,1964年,在云南省祥云县大波那村出土的大型铜棺,长达2 m,则应是我国先秦时期少有的大型金属文物之一,故入选本文,也将对其作较为详细的叙述。

1 司母戊大方鼎

1939年,河南安阳市侯家庄武官村殷墟遗址,出土了一件商代晚期的大方鼎,根据鼎上铭文,取名为司母戊方鼎,铜鼎通高1.33 m,长1.10m,宽0.78 m,重875 kg,是现存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鼎,也是先秦时期最重的青铜器,可谓古代 “鼎中之王”,是世界闻名的古代青铜器。

司母戊大方鼎见图1所示。鼎身4个面,中腹白地,四周有纹饰,称作夔纹。两夔相对,作饕餮形,中间隔以短扉棱,上端为牛首纹,下端为饕餮纹。鼎耳外侧饰一对虎纹,中间有一人面,耳缘饰鱼形纹,鱼头向上,似欲起飞。四只鼎足都很粗壮,上端铸有兽首。鼎腹内壁正中,有铭文“司母戊”3个字。据考,此鼎为商王文丁祭祀母后母戊而铸,距今己3400a。

大方鼎作为我国青铜时代最重的青铜器,是形制最大的青铜礼器,而且,也是一件古代精美的大型青铜艺术品。鼎身主题纹饰为夔纹,在其周围凹下底平面上,还用浅浮雕云雷纹作衬托,这丰富、精美的边框与简陋、素白的中心互补,庄重、雄伟的器形与轻快、精细的纹饰互补,突出了大方鼎的艺术特色。加上方鼎双耳精美的纹饰,反映了大方鼎艺术水平的高超。所以,司母戊方鼎是世界青铜器中罕见的精品,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

那末,作为国宝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怎么被发现的?又是怎么被保存到现在的?这里的确有一段曲折的故事。1934年,考古学家梁思永在参与河南安阳殷墟考察时,就认为“吴家柏树坟”的下面,很有可能埋藏有商代王陵,但挖掘却被搁置下来。到1939年3月,安阳武官村的村民吴希增、吴培文,在“吴家柏树坟”一带的地下,探到了古代宝物,但当时日本侵略军已经占领了河南安阳,所以,吴家组织了武官村的40多村民,利用黑夜的掩护,偷偷进行挖掘,经过3 d挖掘,终于将一巨大的宝物挖出,并将其升到了地面,原来是一个巨大的铜鼎,村民们将其看成是“镇村之宝”。为了防止这一消息被日本人知道后,会来抢夺宝物,全体在场的村民都指天发誓,绝不走漏消息,并将大铜鼎埋藏在吴家草屋的地下。但没有不透风的墙,日本人还是得知了大铜鼎的一些消息,因而,日本宪兵队曾多次到村里来搜查、索讨和恐吓,但都没有得逞。日本投降后,到了1946年,当时的安阳县古物保存会的头头,得知大铜鼎下落的消息,就威迫利诱村民们,把大铜鼎“献给国家”。同年6月,大铜鼎被重新挖出,先被放在国民党安阳县政府内,到了10月,国民党驻军将铜鼎运到南京,送给蒋介石,蒋指示将大鼎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现南京博物院)保存。1949年,南京快解放时,国民党政府曾打算将司母戊方鼎运到台湾,并已将方鼎运到机场,但国民党的达官显贵们,此时已只顾自己逃命,顾不上尊贵的国宝了,所以,大铜鼎就留在了机场。新中国成立后,司母戊方鼎由南京博物院保存,到1959年,经国务院决定,大方鼎调入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保存。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安阳武官村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只有一只鼎耳,直到解放后,才由专家们仿照另一鼎耳补铸上去[7、8]。

司母戊方鼎不仅设计水平和艺术水平一流,而且,其材质和冶铸工艺水平,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据对大方鼎化学成分(质量分数,%)的分析表明:含有铜 84.77%、锡 11.65%、铅 2.79%,是一种物理性能很好的锡青铜。采用这样合理的材料,铸出外观庄严、雄伟,而纹饰精美的大方鼎,表明当时已有很高的冶铸技术水平。由于大方鼎集中反映了殷商青铜冶铸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所以出土以来,一直受到极大的重视。不少专家、学者都曾对司母戊鼎的铸造方法,进行过探讨和研究,提出过多种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可发现专家们既有共同的看法,也有不同的意见。对“大方鼎是用陶范法铸造”,其铸型,“是采用分范造型法,以利于提高细部纹饰的质量”等方面,意见基本相同。但是,鼎身、鼎足、鼎耳是分铸还是浑铸却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先分铸鼎身、鼎足、鼎耳等,然后再合铸成整体;不过多数学者认为:鼎耳采用分铸法,鼎身、鼎足采用浑铸法,较为合理,并提出了关于鼎身和鼎足浑铸法的铸型装配示意图,见图2所示。但鼎耳是“前铸”还是“后铸”,也有不同看法,采用鼎耳先铸好,然后将其放入鼎身和鼎足的铸坑内,并浇成大方鼎者,称“前铸法”,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这样做既省事又合理[9~11];而另一些学者,经过对司母戊鼎仔细观察研究后,依据其鼎耳下端横跨于鼎身口沿两侧等情况,认为司母戊鼎是将鼎身、鼎足浑铸好后,再将鼎耳铸型装配到已铸成的鼎身上,使鼎耳加铸到鼎身之上,即“后铸法”,这种铸法,更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12、13]。此外,各种方案对分范法是采用20块范,还是32块范,或是41块范,也都有不同的看法。

图1 司母戊大方鼎

图2 司母戊鼎铸型装配示意图

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 kg,加上浇冒口和熔化、浇注时的烧损、飞溅以及飞边等,则所用的铜、锡等金属原料,总重可达1.2t左右,反映了3000多年前的商代后期的生产力,巳达到很高的水平。纵观考古发掘出来的以及存世的该时期大量青铜器,说明当时我国的青铜冶铸业,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而司母戊大方鼎作为我国青铜时代最重的青铜器和世界上现存最重的上古时代青铜容器,则就是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物证。所以,司母戊大方鼎不仅是国家一级文物,而且属于我国最珍贵的国宝级青铜文物之列。

2 三星堆大立人铜像

1986年,四川广汉市南兴镇三星堆遗址的1号、2号祭祀坑,共出土500余件青铜器,经碳14测定和考古专家的确定,1号坑出土遗物的年代为殷商早期,相当于公元前14世纪末至公元前13世纪中叶。2号坑出土遗物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1世纪,大约在商末、周初,距今3000年左右。其中2号坑出土的一尊和真人等高的大立人铜像,见图3所示,最为珍贵,不仅填补了我国青铜文化中有关大型青铜人像方面的空白[6],而且比著名的古希腊青铜人像雕塑,还要早出600a~700a,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故被称为“铜像之王”。

青铜大立人像身高1.72 m,赤脚立于铜方座之上,连同铜座通高2.62 m,重180kg。青铜立人身材修长、挺拔,身着三层华丽的服装,外层为一方形披巾,由右肩向左斜披而下,下摆约在膝部之上,方巾上绣有龙纹和兽面边饰,披肩由一根法带由右肩转向左掖,并在身后打结紧束身上。第二层为短袖鸡心领长襟衣,下部仅现出后半身的双尖三角形衣摆,形似燕尾,衣上有倒置人面纹一排。第三层为长襟衣,在过膝处平齐。铜人的鼻陵突出,阔眉,杏叶眼,嘴角下勾,仪表庄严,服饰华丽,头戴花冠,赤脚戴镯,双手腕上也戴手镯,双臂上抬,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其手指夸张地握成环状,似乎是握着什么东西。这穿戴奇特的青铜大立人像的出土,立刻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经过有关方面的大量研究考证,有的学者推断,大立人铜像是古代蜀族的巫师形象[14];也有学者认为是蜀国望帝杜宇之塑像;或者认为是古蜀国统治者颛顼或杜宇,两者必居其一;也有学者推断是一位蜀族巫师兼王候的形象[15];更有学者认定,“这尊青铜立人正是蜀人先祖蚕丛氏的雕像”[16]。虽然各种推断难以定论,但大立人铜像的神态、动作和装束,的确具有鲜明的宗教意义,立人气宇轩昂的神态也确有一种君临万民、八面威风的王者风范,反映出当时雕塑艺术水平的高超,以及当时冶金、铸造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的高度。

图3 大立人铜像

在3000年前,能铸造出等人高的大立人铜像,其艺术水平又很高,是非常难的。那么,它是怎么铸造出来的呢?据观察分析,是采用分铸法和铸焊法来铸造的,即按人像分成上半身、下半身、左右手和腿脚等部,方形底座分为上、下层等部分,分别铸出,然后,再用铸焊法等方法将其连成一体。铜像铸造时,采用了坭芯,以得到中空,故头后有2个长孔,身后亦有1个长孔,作为泥芯排气之用。为了保证铸物的壁厚和支承芯范,在铸造时,还采用了芯撑工艺手段。铜人虽然采用分铸法再铸焊成一体,但整体效果很好。因为各段分型设置得很巧妙,例如:铜人是沿着棱边分型,这样就可以做到既起分型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再如,长袍的纹饰很突出,在下身交接处能自然吻合。由于分范的制作较精确,再经过清理、修整、加工,因而,合范铸造出的青铜像各部分都较精确,反映了古蜀国在青铜冶铸技术上,也已具有很高的水平,和中原先进的青铜文明相比,也毫不逊色。铜人像是采用含锡量低的锡青铜铸成的,据分析,其化学成分为:ω(Cu)=95.81%,ω(Sn)=3.22%,ω(Pb)=0.03%,ω(P)=0.23%,ω(Si)=0.71%[17]。

大立人铜像是我国青铜时代唯一的一尊大型青铜人像,属国家一级文物。1999年,中国文物精品到美国展出时,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曾引起轰动,此文物的单独保价就达3000万美元,可见该文物身价之高。其实,这尊国宝级文物的真正价值,远比用金钱来估量高出不知多少倍,所以,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将其藏在新建的三星堆博物馆内的专用大厅内,进行妥然保存。

3 三星堆的大青铜神树

1986年,四川广汉市南兴镇三星堆遗址2号祭祀坑出土的众多青铜文物中,除了著名的青铜大立人像外,还有一件破碎的大型青铜神树,考古文物工作者将很多散件仔细收集后,又经过艰巨的修复工作,终于一棵巨大的古代青铜树出现了,青铜树通高达到3.84 m,是我国古代最高的青铜树,见图4所示。而且,在现存的先秦时期成千上万件青铜器中,该青铜树也是最高的青铜器。我国在考古发掘中,曾出土不少古代青铜摇钱树,但都没有该铜树高大,年代也远没有该铜树久远,所以,该树是我国古代留存至今的最高、最大、最古老的青铜树,也是世界青铜时代留存至今的最高青铜树。该铜树显然与古代人们祭祀、求神活动有关,而且,其造型也有很多神秘之处,使人们联想到古代很多神话,所以,不是一般的树,可将其称为“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的铸造年代也在公元前11世纪,大约在商末、周初,距今3000a左右,其结构由树身和树座两大部分组成。树座是由圆环形底座和连铸在上面的三层组成,略呈圆锥形,三层上铸有圆纹和云纹,圆纹代表日。树身则铸接于山顶正中,树身的主杆上分出三枝,每一枝又分出三杈,杈上有桃状果实。上部桃状果实上还铸有立鸟,鸟尾上翘,双翅作勾云纹,钩状鸟喙,鸟爪紧抓枝头果实,使神树的装饰别具风采。全树共有 9只鸟,27个果实。由于树尖残断,无法复原,故目前尚不能确定上面是否还有鸟站立着,有人根据 “十日神话”,推断上枝还有一鸟。主杆的侧面,还连铸一个龙形饰件,龙头向下,龙尾在上,游动的躯体和树干的几个点相连,缘树逶迤而下,增强了神树的神秘色彩。

这棵青铜神树造型奇特,结构复杂,装饰华丽,内涵丰富,那么它到底象征着什么呢?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有一则关于神树的美丽传说,这就是著名的“十日神话”和“羿射九日”的故事。三星堆青铜神树的造型,显然和“十日神话”有关,树上金鸟翔集,果熟叶肥,神龙飞舞,无比美丽、祥和,栩栩如生,意蕴丰富,是一个生动的“十日神话”传说的标本。而且,这棵青铜神树就是天梯,由此可以上天通神。因此,被称为“天梯与智慧之树”[15]。有的学者则认为:“三星堆青铜神树是一个具有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的特殊功用的大型祭器”[14]。

青铜神树由于结构复杂,所以,其铸造工艺也很不简单,既采用分铸法,又采用套铸、嵌铸、铸接等铸造工艺,终于铸成青铜时代最高的一件青铜器,反映了3000a前古蜀民的冶炼技术,也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使留存的青铜神树成为我国国宝级的珍贵文物。

图4 大青铜神树

4 虢季子白盘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古代最大的青铜盘,名叫虢季子白盘,铜盘长1.372 m,宽 0.865 m,高 39.5 cm,质量为 215.3 kg,铸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782年),见图5所示。该青铜盘是目前所知的体积最大的西周青铜器[18],也是我国现月日存最大的古代青铜盘。还有人认为它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浴盆[19]。

图5 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造型端庄、美观大方,圆角长方形,方唇折沿,下有四个矩形足,其四壁满铸精致的纹饰,每个壁各有两个兽首衔环。壁上雕铸有两种纹饰,口沿下饰兽目交连纹,下腹饰波曲纹。季子白盘为平底,盘内底部铸有铭文8行111个字,书法整齐秀美,记载了虢国季子白奉周宣王之命,征伐西北的玁狁,在战争中立下战功,周宣王举行盛典赞赏,为此,特铸此青铜盘以作纪念。该铭文全篇用四字韵文写成,是一篇很好的散文诗,其中,“簿伐玁狁,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就是颂扬季子白征伐玁狁立功之句。铭文不仅是研究西周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而且,铭文的字体优美,有很浓的小篆意味,开大篆向小篆演变的先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铭文中有“唯十有二年”,即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6年),故知该盘铸于周宣王时期。

这件国宝级大型青铜文物,2800多年来曾经历过多次磨难。原先宝盘一直在帝王家保存,唐代安史之乱,宝盘遭劫,流入民间,从此下落不明。直到清朝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川司一位农民从土中挖出,但他不识宝,将铜盘用做饮马水槽。一天,郿县县令徐傅兼(燮钧)路过此地,看到此特殊的饮马水槽,徐知其为一件古代文物,就用低价购得,并在卸任后,将铜盘带到江苏常州老家珍藏。不久,太平军攻入常州,此盘为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所有。1864年4月,清军重占常州,清朝淮军将领刘铭传住进护王府,发现该铜盘,从此,铜盘落入刘铭传手里,刘将此宝盘运回其安徽合肥西乡刘老圩的老家,并建“盘亭”,将宝盘珍藏。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知道此事后,曾向刘铭传索要宝盘,遭到刘的拒绝。1895年,刘铭传过世,宝盘传给了刘的子孙。民国初期,各地军阀混战,宝盘有被抢走的危险,于是,刘铭传的后代,将虢季子白盘偷偷埋入地下保存。后来,有美国人找到刘铭传的曾孙刘肃曾,想高价收买宝盘,并允承可让其全家迁居美国,遭到刘肃曾当面拒绝。之后,日本人、法国人也相继托人要以重金收买宝盘,同样遭到刘的拒绝。1938年3月,国民党李宗仁部派兵来搜,未果。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兵声言要到刘家搜查铜盘,吓得刘家人全家出走躲避之。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安徽省主席李品仙又派人来索要宝盘,并派军队进驻刘老圩,故意骚扰,还制造假窃案栽赃,以逼刘献出宝盘,但最后仍未能如愿。后来,国民党肥西县长隆武功又仗势要盘,并派人把刘家的地板撬开搜查,也未查到,宝盘终于保存到解放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宝盘十分关心,曾派皖北政协副秘书长郭崇毅到刘家动员献盘,刘肃曾终于在1950年1月16日,在其住宅的一棵槐树底下,将青铜宝盘挖出,并亲自护送到北京,献给了国家[20]。从此,虢季子白盘结束其苦难的历程,文化部为此举行特展,并由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保存,还公开展出,使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都能看到这珍贵的文物。

虢季子白盘是现存我国古代最大的青铜盘,铸于2800多年前的西周,由于体积大,外壁上又铸满精美的纹饰,在当时用陶范法,将其成功铸造出来有不少难度。8个衔环的兽首,是采用分铸法先铸造出来后,放入盘体铸型内镶铸,而和青铜盘形成牢固的一体。盘内器底的111个字铭文,为阴文,但不是铸后镌刻,而是直接铸出来的。因为青铜盘浇铸时的铸型,是盘底向上,由盘足端部浇入。所以,先将这些铭文写在泥模上,并阴刻成文,再用泥片复制成阳文,修整后,再嵌到内范(泥芯)的形成盘底的上平面上,当内、外范都烘烤后,装配成铸型,则浇注出来的青铜盘,其盘内器底上就直接铸出阴文的111个字铭文。

5 曾侯乙编钟

1978年发掘的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属战国早期墓葬,出土了大量青铜器,总质量达10.5 t。这次出土青铜器之多,器型之大,铸制之精,纹饰之美,保存完整等方面,在考古史中几乎是空前的。其中,最突出的是出土了由钮钟、甬钟、镈钟等65件组成的大型青铜编钟,而且,整套编钟都是悬挂在保存完好的钟架之上[3、21],见图6所示。

曾侯乙编钟由钮钟19件、甬钟45件和镈钟1件组成,总质量达2.5 t,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最大编钟。根据镈钟上的铭文知:镈钟是铸于楚惠王56年(前433年)的祭器,故知曾侯乙编钟铸造于距今2440年前的战国早期。编钟的全部钮钟和甬钟,钟体皆是合瓦形,其上除铸有“曾侯乙作持”铭文外,还都铸有音律和音阶名称的铭文,钟体上共计铸有2828个篆体字,记有乐律53个,而且,经音响检测,每一件钮钟和甬钟,都是一钟双音,整个编钟是罕见的古代大型乐器组合。就在编钟出土后不久的1978年8月1日,在当地解放军礼堂,用全套编钟举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音乐会,以《东方红》乐曲开场,并演奏了《楚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浏阳河》和《友谊地久天长》等古今中外乐曲,使在场千余观众,无不惊奇、欢呼。据音乐专家鉴定,曾侯乙编钟是世界上最早具有12个半音音阶关系的定调乐器,总音域跨5个八度音程,不但音域宽广,而且音色优美,故能演奏复杂的古曲和现代乐曲,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因而,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轰动。这套编钟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1981年,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研究组,对曾侯乙编钟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并在编钟复制工作中取得了成功。此后,更复制出多套曾侯乙编钟,还用复制的曾侯乙编钟在舞台举行演出,亦取得完全成功,更有一些古迹胜地,用复制的大型编钟来演奏古曲,以招徕游客。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品还输出国外,造成轰动。所有这些国内外的编钟热,使得曾侯乙编钟的名声更加大振。

曾侯乙编钟分3层悬挂在钟架之上,钮钟挂在上层,分成3组;甬钟挂在中、下层,分别为3组和2组,都是依大小次第排列。镈钟一件,是楚惠王送给曾侯乙的,挂在下层甬钟之间。由65件钮钟、甬钟、镈钟组成的铜编钟,就成为先秦时期最大的青铜组合件。虽然单个钮钟或甬钟都只能算作中、小铸件,不过,这套编钟连同钟架在一起,确实是一具大型青铜器物。西架长达7.49 m,高2.65 m,南架长3.35 m,高 2.73 m,即使放置在现代的大型舞台上,其气势也非常雄伟。而且,其中的一些单件,本身就是先秦时期青铜器中的大器,例如:编钟中最大的甬钟,通高 1.534 m,重量亦达 203.6 kg,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甬钟。而钟架的6个立柱铜人,则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钟虡铜人,尤以下层3个钟虡铜人为大。钟虡铜人是将铜人和雕龙铜圆座用子母扣结合,再焊接成一体,并用头和双手承顶横梁,负重2500kg多,历时2500多年,始终没有坍塌,可见其承压能力之强。这3个钟虡铜人高1.16 m,底径0.8 m,重量分别为 315 kg,323 kg 和 359 kg,亦是先秦时期青铜器中少有的大器了。所以,由这些青铜器组成的曾侯乙编钟,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型青铜组合件,反映了我国古代青铜冶铸业的高超水平。

图6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的铸造,是采用陶范法铸造工艺,根据各个钟的不同结构和形状来制作陶范,故其分型、开设内浇口位置和设置范块的多少等,都有所不同。钮钟的形状较简单,故制作的陶范亦相对简单,外范沿合瓦边对开分型,内范实际上就是个整体泥芯,采用钟口向上,内浇口开设在钟口沿处,所以,内范(泥芯)是悬吊于上陶范,采用泥芯撑的造型工艺,保证合范后铸型的精确,将钮钟整体浑铸而成。但甬钟的铸造就要复杂得多,尤其是有枚(乳钉)的甬钟,要根据甬部、枚、钟体等不同部分,来分块制作内、外范。特别是曾侯乙编钟中的最大甬钟,形体复杂,其铸型共用内、外范块达到136块之多。铸造时,采用分铸法,将甬部先铸好,再把甬部组合到钟体铸型中,进行镶铸,而36个枚,则用泥芯组合到钟体铸型中,同时,钟上的纹饰和铭文也都要铸造出来,所以,甬钟的铸造难度是非常高的。并且,合瓦形的钮钟和甬钟,都是一钟双音,能否调出音律优美的双音,一方面和编钟的材质有关,以含锡量大于13%的锡青铜为好,曾侯乙编钟的钮钟和甬钟,其采用的锡青铜,含锡量均在 12.49%~15.9%之间,故能保证音色丰富、悦耳。另一方面,和钟的铸造质量有很大关系,不仅不能有铸造缺陷,而且,钟体轮廓是否均匀对称,壁厚是否均匀,都和能否调出音律正确、音色效果好的钟有关,所以,曾侯乙编钟能演奏复杂的古曲和现代乐曲,而且音色优美,也反过来说明了曾侯乙编钟的铸造质量是非常好的。在20世纪80年代复制曾侯乙编钟时,由于大甬钟复杂,铸造难度大,故采用现代的陶瓷型精铸方法,才取得成功[22],这也说明在2000多年前,我国铸造技术的确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6 楚国“铸客大鼎”

在安徽合肥市的安徽省博物馆内,收藏有1件战国时期的楚国大铜鼎,见图7所示。该青铜大鼎为两耳三足圆形鼎,通高为 1.13 m,口径为 0.87 m,重达400kg,是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的。该铜鼎为先秦时期的第二大鼎,仅次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司母戊方鼎,也是先秦时期重量为第二的青铜器,而且是古代第一大三足圆鼎,从1958年~1960年,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邓小平等,都参观过这个大铜鼎,是安徽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图7 楚国“铸客大鼎”

这一件楚国大铜鼎,有专家认为是楚国明主考烈王(公元前262~前238年)的随葬物。其来历也有一段故事,1933年,寿县大旱,当地的联保主任驱使农民以赈灾为名盗挖楚墓,挖出4000多件文物,震惊全国。待安徽省图书馆闻讯前去收藏时,大部分器物已被官吏、豪绅和古董商人豪夺购走,只剩下不易搬走的700多件铜、石器,其中就有楚大鼎。所以,楚大鼎就被当时的政府机构收藏,但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楚大鼎被运往四川,之后,又恐日机轰炸受损,迁至乐山。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运回南京博物院。解放前夕,这件楚国重器差一点被国民党运往台湾,好在楚大鼎尚未上船,南京就解放了。之后,楚大鼎重回安徽,并由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楚大鼎的口沿处,刻有铭文12字,左腹下和前足根处,也刻有铭文各2字:“安邦”。12字铭文的头2字为“铸客”,故称为“铸客大鼎”,头5个字为“铸客为集缀”,故也称“铸客为集缀大铜鼎”,俗称“楚大鼎”。“铸客”的含义是铸器者,而且,表明铸器者的身份不是楚国人,是从其他诸侯国聘请来的冶铸师傅。这反映出战国时期民间手工业者,可凭借自身的技术,自由往来各诸侯国之间。“集缀”2字,有的学者认为是楚国主管祭祀的机构,所以,“楚大鼎”就是楚王主管祭祀机构所铸造的大型祭器。但12字中间的4个字,各专家解释不一,至今尚难通读。楚大鼎高大雄伟,造型稳重,体态匀称。折沿,方唇,束颈,两鼎耳粗大、外撇,其圆形鼎身,朴实无华,两耳和颈部的菱形几何纹,是用战国时期流行的模印技术铸造而成。肩部施2道箍状旋纹,3条粗壮的鼎足,安置在肩下腹侧,鼎足上饰有力的高浮雕卷云纹,反映了大鼎主人的雄心壮志。而“安邦”2字,则反映了楚王室铸大鼎以安邦的强烈愿望。大铜鼎的菱形和云龙纹相连,左右排列,上下叠加,组成了华美的装饰,而无重复之感。整座铜鼎,朴素大方,粗壮雄伟,不仅是东周铜鼎之最,而且是现存的古代大型圆形铜鼎之首。

7 祥云铜棺

云南昆明市云南省博物馆收藏有古代的一副大型铜棺,通长 2.43 m,通宽 0.765 m,通高 0.79 m,重257.1 kg,因出土于祥云县,故名为“祥云铜棺”,见图8所示。该铜棺为战国时期的制品,是现存我国古代最大、最完整的铜棺,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64年3月,在云南省祥云县刘厂乡大波那村黑龙山脚下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100多件青铜器,其中有一口完整的木椁铜棺[23]。铜棺材的外形极像一座两面坡顶的房屋,是由7块长方形铸铜板榫铆连接而成。底板四周刻凹槽,以固定四壁,脚柱从凹槽内的12个长方孔内穿出,然后,再在柱顶插横销,以托起棺底。棺盖是用2块大铜板组合成的“人字形”斜坡,盖板上饰有雷纹组成的图案,两个侧板上,也饰有更为复杂些的正反雷纹,铜棺的头挡板和足挡板的纹饰更加细腻,并且丰富多彩,上面铸有虎、豹、鹰等凶猛的禽兽图像,也有温顺的水鸟、燕子、马、鹿、猪、羊等动物以及蜥蜴的图案,其造型生动、活泼。铜棺底部铸有12只棺脚,这反映出铜棺实际上就是一座当地土著民族常用的“干栏式房屋”,所以,这副大型铜棺的民族特性是很明显的,反映了当地土著民族的风格。据中科院用同位素碳14测定年代,铜棺距今约2350a±75 a(即公元前400a±75 a),相当于战国早、中期。根据墓内还同时出土了青铜权仗、铜鼓等象征权力的青铜器,考古学家认为,铜棺材是战国初期云南祥云地方的大酋长死后埋葬所用。

图8 祥云铜棺

铜棺的造型古朴、厚重,棺板均铸有花纹,不仅有繁缛、精细的纹饰,还有生动、活泼、有趣的各种动物图案,似乎是随意将各种动物组合在一起,不讲究规律和格式,反映出当时潇洒自由、不拘一格的艺术风格。铜棺当然是先分别铸出7块长方形铜板,再榫接而成,但在先秦时期,要能将带有精美纹饰图案,而且这样大尺寸的平板,用泥型法铸造出来,并正确地装配起来,其难度也是很大的,所以,战国时期的云南地区,能铸出这样大型而精致的青铜器,表明当地少数民族的冶铸水平和艺术水平也都已达到相当的高度。

[1]张正明。楚文化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2]淳化县文化馆.陕西淳化史家塬出土西周大鼎[J].考古与文物,1980(2):15-17.

[3]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9(7):23-25.

[4]邹建华.中国文物之最[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

[5]四川省文物委员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J].文物,1987(10).

[6]四川省文物委员会.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J].文物,1989(5):48-49.

[7]程方勇.国宝的故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8]曾惠娟、胡蔓妮.国宝档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9]杨根,丁家盈.司母戊大鼎的合金成分及其铸造技术的初步研究[J].文物,1959(12):68-70.

[10]于身吾.司母戊鼎的铸造和年代问题[J].文物精华,第3集.

[11]田长浒.中国铸造技术史(古代卷)[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5.

[12]冯富根.司母戊方鼎铸造工艺的再研究[J].考古,1981(2):25-27.

[13]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14]李绍明.三星堆与巴蜀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社,1993.

[15]陈立基.趣说三星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

[16]刘少匆.雾中王国[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社,2004.

[17]曾中懋.广汉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铜器的分析[J].四川文物,1989(S1):78-82.

[18]李建伟.中国青铜器图录(下册)[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

[19]吉云.古浴盆发现趣闻[N].铸造世界报,1986-05-20(4).

[20]魏周运.虢季子白盘遇难记[N].铸造世界报,1988-04-05(4).

[21]谭维四.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22]黄石安,陈政新.陶瓷型精铸工艺在复制大型曾侯乙编钟上的应用[J].铸造技术,1986(1):36-38.

[23]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清理报告[J].考古,1964(2):37-39.

猜你喜欢
曾侯乙编钟青铜器
金石齐鸣话编钟
曾侯乙的音乐之声
曾侯乙编钟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曾公编钟铭文补说
乐器学视域下曾侯乙墓乐器某些问题的阐释
2000多年前最大的组合乐队——曾侯乙编钟
认识“晋式青铜器”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
梁带村里发现的微型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