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市场应当“升级”

2010-01-22 12:15
环球时报 2010-01-22
关键词:盲目欧美厂家

沈建真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遥远的非洲日益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之一。由于中国产品门类齐全、价廉物美,它们在非洲总的来说是受欢迎的。

但近年来在非洲许多地方,围绕中国产品的争议、投诉和抱怨越来越多。一些当地人指责中国产品质量低劣,甚至以次充好;一些当地商会抱怨,中国产品价格混乱,高低悬殊,让他们难以捕捉商机;还有人指责中国商人罔顾知识产权,经常冒用世界名牌,甚至非洲当地的品牌,鱼目混珠,从中牟利。

应该指出,非洲市场是发展中市场,许多机制尚不健全,存在着诸多复杂因素和棘手难题,上述指控中,并非没有失之偏颇之处。如中国产品的质量通常的确较欧美产品逊色,但价格却低得多,“一分价钱一分货”是很自然的道理,纺织品、服装等一些轻工产品,印度货的价格比同类中国货还要低,而质量自然也更差一些;中国产品的“冒牌”问题也不能全怪中国商家,事实上许多当地商户喜欢采用“定牌生产”的套路,强行要求国内厂家按他们指定的品牌制造、包装,甚至连产品、外包装和商标的样本也由他们自己提供。某些非洲当地商人对“中国冒牌产品”的指控,的确有些得便宜卖乖的嫌疑。

然而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并不能成为中国出口商推卸责任的借口。尽管嘴上不说,但在不少出口厂家心目中,欧美市场规范,客户跟单、验货严格,海关把关一丝不苟,活不做好了不行,而非洲是“落后地区”,一切都不健全,只要将就得过就行了,因此他们往往用相对较差的设备、原料和素质较低的员工去“跟非洲单”,在检验等方面也不如对出口欧美那样认真。这原本就容易造成销非产品的质量问题。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产能不断膨胀,而欧美市场的准入条件又越来越严格,许多原本专做欧美市场的厂家改为专做非洲,这些厂家中颇有一部分以“高贵”自居,不愿放下架子平等对待非洲伙伴,销非产品质量比原先销往欧美的差一大截。由于盲目迷信“非洲遍地黄金”,近年来在山东、浙江、四川等地,一些专营非洲特需纺织、轻工产品的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些企业经验匮乏,却又急功近利,盲目跟单、复单和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所闻。这一切,都会造成对中国产品口碑的伤害。

外贸管制的放开、大量新厂的上马,和许多原先依赖专业外贸公司的生产厂家盲目直接涌入非洲市场,造成了当地经营秩序的混乱,一些经验不足的厂家急功近利,采取以次充好、低价倾销、盲目扩张销售网等手段“上量”,破坏了当地既有的分销体系,与当地商人争利,同时也损害了自己的利润空间和品牌形象,实在是损人不利己。

“冒牌问题”虽在很大程度上是客观因素和客户要求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进军非洲的中国企业,许多并没有自主创立、打响品牌的勇气、韧劲和魄力,内心存在着“抄近”、“借力”的侥幸心理。

非洲的经济发展的确落后于中国,但在某些领域,他们其实走在中国前面,如非洲许多国家的商会,就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其海关的监管也与国内许多人想象的相反,不是比中国宽松,而是比中国更为严格。以“二等市场”待之,最终吃亏的还是中国厂家自己。

更值得重视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2008年,非洲经济增长连续第6年超过预期,并长期保持5%以上高增长率,人均GDP增幅超过3%的国家达到28个,年均通胀率从上世纪末的28.4%降到8.4%,随着经济的发展,购买力的下降,非洲各国对低端工业品、消费品的需求将不可避免地锐减。如果中国企业、中国产品继续漫不经心,用“打折心态”对待向非洲出口,后果恐不堪设想。▲(作者曾在非洲经商6年。)

猜你喜欢
盲目欧美厂家
4/5G异厂家多制式协同参数策略研究
风波
盲目自大的小蚂蚁
小经销商如何选择代理厂家
小蝴蝶花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小经销商如何选择代理厂家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都是业务员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