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高空训练恐惧心理的分析

2010-01-19 07:45唐瑞民张良力田文学李清柔
政法学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高空恐惧

唐瑞民,李 阳 ,张良力,田文学,李清柔,谭 捷

(广东警官学院 警体部,广东 广州 510232)

高空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通过心理行为的训练来提高参训者心理素质的一种训练方法。当人在空中做各种危险动作时,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其主要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内心充满害怕,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确判断或控制自己的举止,变得容易冲动和胆怯。实践证明,通过心理行为训练不仅能有效的改善训练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合作意识,完善人格,磨练意志。还能激发训练者的各种潜能,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一、正确认识高空心理恐惧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人们对危险或威胁的预料或预感会诱发一种复合性负情绪,从而引起焦虑。焦虑是由于外界刺激而造成的高度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并伴随情绪不同强度的起伏波动,是人们意识到的并且完全可以主观感受到的一种情绪状态。只要使人感到无力加以避免或应付而感受到无法摆脱的严重威胁时,就会使人产生恐惧。恐惧带来焦虑。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承担着高应激、高对抗、高危险的工作,承受着比一般人更大的心理压力,缓解他们过度紧张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名警察比普通人更易产生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属于心理压力高危人群。为了帮助一线警察提高心理抗压和调适能力,近年来,全国警察院校和民警训练中心陆续对在校预备警官和在职民警进行心理行为训练,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心理减压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开展攀爬、高空断桥、信任背摔、横空越过、极限逃生等针对性的训练项目的训练,培养警察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克服困难的进取精神,磨练和强化在高危险境中的适应能力、团队精神、自信心和意志力等基础意志品质,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高空训练项目的设计

警察心理行为训练分高空项目;场地项目;室内项目;水上项目和综合项目。其中,高空项目产生恐惧心理现象最为突出,训练难度和手法比较难把握。高空项目中包括有;高空抓杠;丛林绳桥;勇过荡桥;跨越天堑;协力攀登;攀岩等项目。项目设置训练的目的主要是让警察学会调整自我心态,消除他们在执行任务中可能出现的胆怯、恐惧和焦虑心理;激发自我潜能,增强自信力;增强在复杂任务条件下完成艰苦任务的能力。学会正确看待困难、恐惧和挫折;认识抓住机遇的重要性,学会忍耐;锻炼战胜自己、战胜困难和恐惧的勇气、决心和办法。

在“高空抓杠”的项目中,训练者需爬上一根高 8米的独立柱子,在顶部只有双脚大小的平面上站立,在柱子不断摇摆的情况下,抓住稳定的瞬间,然后腾空跃起,抓住前上方的一根单杠。这样的训练设计目的,主要是让训练者学会调整自我心态,消除警察在执行任务中可能出现的胆怯、恐惧和焦虑心理;激发自我潜能,增强自信力;学会正确对待前面的困难和挫折;认识抓住机遇的重要性;学会忍耐;锻炼战胜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决心和办法。

在“丛林绳桥”的项目中,训练者必须通过一根高 10米、长 15米的钢丝,队员只能拉着钢丝上方的 23根吊绳通过钢丝。脚踩钢丝,手拉上方的吊绳,一步一步的走完钢丝。这样的训练设计目的,主要是让训练者解决心理恐慌、胆怯,掌握心理和身体平衡。

在“勇过荡桥”的项目中,训练者在近十米的高空,靠自己的力量和平衡,通过 1组架高 10米,间距 1.2米的荡木桥。训练者利用自己的平衡能力,通过手脚的协调的配合顺利通过荡桥。训练的目的主要练习训练者克服恐惧,自卑心理,掌握平衡技巧。

在“断桥飞跃”的项目中,要求训练者先爬上高 8米高、宽 20厘米的平台上,然后跨过 1-2米宽的空中断桥。在掌握平衡的情况下,克服心理障碍,勇敢一跃,跨到断桥的另一端。这个科目主要培养训练者学会目标管理;抓住机遇;锻炼忍耐力;面对困难学会果断、刚强,有效消除恐慌、胆怯、自卑等不良心理;体验适度风险 =成功的快乐;学会换位思考,保持肢体协调。

三、在训练中常见的心理恐惧现象及其影响

恐惧并非天生的,它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心理学家认为恐惧症是学习练习中产生的,所以也应学习和训练的方法来消除它。人们在恐惧状态下,精神和身体如同被冻结了的能源一般,不能听任意识的调用。这一身心过程的特征是:血管收缩忽急忽缓、战栗、心脏猛跳、脸色变白,心脏以外各处皆呈血亏现象。恐惧情绪影响训练和学习效率。当人处在一定的高度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人的情绪既是对刺激物的一种反映,又是产生一系列反映的原因。恐惧产生时,常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心跳加速或心律不齐、呼吸短促或停顿、血压升高、脸色苍白、嘴唇颤抖、嘴发干、冒冷汗、四肢无力、僵硬或发抖。这些生理功能的紊乱现象,往往会导致肢体的错误动作和变化。同时恐惧还会使人的知觉、记忆和思维过程发生障碍,失去对当时情况的分析和判断,并导致行为失调。

在训练过程中,学员一旦失手,会对他以后训练和学习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心理会出现急剧的变化。情绪激动,焦虑不仅对身体肌肉产生条件性刺激,还会对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同程度的产生恐惧心理。如,在 “高空抓杠”的项目中,训练者需爬上一根高 8米的独立柱子,在顶部只有双脚大小的平面上站立,在柱子不断摇摆的情况下,腾空跃起,抓住前上方的一根单杠。许多学员由于紧张或没有把握好时机,在跳起腾空时失手,没有能抓住杠,而瞬间失重坠落。这种感觉会给训练者带来非常大的心理恐惧。恐惧会带来焦虑。焦虑对于个体而言,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有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断也变得很困难。所以,在训练中首先安抚训练失手学员保持镇静,进行心理疏导,使焦虑保持在无害而有益的范围内,尽量降低和逐渐克服心理恐惧,尝试继续练习直至成功。

为了摸清训练前学员的焦虑状态,时刻掌握学员的心理状态变化,以便更好的进行心理疏导和训练,对在校培训的在职警察四个中队 200人进行测试。其中男警察 160人,女警察 40人。在训练课前对学员的焦虑状态进行测试与评价。这个测试芬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测试方法是美国学者查尔斯D(Charles),斯皮麦伯格·理查德L (Spielberger Richard),戈萨奇 (KaSachi),罗伯特 E (RaSachi),卢勒森 (Calosin)于 1964年研制的。测试焦虑状态的有 20题,测试者只对测试题中的四个答案:一点也不;有一点;适中;非常等答案上打圈。焦虑状态评分方法为:一点也不 1分;有一点 2分;适中 3分;非常 4分。评判标准:10-13分为紧张水平低;14-20分为可参加训练,心理准备策略;21-25分焦虑水平稍高,应进行心理调节;26-30分焦虑水平较高,应系统进行心理训练。

分值 状态 占比例10-13 紧张水平低 62%14-20 可参加训练,心理准备策略 16%21-25 焦虑水平稍高,应进行心理调节 8%26-30 焦虑水平较高,应系统进行心理训练 14%

第二阶段测试方法,每个学员练习一个高空动作后回到地面,立即进行心率和血压测试,以便判断学员当时的心理焦虑状态和恐惧程度。训练后的心率测量,一般在运动后即测 10s心率,将测的心率数乘以 6即为 min心率。训练后的血压即在运动后立即进行血压测量,以收缩压/舒张压mmHg记录数据。血压高低,明显受训练和心理活动的影响。根据贝拉克指数,E=X3(X1+X2)/100,其中 X1为坐位收缩压,X2为坐位舒张压,X3为 1min心率。具体评价方法:E>200为高度紧张;90≤E≤200为一般;E<90为低度紧张,一般人在 100-160之间的范围。

性别与百分比(160人)百分比% 女(40人) 百分比%男比值E>200 25 15.6 6 15 90≤E≤200 99 61.8 23 57.5 E<90 36 22.5 11 27.5

四、分析

(一)从调查问卷和观察每个训练学员的外部表现特征来看,高空心理行为训练项目,对每个训练的警察都是一次克服恐惧与紧张的心理挑战。参训的警察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紧张和恐惧。呼吸短促、嘴唇颤抖、手心出汗、四肢无力、僵硬或发抖都有不同程度显现。

(二)从焦虑状态测试和贝拉克指数值可以看出,焦虑水平较低的人数比较接近,分别是 62%和 61.8%,这说明 65%以上的警察还是很顺利的完成任务。焦虑水平较高,但在同事们的鼓励下和教官语言引导下完成训练科目的占 25%左右。不能完成任务训练任务属于高度紧张和焦虑的占10%,其中女警察要比男警察的比例高。

(三)训练中语言刺激和正确引导,会使学员大大增加成功机会,在焦虑水平比较高的 25%人群中,通过教官语言引导和同事的鼓励语言刺激,都能顺利完成科目训练。这对克服恐惧心理有较好的效果。每一次的成功对消除恐惧心理起到积极的作用。经过多次成功训练,恐惧心理会逐渐消失,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五、对策

(一)分析总结心理行为训练规律。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消除高空心理恐惧。

在高空心理行为训练中,参训警察不同程度都存在恐惧心理,所以训练一开始就要先进行心理辅导,让大家了解整个训练过程的情况,最好通过课件或视频让大家直观的去感受它。一些项目在地面能够模仿的就先进行模仿练习,或降低难度或高度进行练习。循序渐进,逐渐适应训练科目。把紧张或恐惧心理降低到最低。改变是不大可能一步就到位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来战胜自己的紧张心理。

(二)采用系统脱敏训练渐进的方法进行克服心理恐惧训练

对于紧张或焦虑比较严重的学员,通过系统脱敏法进行自我治疗。目的在于消除高空训练科目与恐惧反应的条件性联系。系统脱敏可通过默想 (想象)脱敏或情境脱敏来实施。默想脱敏是在心里想象引起恐惧的事物或情境,以此代替引起恐惧的实际事物或情境的呈现或展示。其过程为:1)将引起恐惧的事物或情境根据其刺激的强烈,即根据它们引起恐惧的严重程度,由低到高逐级分类;2)舒适的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微闭双眼,想象引起较弱恐惧的最弱刺激,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直到恐惧感接近消失;3)由低到高逐级想象引起较强、更恐惧的较严重、更严重刺激,同时配合肌肉放松,以逐渐增强对恐惧刺激的耐受性,直至恐惧反应完全消失为止。

(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提高训练者安全感,克服心理恐惧

由于以前学员对高空心理行为训练项目接触很少,很多学员不知道或不了解此项目训练的目的与意义。会对训练采取抵触情绪,甚至会放弃训练。所以,在训练之前,要让参加训练的学员充分了解他使用的场地器材,对每个器材都要熟悉,了解其功能以及它的安全性。包括绳结的打法、铁锁的用法、保护手法、保护带的穿法以及保护点的固定等。让学员感觉这些器材是安全的,打消心理顾虑,消除由于不了解而产生的紧张。另外还要使学员和保护者之间保持相互信任,相互依靠,协调一致。

六、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心理训练要早于技术训练。由于高空训练中涉及到个体安全和心理恐惧问题,训练开始阶段参加训练的学员就产生非常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在没有进行技术训练前,就会明显的产生恐惧症状。这些都不利于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因此心理训练要早于技术训练,以减轻学员的心理压力。不要等都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出现问题再进行心理训练和辅导。如果能训练前主动把学员心理状态调控到最佳水平,这就会对以后的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警察行为心理训练要保持长期性和系统性。任何心理调控技能的技术,如焦虑水平的控制能力、注意力的控制能力等都必须要经过多次的系统练习,才能在关键时候发挥效用。因此,训练在一开始就要在专业心理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并制定严格的心理训练计划,严格实施。定期进行阶段性提高训练,逐步提升训练水平和难度。达到一定难度后,要定期进行重复训练,以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三)训练过程要注意训练信息的反馈。每次训练结束,都要让学员谈一下自己的感受或填一张信息反馈表格,时时掌控学员的心理活动情况,通过使用一些量化指标对每一个阶段学员心理训练效果给与评定,这些指标可以是主观体验的、生理的、生化的。如果在训练的过程中注重量化的运用,训练就不会是主观的感觉过程,这样就会使学员更容易理解训练的目的与意义。

[1]桑志芹.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郑云正.心理行为训练实务 [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8.

[3]美军.生存手册 [M].张雪兰,贾士娥,译 .北京:京华出版社,2008.

[4]刘援朝.警察心理教育 [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5]胡安·阿巴斯卡尔,等.压力控制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高空恐惧
高空走绳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高空缆车
不要高空抛物!
高空莫抛物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