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日本、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记者 蒋丰 纪双城 青木 萧达 陶短房 ●本报记者 刘扬●汪北哲 柳直
中国国防部一名官员12月31日对《环球时报》说:“在海外执行任务期间进行补给是海军舰艇执行远洋行动的客观需要。”这名要求匿名接受采访的官员是针对海军少将尹卓提议在亚丁湾建立中国舰队“补给点”,并被西方媒体大量报道一事做这番表态的。在西方的报道中,尹卓所说的“补给点”被普遍猜测为中国将建第一个海外军事基地,有人分析中方在通过尹卓放试探气球。尹卓31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对西方媒体的报道不予认同,认为自己的话遭到曲解。2009年是中国海军在西方上镜率最高的一年,美欧似乎预感到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大以及中国总体实力的增长,中国军舰将越来越多到世界还不习惯看到它们的地方出没。但中国官员们对航母、战略核潜艇等话题都十分低调,咬紧牙关让西方去猜。国防部官员31日没有就西方所称的“军事基地”一词具体评论,但他强调,目前各国对舰艇进行补给的方式不一样,有些国家设有海外补给基地,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目前是采取海上补给和定期靠岸补给相结合的方式。
西方媒体偷梁换柱
中国近年就敏感军事问题说话的,大多是军队学者、退役军官,比如几年前一名国防大学学者就中国对美核威慑发表谈话,引起轰动。但这些讲话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中国军方的意见,外界经常搞不清,西方媒体报道时过度引申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在西方媒体上引起纷纷议论的“海外军事基地说”源于中国海军少将尹卓接受中国媒体采访,点评中国海军护航一周年。采访内容稍后被中国国防部网站刊登。对尹卓的话,西方媒体进行了有目的的摘取。
英国《每日电讯报》去年30日的报道标题就是“中国可能建中东海军基地”。文章称,尹卓少将说,为了支持索马里护航任务,中国可能在亚丁湾建立一个基地。文章强调,“迅速扩张的中国海军正考虑建立它的第一个海外海军基地”。为突出效果,文章还配了一张中国海军士兵端着刺刀、昂首行进的大照片。美联社评论说,这一提议标志着中国进一步离开其所誓言的不在外国建军事基地或结盟的立场,北京称增加国外海军存在是保护海上运输线的必要之举。路透社称,亚洲邻国密切注视着中国向国外派遣军队的动向,寻找该国全球地位的上升转化为更自信的外交政策和影响力的迹象。报道还说,中国从未放弃使用武力统一自治的台湾,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一连串岛礁加强了军事活动,这令声称对其拥有主权的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感到不安。
美国合众国际社30日的报道引向中印冲突。文章称,一位中国将军提出的在亚丁湾建海军基地的建议引起地区的警惕。为保护其中东石油供应,中国海军日益蚕食阿拉伯海和印度洋,这可能导致中国与老对手印度最终发生冲突。文章说,作为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北京据称有意在孟加拉国、柬埔寨、缅甸、巴基斯坦和泰国建海军基地以保护海上运输线。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缅甸租借可可岛建立了海上侦察和情报站,那是监视印度位于孟加拉湾的安达曼岛、尼科巴岛的海军和导弹基地以及印度海军在东印度洋活动的理想地点。印度则在沿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建立了一连串海军设施监视中国的行动。
西方媒体大都强调,消息来自中国国防部网站。新加坡《联合早报》说,尹卓曾任海军装备论证研究院综合所所长,是中国国家军事战略决策专家组成员,目前仍在参与国家重大军事战略决策的论证工作,尹卓也是中国少数有航母实习经验的军官。香港《南华早报》说,建立海外基地的呼声在中国与日高涨,但这些呼吁局限在网络聊天室或者媒体专栏中。这次,有关评论出现在国防部网站的报道中。虽然该报道不代表官方,但却是当局通过在网站发文测试外部反应和博取支持的一个途径。
尹卓少将31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我从没说过中国要在海外建军事基地,那是西方媒体有意无意曲解我的意思。我说的是,在到2010年底中国海军护航期间,有必要在周边地区就近寻找几个后勤补给点,为护航舰艇提供饮水、饮食的后勤保障,连舰艇维修都不包括。周边国家都已明确表示欢迎,因为这将给当地带来消费并促进和平交流。”他说,联合国授权中国在当地海域护航的时间到2010年底结束,在一年内中国不可能也没必要建军事基地。
中国军事专家彭光谦说,历史上海洋强国的海外军事基地往往与对外扩张战略相联系,是通过在海外部署军队和军事装备将所在国一定范围的领土变成自己的海外军事特区,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具有治外法权。而海外补给点不会对所在国的主权构成任何影响,没任何政治附加条件,只是双方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进行的。
“又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
美国“主考者”网站名为Peter的网民留言说,“终于,一个崛起的东方国家要在他们国家之外建海军基地了。但说心里话,我们应该仅仅为一条建议而这么害怕吗?”彭光谦说,在历史上,海外基地往往被与霸权联系在一起,一般都是作为霸权国家海外扩张的跳板,因此西方媒体容易用传统大国的发展思路来套用中国海军的发展。但中国海军打海盗不是进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