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峰
(大庆市华晨园林绿化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311)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住区环境的核心所在。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居住区绿地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户外空间,它不仅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是具有情趣的、具有人情味的空间,而不是单纯的“为绿化而绿化”。
依据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对居住区绿化具体要求如下:
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辟有休息活 动园地,改造旧居住区绿化面积也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
全市园林式居住区占60%以上;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落实,措施得当,绿化植物维护落实,设施保护完整。
目前,对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衡量指标是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公共绿地占总用地的百分比。但是,随着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居民对生活、游憩、娱乐、环境心理与生态等各方面的需求相对提高,对公共绿地的功能要求也必然日趋增加,因此,欲在有限的绿地指标内更能满足居民的需求,故提出了“游人活动面积率”这一指标。
游人活动面积率,即在公共绿地中,提供游人自由活动的面积绿,包括道路、游戏场、铺装场地等。
公共绿地应有适当的面积分配比例:当小区级公共绿地中活动用地约占30%,道路、广场、建筑小品等用地约占10%绿化用地约占60%时,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组团级绿地,游人活动面积率在50%-60%有利于居民进行活动,这类绿地受到居民的欢迎。反之,当游人活动面积率在20%-28%之间时,这类绿地多为封闭式绿地,缺乏亲切感,使居民产生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感,即使绿化覆盖率较高,也不受居民欢迎。
因此,在居住区公共绿地的建设中,设计者和建设者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应为居民创造便于开展各项活动的场地,设置必要的设施,使其达到一定的活动面积率。
植物配置是绿化的主题,是园林规划和景观设计的主旋律。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植物群落是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植物景观是绿色的主体。在居住区绿地的建设中,植物犹如富有生命力的建筑材料。作为软质景观的植物和硬质景观的建筑互相衬托,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形成生动的居住绿化景观。
自然界的植物千姿百态,在居住区绿化设计中,在满足绿地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运用植物的姿态、形体、色彩、花期、花色以及季相的变化等因素提高绿地的艺术效果,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
科研人员从园林植物的改善环境功能和叶面积指数关系入手,换算出城市最佳生态效益结构为乔木+灌木+草(含地被、绿篱),种植结构其比例为乔木:灌木:草:绿地=1:6:20:29,含义是29平方米的绿地中,应有乔木1株,灌木6株,草(含地被植物、绿篱)20平方米。这种种植结构可创造最佳生态效益,既节省土地,又在环境生态效益上产生最佳效果,这种结构在居住区绿地建设中尤为重要。
“植物群落”是绿地的基本单位,这一生态性观点在居住区绿地建设中尤为突出,也逐渐被设计者和建设者所接受,其内涵包括:
树立“植物群落观念”。“植物群落是指某一地段上全部植物的综合。它具有一定种类组成和种间比例,一定的结构和外貌,一定的生境条件,执行着一定的功能。”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则是群落的核心。城市绿地建设中应以群落为单位。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却有一个认识的过程。1991年,全国为制订园林树种规划而展开调查时,上海按各树种逐株调查,得出了外来树种及落叶树种为主的结论。1992年-1994年以上海植物园为主,与园林学校、园科所、上海师大等单位联合对15年以上生长相对稳定的分布在全市154个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得出是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过渡地带性植物群落为主题的结论。事实证明,这个结论是科学的,是正确的。群落中的组合不是简单的乔木、灌木、藤本、地被配置,而是应该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这些组合中有建群种和优势种与其他种组成有机的植物社会,这是至关重要的参照依据。
群落之间存在着生态位(包括时间和空间),不注意这点,群落内部不能自我循环,自我维护,就会走向衰败。现在大量地用大色块、大手笔的方法把同种植物密植成图案,使原来生长良好的植物病虫害屡屡发生并导致提前落叶,这就是由于既不透风透光又是单纯种群结构等原因造成的。
在乔、灌、草的组合中,也存在着结构问题。如乔木层往往是同一树种、同一层次,树冠交叉重叠,日后根系也必然会挤在狭小的地下空间。因此,乔木应由不同的树种组成,即使是同种也应该分层次且规格不同,以便能占有不同的空间,才能使建群种发挥其在群落中的作用。
植物群落是动态的,一个群落随着立地条件变化能取代另一群落,当群落与环境相对作用稳定时才会出现“顶级群落”。
从植物群落的观点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必须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树种应力求丰富有变化;在植物配置上,应根据居住区绿化的功能、植物生态习性要求和景观效果,注重植物配置的景观效果,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要体现居住环境的地方性,创造个性,进而促进其形成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
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经成为居住小区最基本的要素,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小区应在植物配置上体现独特的风格,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持居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以园林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植物造景的可持续性为使命,达到平面的系统性、空间的层次性、时间的相关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居住区环境的营造上,不仅要考虑到生态学和美学的要求,更要充分考虑居住区的主体—人的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1]佟丽婷.居住区绿地建设问题的讨论[J].科技信息,200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