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组成要素的思考

2010-01-01 05:00:01陈剑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0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陈剑峰

(广东宏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梅州 514021)

建筑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不论人类发展到何时它都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它将永远伴随人类并且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但是不管建筑形式如何变化,其为人类生活和工作提供固定场所的这一建筑的基本目的丝毫没变。那么,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应该着手解决那些基本问题?怎样解决问题?这些都要首先了解建筑的基本组成要素。笔者拟就从人对建筑的本质需求,建筑的外观组成要素以及与建筑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建筑设计的工作重点给与界定。

1 建筑的本质

德国著名文豪歌德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建筑是用石头书写的史书。”大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三十辐章中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以上的几句名言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建筑的内在属性。

根据历史记载这种使用空间最早的并非人造,而是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北京猿人居住的山洞,这种山洞还不能被称为建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在一些特殊地域出现的巢居和穴居形式已经和现代意义上建筑的本质比较吻合了。大约六、七千年前进入氏族社会以后又在长江流域出现了干阑式建筑(被认为是原始的巢居发展而来)以及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等。这些形式背后的本质就是人类为自己生活营造的建筑空间。

2 建筑空间的组成要素

建筑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自然包括很多组成元素。这些元素根据一般人的理解无非是墙体、门窗、地面、楼梯等,这仅是物质层面的组成。建筑作为一个多种因素的统一体当然还包括其他因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创造空间的艺术等的表述已经说明建筑还有除了表象之外的丰富内涵。所以建筑的组成要素应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看得见的硬件:像上文提到的门窗屋顶之类;二是普通人看不到的软件:比如像蕴含在建筑中的艺术设计规律,民族的传统文化,建筑的自然观、科学观等等。

3 建筑空间对设计的要求

建筑空间的革命性变化是在人类步入工业社会以后,新材料、新结构以及新技术的出现造就了体量庞大的工业厂房、体育场等等;还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越复杂的建筑越需要设计。

以上仅提到建筑复杂的功能对设计的要求,实际生活中一些重要建筑的内在要求远非如此。比如像悉尼歌剧院,中国国家体育场,中国国游泳中心,纽约新世界贸易中心,这些国家级的公共建筑物已经超出了建筑本身的范畴,甚至成了一种国家象征和民族认同,除了基本的功能要求之外还必须要有与其身份相适应的造型和更深层次的民族文化表达,这些综合的软因素为设计的立意和创造提供机会的同时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设计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与其他相关的非专业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否则难以达到对其准确的理解和恰当的表达,建筑学已经逐步演变成了一个交叉学科,设计师也变成了一个各方思想和意见的整合者以及将其形象化的落实者,这就必须进行有创造性地建筑设计。

4 建筑设计的创造

创造是设计的灵魂。优秀的建筑必然有其与众不同的创意,笔者理解所谓创意就是设计者能够创造出普通人内心需要而又不能或者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也即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一切都源于对问题或事物的深入分析和本质理解。就建筑来说,创意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这里可以就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4.1 建筑的整体造型

建筑的艺术效果或者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建筑的整体外形。比如我们上文提到的悉尼歌剧院,其白色的贝壳造型(又像张开的帆)在深蓝色海水映衬下让人过目难忘,这种强烈而又美好的印象的形成源于设计者对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的深刻理解(大海和贝壳浑然天成)。白色和蓝色的配合也是巧夺天工,就像蓝天白云一样水乳交融。当然这一建筑的成功不仅是建筑师对空间组合规律和色彩的组合技巧的运用,更多是源于对建筑本质以及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有些建筑的成功源于突出的个性,但是其空间造型并不一定获得多数人的美感认同。比如像弗兰克.盖里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该建筑以其颠覆传统建筑美学规律的空间组合在整个世界建筑学坛引起轰动,这种不合于众的外在造型具有强悍的视觉冲击力,再如我们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以其独特结构体系支撑下的独特造型和能够产生亲切认同的设计立意从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事实进一步证明建筑的整体造型创意对建筑的成败与否起决定性作用。

4.2 建筑的色彩和质感

建筑的艺术效果不仅表现在整体造型,建筑的色彩和质感也至关重要。通常我们需要适当的距离才能从整体上观察一个建筑,这种情况下就会忽略细节,进入我们视觉映像的是建筑的造型和颜色。我们都很清楚,凡事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所以在建筑的颜色上设计师要深入考究,在综合分析比较之后慎重确定。这一点就像人的身份要与其所穿衣服的颜色要吻合一样,否则就会“有失身份”了。比如像江南的古镇,我们的印象都是粉墙黛瓦,加上绿水呈现出一幅江南的典型画卷。假如把黛瓦涂成红色,把墙面都刷成黑色,又是一幅什么样子呢?我深信这个“假如”必然会成为警戒后来者再犯的反面教材。因为这样一来平和恬静、风景如画的江南小镇就沦为不伦不类、吊儿郎当的“小丑”了。由此可见颜色对建筑效果的影响。当然材质的运用也非常重要。

4.3 建筑的细部构件

商业中流行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这一法则同样适用在建筑领域。对于一个优秀的建筑不仅要适合远观,更要适合近看。因为人们根据自己工作生活的不同每天都要接触与之相应的建筑物,当生活在其中的时候必然会近距离接触,那些细节自然就会映入眼帘,因此如果设计师想让人工作在一个赏心悦目的建筑中必须注意那些很容易观察到的细节。比如像窗户的形状、颜色和材质,楼梯的形状、颜色和材质等等。根据调查这些建筑构件会影响其中的人的工作或生活的心情,因此设计师必须进行深入研究,抓住人的内在需求,一直挖掘到人的心灵深处,提倡更多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也是建筑设计永恒的主题。

5 结语

目前的建筑活动如火如荼,建筑设计任务非常繁多,如何能够令人信服的创造优美而富有个性的建筑是建筑师们的一项无止境的任务,在此目的下就要更好的对建筑的组成元素进行创造性理解并加以综合,那种不知羞耻的继承和毫无道德的抄袭活动了应该停止了,当代的建筑师需要激情和信仰,用自己的行动来完成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1]《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文选德,《道德经》,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美)保罗.拉索,《图解思考》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建筑的“芯”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建筑设计的困惑
现代装饰(2017年9期)2017-05-25 01:59:43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