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和谐社区规划设计研究

2010-01-01 05:00张艳琼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0期
关键词:结合部城乡规划

张艳琼 冯 磊

(1、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区域与城市规划系 2、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项目管理(建设工程)专业)

1 引言

社区环境和谐是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质量的重要构成要素,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已成为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规划包括社区建设、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改造以及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建设,把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建设作为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研究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构建城乡结合部和谐社区特征分析

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结合部是二元体制直接冲突、城乡差距最为明显、发展“断层”最为深刻的地带。只有解决好城乡结合部的协调发展问题,才能适应历史新阶段的要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全面落实下去,也是对《城乡规划法》宗旨的落实。

社会和谐发展。城乡结合部用地功能混乱、违章建筑林立、市政公共设施缺乏、环境污染严重、人居条件差、社会治安状况恶化。村民与城镇近在咫尺,却享受不到应有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城乡结合部是“村首城尾”,没有城乡结合部的和谐,全局的和谐社会建设势必受到严重影响。

城镇化有序发展。迅猛的城镇化浪潮必然要有城乡结合部的协调发展相配合,否则就会导致“城市病”丛生。我国在城镇化加速阶段出现城乡结合部发展失衡的问题并不奇怪。只要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就可以通过城乡结合部的协调发展实现健康有序的城镇化。

新农村加快发展。目前城乡结合部人居环境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仅与城区无法相比,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把借助城镇带动辐射力和发挥农村内在的动力结合起来,克服人为障碍,首先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协调发展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郊区村庄的新农村建设步伐。

3 城乡结合部和谐社区规划

3.1 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规划

3.1.1 城乡结合部社区规划的原则

城乡统筹发展原则。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等方面统筹规划,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围绕“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农民利益”这一核心,全面发挥城市化对农村社区发展的带动作用。

分类指导原则。城市社区、城中村、近郊农村社区的经济基础不同,每个社区应从自己现有的条件出发,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和区域一体化。

3.1.2 城乡结合部社区规划思路

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复合型住区转变。现代的住区功能应适当交叉、重叠,以创造多义性、随意性空间,这些均可以从规划的角度实现。

内向型社区向开放性住区的转变。传统住区往往是封闭的,尽管小区内绿化及公共设施较好,但无法向外提供服务;既造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又使服务质量达不到较高水平。因此应注重内外环境兼营、各种设施沟通,要营造开放的、良性发展的住区氛围。

居住区规划。城乡结合部居住区开发应打破传统的居住区一小区一组团配套的概念,应以“中心网络型”住区开发模式为前提,采用社区概念及小镇主题。营造美好生活环境,建设中高密度又贴近自然的住区。可采用组团式布局模式,居住组团布点不宜过多过散,应与卫星城、中心镇的开发建设结合起来,并合理组织公交系统,与城市公交系统相衔接。

实施综合配套,防止近郊农村社区发展成为城中村。严格规划,制定合理的乡村规划指标,合理进行村庄布局调整,将分散村落迁址建成大规模的聚居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改变农村现行建设管理体制,将农村建设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管理。

3.2 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改造

3.2.1 发展廉租公寓和中心村

为了满足流动人口与失业下岗等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城中村改造要发展廉租公寓。从节约利用土地来看,要对零乱的自然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以经济实用的公寓式楼房为主的中心村。发展大型社区,城市管理发展的趋势是实现规模化,这样便于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网、绿地、环卫等城市设施的效率。相应的,要加强新村社区服务管理,建立完善的医疗机构、公共系统、学校、文化场所等服务体系。

3.2.2 强化城市规划技术手段

土地利用规划。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对用地进行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集约用地结构。遏止村民违章超标建房行为的泛滥和居住用地的肆意蔓延;引导工业的合理布局,以防工业用地盲目膨胀。外来暂住人口逐步分流;闲置土地可用作临时停车场、绿化用地或其他公共活动用地;土地开发强度要考虑实际可行性、回报率及环境承载力。

形体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导则的要求下完成用地规划,注意土地开发强度、绿地率和建筑物体量的关系,保持建筑风格,形成城市特色;借鉴联排式、通廊式、单元式等结构形态,提高居住用地的建设集约度及住宅形象档次。

工程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工程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完成用地的工程规划;规划中的各项专项规划要考虑与现状用地及待更新改造的项目相结合。

3.3 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建设

利用自然山水形态。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要加速山岭植被的保育和恢复,建立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山体植被保育区。维护和恢复河流水系和海岸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维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

城乡结合部绿化系统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通过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对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和即将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恢复和发展,使城乡结合部固有的自然、历史生态环境重现原有的面貌,形成自然环境、物质环境、景观环境相互协调,有序演进的良性体系。依据城乡结合部的整体景观格局,增加城乡结合部绿化面积,均衡布置块状绿地,形成内小外大、内密外疏的绿地斑块系统。

建立绿色通道。通过绿道的规划策略,增加景观中自然要素的连接度和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增强营养物、物种和能量的移动运输。将点、线、面、楔、环形绿地充分连接使绿道从生产防护和美化功能逐渐向生态保护、游憩和文化遗产保护功能转化。

利用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视城乡结合部的农业用地景观。注重景观评价,提高景观的“视觉质量”。在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与农田之间的过渡地带,结合市域内林地、林带、农田、菜地等建设生态农业,形成良好的绿色生态控制区。

4 结语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基础在社区。社区建设是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研究的关键是城乡规划,需要进行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战略规划、社区规划、空间规划,通过规划的途径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不断促进城乡结合部健康发展。

[1]王保森.基于“和谐”思想的城市规划理论研究[J].城市规划,2008.2

[2]雷诚,范凌云.广州市城乡结合部土地配置的问题与对策-以番禺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0.2

[3]周浩晟.现代城市城乡结合部规划设计分析与探索[J].四川建材,2009.3

猜你喜欢
结合部城乡规划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CTCS-3级列控系统RBC与ATP结合部异常信息处理
城乡涌动创业潮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迎接“十三五”规划
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