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

2010-01-01 08:24:44尹璐张悦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2期
关键词:后果会计准则会计信息

尹璐 张悦

(黑龙江省大庆市财政局,黑龙江 大庆163000)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跨国兼并活动日益频繁并愈演愈烈,资本流动也日渐迅速。在这种情况下,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影响全球,但对不同客体、不同层面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均有所不同,且产生的经济后果有些是积极的,有些则是消极的。以下就从影响的客体、层面、性质三个角度对会计准则国际化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

1 从影响的客体角度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分析

1.1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国外利益集团产生的经济后果

从各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实践来看,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国外利益集团产生的主要是正面经济后果,是因为会计准则国际化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增强,包括投资可行性研究容易,合资企业资产评估和计价容易,财务数据分析容易,税收负担减少,利润增加。

1.2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国内利益集团产生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国内利益集团产生的经济后果有正有负,但主要是负面经济后果。因为在外国投资者获得直接利益的同时,很明显当地集团承担了所有的负面经济后果。外国投资者所得的正是当地集团所失的。另外会计准则国际化意味着当地会计准则和实务协调方式变化。这些变化产生的转换成本完全由国内利益集团来承担。

1.3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政府产生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政府最明显的经济后果是税收,因为纳税收益是以会计报告收益为基础,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收益将会被低估,导致企业税收负担降低,而本国政府则税收减少,所以在新法规强制执行前要充分讨论和争论。从长远来看,如果出现了更多的外资企业,政府的税收收入在增加,尽管单个企业税收在减少。如果会计改革能促进合资企业,中国就能够从当地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和外资的其他优点中获利。这就是当地会计准则协调的主要动机。

2 从影响的层面角度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分析

2.1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微观层面产生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的微观层面经济后果主要体现在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的会计层面的影响。会计国际化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的国际协调和趋同,会计国际化的核心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就是各国有一定代表性的组织机构在国际范围内经过协调、讨论和共同努力,确立能为各方普遍接受的最佳会计规范,以期缩小差异,使会计和财务报告趋于标准化。因此,会计国际化首先带来的是各国准则制定机构的学习、研究、探讨IFRS和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成本;其次,一国会计准则的变革,必然带来会计实务的变革,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必然带来会计实务的国际趋同,会计准则国际化也就必然带来本国会计实务界的学习、应用成本。

2.2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宏观层面产生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化必然要求对本国会计准则进行变革,从而导致其国内及其在国际上的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直接对该国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这就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宏观层面,也就是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的经济利益在各国之间的重新分配。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的宏观经济后果,主要包括会计准则国际化引起的一国财政税收总量、进出口贸易总量、吸引外资总量等的变化,可以归结为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各国经济总量和政治力量的影响。

3 从影响的性质角度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分析

3.1 会计准则国际化产生的正面经济后果

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各个国家的会计信息都是遵循本国会计准则生成的,由于各个国家会计准则存在差异,致使各国的会计信息并非都具有可比性,这样就增加了企业利用他国会计信息作出投资、融资等决策的成本,阻碍了国际经济交流,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减少各国会计标准之间的差异,可以提高各国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企业全球化的财务报告简单化。

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的正面的经济后果,主要包括提高各国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国际资本提供者的资金成本以及国际贸易参与者的交易成本、吸引外资、外国投资者税收负担减少、利润增加、进出口贸易等。会计信息的全球化可以大大促进各国的进出口贸易,降低各国间的贸易壁垒,节约贸易成本,促进各国的贸易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另外,依据国际化的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利润可能低于原东道国会计准则编制报表所反映的会计利润,从而降低税收。企业全球化的财务报告简单化和可比性,有利于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者作出决策,同时也有利于各国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吸引外资,提高本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3.2 会计准则国际化产生的负面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的负面经济成果主要指会计准则国际化引起的制度变迁成本,可以分为直接的负面经济后果和间接成本的负面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化产生的直接负面经济后果:会计准则国际化意味着各国的会计准则不断协调、统一,必然导致各国会计准则的学习、比较和研究的费用。会计准则国际化也意味着各国要依据协调结论不断地对本国的准则进行修订补充各国、各相关组织都必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所协调项目进行论证、征求意见、修订或制定等。同时,对一项新准则的推行应用,都必然要求对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等专业人士进行培训,这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

会计准则国际化产生的间接负面经济后果:主要是指企业会计系统由遵循本国会计准则转换为遵循国际会计标准的改变成本。间接成本包括依据国际会计标准编报财务报告对企业财务状况、信用等级、税收负担等造成的负面影响;还包括新准则与当前国情不相适应而导致的损失,应用某项新准则而对其他准则进行调整带来的成本,应用某项新准则导致跨国公司的资金和利润向母公司所在国转移而带来的损失,以及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导致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等等。

会计准则国际化就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差异,寻求各国会计准则的共性与一致之处,消除不必要的分歧,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之成为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的通行的语言,使国际会计处理的趋同化、标准化。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就是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性质角度看待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界定国际化会计准则的产权,从而使制定或采纳会计准则时国内利益主体受益最大,受损最小。

综上所述,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会计准则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国际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主要表现为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经济资源的配置,直接导致国际间财富的转移,从而产生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其影响是全球范围的,对不同客体、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经济后果,且产生的经济后果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由此看来,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问题将一直是国内外会计学术界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也将是我国会计准则改革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仅仅从我国当前具体国情出发,针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鉴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改革应继续稳步推进,许多问题还亟待研究和解决。

[1]欧阳俊.我国会计国际化及其经济后果分析[J].老区建设.2009(02).

[2]刘玉,张霞,张承良.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J].企业经济.2008(05).

[3]陈国胜.浅谈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基于"经济后果"的思考[J].经济师.2007(03).

[4]张铁铸,周红.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一个综述[J].财贸研究.2007(03).

猜你喜欢
后果会计准则会计信息
“耍帅”的后果
快乐语文(2021年31期)2022-01-18 05:51:32
这些行为后果很严重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与会计职业判断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众荣的后果8则
上朝迟到了 后果很严重
学与玩(2017年3期)2017-02-16 07:05:00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09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7:04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