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况及提高措施

2010-01-01 08:24:44李梓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2期
关键词:业主工程质量监理

李梓文

(广州市荔湾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广东 广州510370)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市场也飞速发展,但近几年建筑事故频发:广州江南西的大楼坍塌、上海的一栋13层在建住宅整体倾覆、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址的文华东方酒店的火灾等等,全国各地建筑事故不断,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多的事故呢?该如何来减少建筑事故的发生呢?我认为途径只有一条,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把建设中的五大主体的行为规范起来,依法建设,才能减少建筑事故的发生。

1 建筑工程质量下滑的分析

造成建筑工程质量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质量法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二是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监督查处不严。有的建设单位将工程肢解多头分包,有的过分压低造价,有的购买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设备并执意让施工单位使用,有的施工单位层层转包工程。三是企业经营思想不端正,放松管理,甚至偷工减料。四是不少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进入工地。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单一模式,同时也给建筑市场带来了混乱。个别商家为谋取利润,经销伪劣产品,提供假出厂合格证,弄虚作假,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因此,必须把好建筑材料的检验关和试验关,钢材、水泥、水电设备、硷等主要材料和试件,不能满足于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技术资料。五是质量监督检查不严,有的监督站或监理公司人员素质不高。六是一些供电、供水、消防单位搞“行业垄断”,各工种之间配合不协调。此外,还有规划、设计、配套设备方面存在的质量问题。

几乎每一宗质量事故均可找到技术、材料、工艺、设备等方面的具体原因,然而引起建筑工程质量滑坡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建设中的五大主体的违规违法行为也来自于质量监督管理的不严。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现况

目前建设中的五大主体都参与了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首次出现在五大主体之外。随着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全面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能由原来的工程质量监督和竣工质量验收评定转为对建设工程参与各方主体行为检查以及实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和竣工质量验收制度。这一重大的改变为监督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为进一步加大工程质量监督力度,规范市场行为和主体质量行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目前质量监督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无证施工、先施工后报监、建筑企业挂靠、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层层分包、监理单位不作为等等。对这些不法的行为必须有独立的相关监督机构依法进行强制性监督执法行为。只有依法进行建筑质量监督,才能提高监督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应,更好地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具体的说就是加强对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在对建设单位质量监督方面,重点加强对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例如在质量监督手续办理、施工许可证办理等程序上的有效监督。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和竣工验收备案要加强监督,这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明确地说就是要做到:健全施工图审查制度,施工图审查制度是指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当依照《建筑法》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须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建筑工程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一律不得开工;工程监理制度,根据有关规定,实行监理的建筑工程,由建设单位委托相应资质条件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建筑工程监理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管理。

3 提高工程质量效率的监督措施

3.1 培养人才,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监督权威

3.1.1 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大对工程质量监督的力度,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人才培养,以适应当今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发展的趋势,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3.1.2 提高自身素质那就首先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面对各种新知识、新事物的层出不穷,需要我们去了解、去认识;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需要我们去把握、去解决。要继续分阶段、分层次地抓好培训工作,使监管人员能够好掌握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并能够自觉、准确地贯彻执行。要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规程、规范、标准的培训入手,提高监督人员业务素质。

3.1.3 督促和引导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不断提高遵守有关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意识和自觉性,使他们明确各自在工程质量上应当承担的责任和行为规范,提高他们知法守法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夯实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常抓不懈,把质量监督技术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使我们的权威性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将得以进一步体现。

3.1.4 每项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要认真做好角色定位使能力与岗位相配套,使岗位与责任相对接。质量监督工作的定位就是受政府委托,代表政府实施工程质量监督,是政府监管职能在工程质量管理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真正把好工程质量关的有效措施。

3.2 加强对投资法人的监督

项目法人是投资者的代表,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加强对项目法人行为的监督应注意:加强合同管理,避免项目法人在建筑设计、施工中签订各种虚假合同,逃避国家的监督。加强对工程招投标的监督,严格审查建设单位是否依照法定程度和方式进行了公开招标;是否公正地择优选择了中标单位。严格施工许可证制度,建设单位必须按有关程序,经过严格的审批,领取了许可证方可开始施工。严格项目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准交付使用、不办理产权登记、不准进入市场交易。

3.3 对建设从事单位严格资质审查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参与基本建设全过程的各责任单位的资质审查,严格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凡无资质或资质较低的建筑设计、施工单位,计划部门不予立项,规划部门不发建筑许可证,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不发施工许可证。全面推行质量认证制度,由国家质量监督机构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或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和检查,考核合格后,以颁发产品质量证书、标志等方法,确认和证明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某一质量水平,企业在特定的产品范围内具有必要质量保证能力。未经认证或认证不合格的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不允许从事相应业务。当前应重点查处无证、越级、超范围承接建筑设计施工、监理业务行为;挂靠承包、转包、非法分包行为;同体监理行为;认真组织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年检,取消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单位从事相应业务的资格或降低其资质等级。

3.4 消费者监督

业主是建筑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建筑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人身财产安全,业主出于自身利益,绝不会听任行贿、受贿、偷工减料等行为发生,吸收业主参与基本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意义重大。目前,针对工程的特点,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吸引业主参与监督的方式,对有明确受益者的工程,如住宅已确定了业主,就可从业主中推选有一定建筑技术及建筑管理经验的人成立“业主监理小组”,监理小组发现施工中施工企业违反合同规定,粗制滥造,有权通告施工企业改正或暂停施工,其他的业主也可利用业余时间到施工现场监督施工。对无明确受益者,或受益者较多的工程,可设立工程质量投诉中心。业主可通过信函、电话、来访等形式反映工程质量问题,投诉中心受理投诉后,应及时了解业主投诉事实的真像,在规定的时间给投诉人处理答复。另外,还可开展工程质量有奖举报活动,对在工程质量监督中做出贡献,并避免了重大质量事故发生的举报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在其制造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众多。这就要求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每一个参与制造的人员要切实提高质量意识,监督人员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各尽所能,各负其责 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态度将建筑产品制造成合格的产品。

[1]陈宜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探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第22期.

[2]李少霏.《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技术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7月.

[3]周胜,王煜.《简议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质量问题处理过程的监督》《中国建设信息》2008年18期.

猜你喜欢
业主工程质量监理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0:58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浅谈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业主社区的兴起及其自主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