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宁
(海宁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浙江 海宁 314400)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常出现工程量变化、施工进度变化,以及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执行合同中的争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主观原因,如业主的要求的变化、勘察设计工作粗糙,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许多招标文件中没有考虑或者估算不准确的工程量,因而不得不改变施工项目或增减工程量;另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原因,如果发生不可预见的事故、自然或社会原因引起的停工和工期拖延等乞还有的是业主对工程有新的要求或对工程进度计划的变更,因此导致了工程变更合工程变更范围包括如下:
由于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所列的工程量是依据设计图纸预算的量值,是为承包人编制投标书时合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报价使用,因此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实际工程量与预算不符的情况。为了便于合同管理,当事人双方应在专用条款内约定工程量变化较大可以调整单价的百分比。
如在强制性标准外提高或者降低质量标准。
这方面的改变无疑会增加或者减少工程量,因此也属于工程变更。这类变更在实际施工时最为常见,虽然每个更改的造价影响不大,但因为变更比较多,所以对造价的影响也不少。
省略的工作应是不再需要的工程,不允许用变更指令的方式将承包范围内的工作变更给其他承包商实施。
此类属于合同工期的变更,既可能由于增加工程量、增加工作内容等情况,也可能源于工程师为了协调几个承包人施工的干扰而发布的变更指示。
此类变更在目前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在精装修楼盘中,比如,在一高层住宅中,原确定方案在总包单位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室内装饰工程的施工,但建设单位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及能抓紧销售,建设单位决定在总包单位未竣工验收时即安排精装饰施工单位进场施工,造成总包单位的时间安排延迟及配合的增加。
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是必要的,由于种种原因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工程变更的影响是广泛和严重的,因此,应可采取措施以减少工程变更,并努力使由于工程变更造成的影响降低至最小。
为减少建设项目后期的工程变更,必须做好项目前期的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应认真整理,仔细分析、研究,在项目前期和设计过程中,应多次召开包括使用单位在内的项目认证会,在项目设计前,应充分了解建筑物使用方的工艺要求、功能要求及相应特殊要求。
项目设计质量是施工阶段工程变更多少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议工程设计严格按方案设计(或方案招标、竞赛)→扩初1→扩初2→跑工图的程序进行,对于每个设计阶段的成果进行有关各方参加的讨论、研究并认可,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成果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设计。
设计中的错误和矛盾是难免的,有关各方应做的是如何减少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应在认真学习和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图纸会审和交底工作,一方面发现和解决设计中错误和矛盾,另一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图纸会审是否做细做好,直接影响到施工是否顺利。
2.4 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或专家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变更的评估、审核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通过专门的政府机构或专门的人员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变更管理,可以实现权责明确责任到人,有效地防止政府投资项目中的违规行为尤其是防止业主与承包商,供应商之间的串谋行为。
为了维护投资方的利益,国际上常见的作法是监理公司直接参与改正阶段进行全面监督。据专家称:如果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监理就参与进去,一般可推除80%的错误和不必要的变更;据悉美国没有施工图和竣工图之分,施工图一但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就不能变更。因此改正阶段的监理,可确定优化设计方案和成熟的工艺,提高设计质量,避免在施工阶段发生重大设计变更和安全隐患。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上讲,推行设计阶段的监理,事前管理、预防为主、也是科学合理的.因此,全面推行设计阶段的监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变更的管理必须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目前已有《会同法》、《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规范工程建设项目的变更,但这些都是从项目总体出发,对在工程建设项目变更方面的规范则不够具体。因此,为更好地监督管理工程建设项目变更管理,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变更的范围、幅度、责任追究等。
合理、时机恰当和有序的工程变更对项目建设各方是有利的,具有工程建设的正面效应和推动作用,这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更能满足其使用功能和安全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降低成本和提升外观美化等,但是,毋庸置疑,相对随意的、不合时机和无序的变更将极大的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过多的工程变更,特别在工程后期和结构部位的工程变更,会给结构安全留下隐患,影响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另外,会给后期的正常使用带来不便,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造成工程质量下降。
由于工程变更造成已完工程的拆除、设备退货、工程的二次重建、承包方的停工待料等,同时,由于工期的延误常采取赶工措施,导致发生不必要的赶工措施费,总之,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增加了工程索赔的可能,导致工程项目投资增加。
施工阶段频繁的工程变更将打乱承包方有序的进度计划安排,造成施工用设备、材料、劳动力等准备的匆忙和混乱,这经常引起现场工作面的停工和半停工状态,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将降低生产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己完工程的频繁拆建还将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导致情绪低落、效率下降,进而施工进度计划难以完成。
如前所述,频繁的工程变更一方面会给结构安全留下隐患,影响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另一方面,由于操作人员情绪低落、思想麻痹,给安全施工造成极大的威胁,安全施工隐患识意增加。
施工阶段过多的工程变更必然造成工程费用索赔,如果由于工期紧张、工程变更资料不完整或其他原因,给工程竣工决算增加了很多困难,特别当时间跨度较大时。在一住宅项目中,因工程设计变更的联系单竟达到4000份之多,给工程决算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1]车春鹏,杜春艳.工程造价管理[J].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2]林知炎.工程项目管理[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4]田恒久.工程经济[J].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