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丽
“语文”二字究其字面,一则体现其工具性,一则体现其人文性。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其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但实际上,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许多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容乐观。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这些职高生在初中时,成绩大半处于班级的中下游水平,在班级展示才华博得赞赏的,往往另有其人。长此以往,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丧失了发言权。渐渐地,他们的思想得不到关注,能力难以提高。越来越少的成就感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即使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他们也习惯于缄默,习惯于冷眼旁观,习惯于各行其是,习惯于淹没于嘈杂的讲话声中。当一个问题在他们脑海中闪过时,他们更多的是想等待他人的解决,或是一句“不知道”来逃避。于是他们将越来越多学习中得不到发挥的才能转移到台下:比如同学间开玩笑、讲笑话、聊天等。
那么如何将学生这些令人头疼的语言“兴趣”“才能”转移到学习中呢?他们既然想讲、爱讲,何不让他们光明正大地讲呢?笔者认为,口语训练是改变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途径。
一、多种口语训练激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和探索的内在动力。素质教育提了很多年,但我们仍然要承认,考试仍是语文学习的指挥棒。大量的语文背诵、写作使许多学生的语文功底更加扎实了,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但同时也使一部分语文基础较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祖国浩瀚的文学之海望而却步。因此,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而多形式的口语训练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1.口语介绍开好头
由于性格和表达能力等各方面原因,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不喜欢发言。而口语介绍就迫使每个学生学会发言,参与课堂。在开始实行自我介绍的时候,大半学生并不一定能介绍得很好。但通过这样一次介绍,学生会有意识地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判断自己的优劣。由于这样的一次介绍毕竟是学生的一次上台机会,每个人都期望通过这种介绍给别人留下良好印象,所以大半学生都会认真准备,注意关心别人的介绍。因此,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得到了高度的集中,上课的兴趣也相应得到提高。
2.演讲,辩论促激情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向众人表现出自己的表现欲望,但在潜意识里每个人都希望展现自己良好的一面。口语介绍能让学生迈出表现的第一步,而演讲、朗诵、辩论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我们发现,在平时,若让学生参加演讲等比赛,许多学生会借辞推托,但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自由演讲,学生的发言欲望就能受到较大激发。
二、口语训练树信心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学习兴趣的维持,学习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自信。在口语训练中,许多学生因为害怕自己说不好,口语交际中带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心理学认为,自卑容易导致人们在人际交往时的心理障碍,比如说话支支吾吾、紧张等,而当人们克服自己的某种心理障碍时,他的心理就能得到极大鼓励,并因此而增强信心。所以在口语训练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选取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训练。这样降低了难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而这些任务的完成也成了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
三、口语训练提能力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普遍存在重视语文“听、读、写”能力,而轻视“说”能力的现象。但实际上,一个人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仅是单纯说话技巧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等个人整体素质的体现。口语能力的提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和逻辑性。学生“说”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他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刚开始口语训练的时候,许多学生回答问题时寥寥几语,神情紧张,很难完整地说完一句话。在平时的课堂作业中,许多学生也是“无话可说”,随便写上一篇字数达标、语句通顺的作文。但这些形式多样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口语训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在这种“说”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学生就会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观察力、模仿能力;在听别人“说”的过程中,也会有意识地借鉴吸收他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课堂上渐渐喜欢发言了,写作文的时候话也多了,语言也流畅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就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综观职业高中的课程设置,语文是一门能帮助中职学生找回自信、树立自信的学科。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并积极地给予鼓励。我们相信,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口语训练对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洞头县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