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能教学探讨

2009-12-31 07:24史耀广
职业·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实训技能模块

史耀广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渗透进社会的各行各业,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已经到来。随着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很多学校都设立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特别是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它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实践性很强,同时变化和发展较快,新知识层出不穷,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教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技能,对广大教师特别是强调技能的职业院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笔者以自己所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能教学方法为例,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探讨。

一、模块化实施情况概述

1.集中式实训,以强化岗位技能培训为首要任务

通过全天 (6节)专业课集中机房或实训室实训,强化学生技能。两年多来,笔者学校的网络班共进行了“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和“网络的组建、配置与应用”、“网络安全”、“综合布线”等模块实训,累计实训课时数达1000多课时,使学生在服务器的配置、网络的组建与配置、网络安全、综合布线四个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际技能。

2.整合式课程,突破课程体系强调技能掌握

按照实际行业岗位技能,决定课程内容与授课形式。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结合相关专业书籍,自主编写校本讲义,并制作以课次为单位的任务单,任务单包含2~4个小任务,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达到技能的掌握与知识点的链接。

3.专门化任课,明确专任教师模块方向,专人专项教学

各个模块方面的任课人员,称为“模块主讲教师”。“模块主讲教师”全面担任某个模块的实训教学任务,无特殊情况不替换模块。这样,既保证了教师的专业熟练度,也保证了相应的校本讲义与任务单(学案)能够得到持续的更新。

4.层次化拔尖,利用兴趣组工作室提升学生作品层次

实训过程中,主讲老师根据掌握的班内学生水平,选拔组长,对组长进行专门的“预先培养”,在实训过程中,组长起到监督、帮助组内成员共同提高的作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由组长进行解答,如无法解决则交由老师处理。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一批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经过一定的选拔进入兴趣组,兴趣组除了针对竞赛有组织地训练之外,更多的是进行与行业相关的一些强化练习或虚拟任务单制作实例。主讲教师一般都会负责一个专业工作室,工作室的成员由兴趣班的拔尖学生构成,工作室主动承接相关方面的社会业务单子,并由负责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完成。

5.多形式评价,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并重

在实训过程中以日或周为单位展开的自评、组评、师评,全面评价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学生对主讲教师课堂布置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关键能力目前主要划分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协作能力和意志品质五个方面。学生实训的总成绩以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各占50%作计算。

二、网络课程模块改革的总体模块划分

在网络技能课程教学中采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将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分别为服务器模块、网络组建模块、安全配置模块、综合布线模块,强调了通识课程一体化、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技能教学与人文教学一体化,在教学中贯穿了基础技能决定基本技能的原则、实训环节决定配套教材原则、强调连惯性、形成性和运用性的原则,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以实践运用为原则,让学生能够在最少的时间内学到最需要的东西。

三、网络专业培养目标论证的措施

在专业培养论证过程中,要将企业与用人单位的实际所需相结合,真正做到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企业的要求。具体采用以下主要措施与运作方式:

1.成立两个团队

(1)网络专业建设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企业调研、人才需求分析、企业技术主管研讨、讲座、对专业培养的技能目标进行论证。

(2)模块师资团队。在学校选拔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老师组成师资团队,根据培养目标对专业模块进行讨论、研究,制定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课程教学内容。

2.采取三项目措施

(1)“专家请进门”。将专家请进门,给教师、学生讲解一些专业知识和最新成果及专业发展方向,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技术动向、保证知识的适用性与先进性。

(2)“教师走出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必须深入行业第一线,充分了解该专业需要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也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培养的学生就是企业所需,也解决了企业引进人才最头疼的问题。

(3)“广泛参考,严谨论证”。广泛参考同类、同级学校同专业的模块化改革情况,保持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对周边大城市已有的IT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

四、设备、设施模块化改革方案

从传统的机房模式转变为专业实训室模式、工作室模式,大大提高了设备、设施的利用效率与专业化使用率。学校建设了与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及工作室、网络布线实训室、网络综合实验室与网络工作室,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同时,与其他计算机专业相结合,也使工作室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学校的专业研究水平和技术能力,并能够对外承接项目单,开展相关业务。一方面,提高了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为学校、为老师、为同学们了解社会需要提高了平台,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率。

五、专业师资模块化改革方案

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积极开展双师型团队建设。一方面,注重老师的专业文化能力提高(加强对专业老师的学历与学术提高);另一方面,注重老师职业实践技术能力的提高(积极提高老师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能力,要求模块化师资团队的老师都要达到技师及以上职能力水平)。此外,要制定专业模块化改革方案。教师必须加强企业联系,提高业务能力,掌握企业需求,如参加企业培训、技术讲座、企业技术骨干讲座,企业实地实习调研、团队参与考证(微软认证、思科认证、锐捷认证、计算机等级考试及其他师资认证等)。

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方面的举措

根据专业特点与企业需要,制定多种多样的与企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四步教学法(讲解、示范、模拟、练习)、任务驱动法(下发任务单、学生解读任务;讲解任务单或学案规范,任务单示例;教师初步讲解、示范;学生实施任务,教师巡回指导;最终评价:学生作品截图 )、项目实施法(下发项目书;学生分组讨论项目分解;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分析;学生实施,教师指导;提交项目作品;最终评价)。这些方法的实施,真正做到了与企业实施保持一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企业的工作模式。

七、对学生评价方式进行改革的方案和措施

笔者学校对学生评价采用更科学化的方式,从传统的考试模式转变为自评、组评、师评的综合评价方式,并在校园网上开设专栏用于上传学生的作品与成果以及老师的示范作品。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学生的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评价排名。这样促进了师生更好地去完成任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实训技能模块
高级技能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画唇技能轻松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