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冲槐 杨彦超 樊燕萍
摘要:区域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型人才流动、聚集及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良好的科技投入系统能使科技投入达到合理、有效化,科技资源达到优化配置,促使科技型人才聚集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性效应。文章在分析了区域科技投入系统组成要素及其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区域科技投入系统的相关对策,旨在提升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步伐,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投入系统;科技型人才;人才聚集效应
中图分类号:F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1-0076-03
20世纪60年代初期,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就明确指出,高技能的人力资源对知识的开发和传播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技术发展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之间的重要环节。科技人力资源是优秀的人力资源群体,它作为科技知识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载体,体现在创新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科技型人才作为科技人力资源的核心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关键因素。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科技投入作为一项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大量培养与吸引科技型人才,提高本国科技竞争能力。可见,科技型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科技型人才在流动基础上会出现局部集中的现象,并在一定的作用下产生人才聚集效应。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和科技投入息息相关。区域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对科技型人才的流动,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到人才聚集效应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影响。
科技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的良好运行是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经济性效应的基础。因此,优化科技投入系统,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对于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尤为重要。
关于科技投入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从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对科技投入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地区的相关科技投入以及中外科技投入的对比等方面。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从科技投入系统的角度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研究的不多,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分析
在区域要素边际利益差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的引领和驱动下,科技型人才会从区域边际收益较低的地区流向区域边际收益较高的地区,呈现局部集中的特征,形成人才密度大于其他地区的聚集现象,即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所谓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随着科技型人才的流动,大量同类型或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联系,在某一地区(物理空间)或者某一行业(虚拟空间)所形成的聚类现象。
与其他经济现象一样,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二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
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效应是指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科技型人才,在一定区域的聚集过程中所产生的人才聚集作用低于各自独立作用的效应。人才聚集没有形成人才之间的内在联系,人才聚集环境的不理想,人才流动性不够,人才聚集中冲突的产生等都是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不经济效应的主要原因。
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是指具有一定联系的科技型人才,在一定的区域内以类聚集,在和谐的内外环境作用下,发挥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加总效应。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的特征主要有: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集体学习效应、激励效应、时间效应、规模效应、区域效应。
二、区域科技投入系统组成要素分析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学者们对科技投入系统的界定不一。董丽娅等认为科技投入是由众多投入主体,众多科技活动执行主体以及相应的规范构成的复杂的巨大系统。陈俐敏、姜萍从政府、银行、企业、社会筹资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多元化的科技投入系统。目前,科技投入系统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从人才聚集效应的角度,将科技投入系统划分为科技人力、科技资金、科技基础设施、科技投入政策、科技信息五个子系统,前三者为系统中的硬环境,后两者为系统中的软环境。如图1所示:
科技人力是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科技人力尤其是科技型人才作为技术创新的源泉,是系统的核心要素。
科技资金是与科技活动相关的一切费用,是系统的关键要素。
科技基础设施是专属于开展科技活动的基础设施,是进行科学研究、科技管理等活动物质与信息保障,涉及科研活动所需设施的提供和运行、信息数据的获取、处理、使用等方面的内容。它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物质承担者,是进行科技活动的基础条件。
科技投入政策是各级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科技活动进行的科技人力、物力、资金等投入的一系列条例、法规的总称。它对科技型人才的流动、聚集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科技信息是存储科技成果与科技知识的主要载体,是有关科技的生产、建设、科研等活动的描述与反映,为科技型人才的聚集及效应的产生提供信息支撑。
三、区域科技投入系统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析
(一)科技人力投入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析
科技人力是科技活动执行的主体,是科技投入系统中的核心要素。科技型人才作为科技人力资源的核心力量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并在流动的基础上形成人才聚集现象,在内外作用下产生一定的人才聚集效应,即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因此,科技型人才投入的数量、质量、层次结构对于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至关重要。而人才的投入又取决于科技型人才的开发,它是生产科技型人才的基本工程,是科技型人才脱颖而出最关键的环节。同时它为科技型人才的聚集提供了人力基础与人才储备,丰富了人才的结构,巩固了人才聚集的基础。
(二)科技资金投入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析
科技资金的作用贯穿于科技投入系统的整个过程,科技人才的吸引、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种科研活动的实施等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没有资金的支持,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及效应便无从谈起。
科技资金投入影响着人才聚集效应的各个方面,其中投入强度是较为重要的一环。而且强度的大小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也不同。若投入的强度太小,一方面,难以留住与吸引科技人才,削弱科技型人才群体的攻坚能力;另一方面,资金的短缺导致一些科研项目无法实施,阻碍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的形成,制约着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若投入的强度太大,容易造成资金浪费,难以产生高效率的人才聚集效应。
(三)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影响分析
科技基础设施是科技型人才进行科技活动必备的硬件设施,且它的先进性及其对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撑,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直接表现。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对科技型人才向聚集群体内聚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人才聚集现象的迅速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科技基础设施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物质承担者,是进行科研活动的基本条件,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据统计,在近100年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生物和医学奖的成果中,至少有28项与实验设备、实验仪器或检测技术手段有关。先进的科技基础设施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创新的效率与科技成果的质量。而创新效率与科技成果质量的提高能大大调动科技型人才的积极性,进而强化与提升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
(四)科技投入政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影响分析
政策是凝聚人才的根本因素,并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科技投入政策是科技投入系统中的重要要素,也是区域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良好的区域科技投入政策能引导科技型人才向某一区域的合理流入,促进人才聚集现象的形成,若其它环境适宜,就会产生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与区域效应。若投入政策不合理,会造成科技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有的地区人才聚集过多,而科技资源的承载力不够,不但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还会引起人才聚集的各种冲突的产生,产生人才聚集的非经济性效应。
(五)科技信息投入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影响分析
科技信息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推动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为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保障。科技信息的共享性为科技人才的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共享资源,且共享的越充分,越有利于科技型人才知识的积累、知识存量的增加、信息共享与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科技信息在科技型人才中的流动、传递,能够有效地激发科技型人才的创新的灵感,提升人才聚集的创新效应。科技信息所具有的强大先导作用,能促使一些科研项目的产生,促进人才聚集现象的形成。而且通过科技信息的检索作用,科技型人才可以避免重复研究,缩短获取相关知识的时间,突出人才聚集的时间与创新效应。此外,掌握一定的科技信息,可以提高科技型人才创新研究的起点,提升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
四、优化对策
区域科技投入系统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它的各子系统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且对人才聚集效应产生的影响不同。从整个系统角度出发,优化各子系统,对于推动人才聚集现象的形成,促进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针对各子系统特点,提出以下优化对策:
1.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开发,优化科技型人才培养和使用系统,促使优秀的科技型人才脱颖而出,提升人才聚集效应。科技型人才的开发包括潜在与现有人才的开发,它是科技型人才脱颖而出最重要的环节。对潜在的科技型人才的开发主要靠高等教育。因此,要不断地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要优化科技型人才的使用系统,正确处理使用与后续教育的关系,维护人才知识存量,充分挖掘人才潜力,提高科技型人才使用效率。
2.加大科技资金的有效投入,推动人才聚集现象的形成及效应的产生。建立并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体系,增强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大科技资金投入的强度,进一步改善科研设施与工作环境,吸引并凝聚科技型人才。同时建立科技资金协调高效的管理与监督平台,优化资金投入结构,保障科技资金在整个投入系统中的合理、有效地使用,使人才聚集发挥最大化的经济效应。
3.进一步完善科技基础设施,提升人才聚集效应。对科技基础相关设施进行界定,以充分发挥各类基础设施的效用价值为导向,从系统的角度对各类科技基础设施的运行绩效进行评估,以便充分发挥科技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为科技创新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撑平台,进而拓展科技型人才发挥的空间,削减其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制约。
4.合理制定科技投入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对人才的引导作用。应根据各区域资源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科技投入政策。同时,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科技投入朝着有利于人才聚集效应提升的方向配置。
5.充分开发与利用科技信息,为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提供信息保障。加强科技信息相关承载设施的建设,提高科技信息的共享性与传递性,加速科技信息的流动,促进科技型人才的信息交流。同时完善科技信息的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信息服务向知识化服务转变,满足科技型人才对信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董丽娅,等.WSR方法在科技投入宏观系统管理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6,(2).
[2]陈俐敏,姜萍.论我国多元化的科技投入系统[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8).
[3]傅鸿飞.中外人才现状比较分析[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2).
[4]郑江峰.从公共物品角度对科技基础设施的相关界定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0).
[5]牛冲槐,王燕,刘涛.系统创新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提升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5).
[6]牛冲槐,赵彩艳,樊艳萍.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及聚集效应分析(五)——科技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7]王卷乐,彭洁,陈冬生,等.科技创新能力及其与科技基础设施关系的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管理论坛,2007,(10).
[8]李伟宁.长春市科技人才支撑环境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李群,陈鹏.我国人才效能分析与对策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5).
作者简介:牛冲槐(1956-),男,山西夏县人,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