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尧东
摘 要:特色教育是解决中国目前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趋同化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学校“文工交融”的办学特色,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研究,并介绍了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文工交融;高职;课程体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升级, 就业岗位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增多,从而对人才知识能力的综合性要求日趋强烈,对文工交融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于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本文主要就如何构建具有文工交融特色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希望能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1“文工交融”的内涵
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无论是工科还是文科,与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学工的很少学文,学文的很少学工。工科教育中,往往是把一个学科作为一套概念体系,一种研究活动的过程、方法、技术和结果来讲授, 而不是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播。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缺乏普通的科学和文化常识。文科学生则由于课程的过分专门化,科学的基本知识得不到必要的补充,基本的科学素养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则能很好地弥补这两者的不足。
“文工交融”的内涵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文科知识技能和工科知识技能的融合,复合求新,融合求异,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指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贵穿在工作能力与工作技能的培养之中,以培养高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原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和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其中前者的专业设置主要是以文科类专业为主,后者的专业设置则主要是工科类专业为主。合并之初,学院文工专业平分秋色,办学实力旗鼓相当。经过慎重思考,学院领导班子果断提出:“文工并举是学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在两校联合时得到进一步强化的特点所在,而文工交融则是学院秉承传统,在新的发展时期努力地规划、经营、打造、彰显和发展的特色所在。”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学院充分围绕“文工交融”做文章,尽可能地实现两大专业群的优势互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构建“文工交融”特色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意义
2.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要将人文教育和技能教育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社会竞争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具有“一技之长”的同时,知识、能力与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2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是劳动智能化时代。机械性的工作正逐渐由智能化的电脑和生产线承担,人的工作任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创新。未来社会,人们在生产、分配和使用知识与信息的任何一个环节中,都要能根据现实环境与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现有的课程体系大多以学科专业知识为中心,以学科为主线,这样的课程结构培养出的学生往往知识面窄、综合能力不足缺乏创造性。文工交融型的课程体系压缩了陈旧的学科内容,增加交叉学科和邻近学科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2.3有利于提高就业成功率。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使得科学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分化,另一方面越来越综合,而总的趋势是综合。许多创新都产生在学科的交叉点上。现在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需要数理知识;工程学、建筑学的专家有一定的人文知识,他们设计的工程才能体现以人为本,有人文情趣。在我国,过去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基础狭窄,专业发展受到限制,一直受到学界的批评。改革开放以后,提倡通才教育,要求加强通识教育,拓宽专业面。从现实生活来讲,兼备文理知识的人,无论是就业或转岗,还是组织能力及与人交往都具有优势。许多大科学家都提倡文理兼容,钱学森还说过,他的成就得益于音乐。
3如何构建具有“文工交融”特色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规定以什么样的内容来组织教学的问题, 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形成, 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因此, 要实施文工学科教育的相互交融, 必须注重课程设置的文工交融。这里,我们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一些改革,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也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完善。
3.1课程内容的文工交融。
课程内容的文工交融是指在工科课程中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而在文科课程中则融入工科的知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是从教材的编写入手。我院的工科专业主要有电子、粮食加工和计算机等,我们邀请工科专业的教师参与《质量管理》、《车间管理》、《班组长管理》等教材的编写,所用教学案例多采用粮食、机械、电子、计算机等行业的个案和研究主体,使学生既学习到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又了解了某些工科行业的基本知识。
3.2理论课程体系的文工交融。
作为文科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一定的工科基础课程,了解其发展动态,这样可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为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理论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模块、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技能模块中的理论教学课时和职业延展模块构成。公共基础模块中有些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开设的课程。比如“两课”进行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及职业道德教育, 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体育类课程进行体育基础理论与技巧教育, 以增强学生体质与身心健康;英语、计算机课程目的在于面向现代化, 培养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跨世纪人才。在这些必修课之外,我们增加了科学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基本的科学知识有所了解, 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职业基础模块旨在传授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从事相关行业所必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包括《管理学基础》、《会计基础》、《经济法基础》等课程。职业技能模块主要是本专业课程中,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起主要作用的必修课程,主要包括《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等。职业延展模块包括文化素质延展课和职业素质延展课两大类,设置的目的在于深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 或者了解相关的新兴、边缘学科,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职业素质延展课中我们跨系开设了一些课程,如《生产工艺与流程》、《食品营养与卫生》、《企业生产流程》和《商品学基础》等;在文化素质延展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美育、礼仪、职场口才等课程,意在通过文工交融,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
3.3实践课程体系的文工交融。
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社会的需要,也是高职办学的必然选择。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主要由职业技能模块中的实训教学课时和集中实训构成,集中实训主要包括整周和课程实训、假期专业实训和毕业综合实训。在安排实训内容时,我们尽量考虑文工专业的交叉性,尽可能设计出能够体现文工专业有机复合的实习实训内容,例如在市场营销课程实践中,要求学生设计某一机电/电子产品的营销策略;集中到某一机电/电子企业进行财务或者生产管理实训等等。强化实践环节的文工交融,首先要营造实训环境的文化气氛,在实训环境中,通过环境布置,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我们的实训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校内实训也都尽可能按照实际工作场所的要求来布置,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实际工作环境的感觉。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的文工交融一方面是指文工学科专业的师资由于课程设置和专业结构的交叉而需要综合配置, 另一方面是指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综合化。文工学科专业课程结构是相互融合的、综合性的, 其师资配置必然也是综合性的。文科专业的部分文工交融课程工科的教师兼代, 但工科的教师对文科专业通常缺乏了解。理科专业同样也是如此。近几年来,我们的文工交融课程基本是请工科的教师来代,同时也在大力提倡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文工交融的教育观念,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展自身的研究能力, 形成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思想以及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淮中,王丹.文工交融 科学育人 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江苏财经,2009(3).
[2]汪文雄,杨钢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特色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3).
[3]黄春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周一志,何新文.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研究[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
[5]王宝荣.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改革与战略,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