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西北地区一片千年苍凉的大漠戈壁上,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空战正在上演。担负某要地防空任务的导弹部队接到命令,迅速组织抗击某方向空中侵犯之敌。“敌机”发挥其灵活、先进的自身优势,多方位、多批次进入我重要地域。突然,“敌机”对我方实施强电磁干扰,雷达屏幕顿时如舱外的雪花,“目标丢失!”我新型国产地空导弹紧急启动反电磁干扰预案,多种信息化手段并用,很快搜索并“咬”住目标,一批、二批……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多枚导弹喷吐着橘红色火龙呼啸出击,像长了眼睛似地直击目标。
这里是中国第一个电子战综合试验训练场,一支支蓝天劲旅在这里经受着战火硝烟的洗礼。当今世界先进的作战理念在这里融汇,当今中国先进的作战飞机在这里拼杀……
这里是空军X试训基地训练中心。空军地面防空兵90%以上的部队换装新兵器经由该区改装训练、考核:70%以上部队的都到该区进行基地化训练:100%的部队要在该区进行实弹打靶,它被称为空军地面防空兵战斗力生成的“摇篮”。空军95%以上的航空兵部队都来过这里,接受考核检验,寻求克敌之策。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着火药味的演兵场,一起去感受中国空军航空兵、地面防空兵战斗力的跨越发展。
戈壁滩建起作战“实验场”
“当今世界,演兵场已成为主要军事强国打造强大空军力量的主要平台。其中,以美国‘红旗靶场为代表的模拟实战训练更是吸引了英国、法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多国空军的参与。”该基地训练中心主任李世福向记者介绍说:“我们搭建的这个演兵平台就像一块‘磨刀石,飞行员把最新战法和作战理论拿到这个近似实战的环境中研练检验,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他们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水平。”
万事开头难。当时相关理论和技术“国外封锁、国内空白”,无从借鉴经验;组建之初,“中心”干部不足40人:由于专业差异,符合要求的专业设备少得可怜;组训方式和具体手段更是无从谈起……一系列难题亟待解决。中心政委陈林告诉记者,当时为了尽快步入正轨,他们建立起“边学习理论,边实践研究”的工作思路。缺乏人才,就号召大家在实践中学理论、学业务、强素质;没有配套设备,就成立相应的研究小组,并请科研院所人员参与攻关;仿真目标不完备,就在戈壁滩上一锹一铲动手自建……那时,中心一个人顶三个人用。正是凭借这种废寝忘食的精神,没出半年,一批懂业务、精工作的急需人才挑起了大梁;十多个现代化作战指挥所投入了使用;飞机、舰船、坦克等地面模拟目标也在戈壁滩上魔幻般地出现了……
终于,训练中心开始承担多种任务:组织实施空军多兵、机种合同战术演练,对驻训部队组织实施战术训练考核,空军新型机载武器系统作战使用骨干培训,保障歼击机部队导弹打靶训练以及轰炸,强击机部队的突防训练,等等。各型飞机不时向大漠挺进,千军万马激烈“厮杀”的战场奇观在广袤无垠的戈壁滩呈现。随后,训练中心的功能进一步拓展,逐步形成了全要素一体化体系对抗训练方法。
南空航空兵某师曾多次来基地驻训。回忆在基地第一次实弹打靶的经历,飞行员颜锋至今仍激动不已。一望无垠的戈壁滩风吹石头跑,一个12米见方的蒙布靶标在狂风中颤立。他们的任务就是用空地导弹将其摧毁。飞机起飞后,他们按照预定的航向飞行,待到既定区域后上升高度,从高空俯视,飞机前下方突然出现了机场、飞机、港口、坦克等“敌”军用目标。颜锋说这样的真实情景,在日常训练中无法感受到。现在,这个师几乎每年都要到这里执行实兵对抗演习、实弹打靶、多军兵种一体化演习等重大任务。飞行员们说,在这里不断的磨练让我们对未来实战不再陌生。
明天的战争怎么打,今天的兵就怎么练
6月的戈壁滩,骄阳似火。
一阵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起,来三区驻训的某导弹营官兵飞速冲出帐篷,直奔“硝烟”弥漫的导弹阵地,跑向各自战位。雷达迅速开机,紧张地搜索空中目标,官兵们头戴防毒面具,装配、测试、加注、运输、装填……操作程序有条不紊。
突然,指挥所下达命令:部队在XX小时内迅速机动至几十千米外的临时阵地设伏。随着指挥员、营长安少勇的一声令下,车队向茫茫戈壁腹地开进。XX分钟后,铁流快速穿越“沾染区”,迅速由行军状态转为战斗状态。官兵快速占领阵地、架设兵器进行战斗准备。警戒雷达天线开始旋转:发射阵地,一枚枚导弹直刺苍穹。
指挥车上,安营长鹰一样的眼睛紧盯着雷达荧屏上不断向我方阵地逼近的“敌机”。眼看目标就要进入导弹火力打击范围,狡猾的对手却施放了强电磁干扰,雷达显示屏顿时一片雪花。这时的安营长依然沉着镇静,立即下令启动反干扰程序,“敌机”又重新出现在显示屏上。战机稍纵即逝,安营长果断下达发射命令:“放!”一枚寒气逼人的导弹如利剑出鞘,直奔目标。“战斗”结束,官兵们摘下防毒面具,一张张流满汗水的脸庞露出了笑容。不少官兵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演练确实很辛苦,但通过这种真实的战场环境锤炼,我们的导弹将打得更准!”
考场越贴近“战场”,成绩就越真实。基地按照实战标准,对驻训部队进行全程强训、全程跟踪、全程考评,让部队一进驻就能感受到肩上担子重千斤。“火车刚停稳,三区教员就开始下达兵器卸载考核命令。”对于基地全程考核的做法。某高炮团团长谭斌记忆犹新,他说,经过XX分钟的卸载后,部队紧急开赴既定阵地,一路上设置了遇敌袭击、桥梁被炸等10多个突发情况,可以说是历经艰辛到达目的地,架设兵器没多久,又接到了变更部署的命令,整个考核科目就像“万花筒”,当时不少官兵还不理解,认为是被教员“开涮”,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全程考核让大家有一种进入靶场就像进入了“战场”的感觉,检验了部队的真实成绩。不少驻训部队的领导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在基地深训2个月能达到在部队训练一年的水平。
“未来战场什么样子,就努力打造什么样的训练场:未来战争中包含哪些要素,就积极创造条件构成这些要素。”这一原则,使该基地训练中心的的功能进一步凸显。基地建成完善了“战场环境、仿真目标、导调指挥、监测评估、综合保障”五大系统,能对参训部队实施不间断的导调、指挥、监控和评估,是名副其实的“导演”。
初春的一天,一场“背靠背”的对决在戈壁的天空悄然展开,红蓝双方在完全未知的条件下进行对抗。这次导演部只规定了双方交战时间,按照“随机导调、低度控制”的原则不断改进导调的方法手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限制双方的战术动作,不设置附加条件,一切由红蓝军指挥员和飞行员根据空中作战态势灵活处置,从而使这盘棋“活”了起来。红蓝军双方飞行员灵活运用战术战法,在戈壁上空斗智斗勇,厮杀得好不热闹。
新的下棋方式,自然也需要新的裁判方法,基地建立了战术训练综合数据库,编制了战术训练结果评估软件,实现了对训练效果的量化评判。训练中心总工程师魏培智介绍说,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