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四种模式

2009-12-30 03:42高旭国
中州学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生态批评

高旭国

摘 要:国内生态文学研究虽然是从国外传入的,但本土内在生成的必然性因素不可忽略。国内生态文学研究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90年代,初步繁荣于新世纪。国内生态文学研究主要有跟踪式的评介、研究性的译介、回溯性的挖掘和理论体系的建构等四种模式。国内生态文学研究尽管存在若干不足,但拥有强劲的不可遏止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生态文学;研究模式;生态批评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6—0231—06

王诺教授认为生态文学研究即是生态批评。①我们可以据此理解为:生态文学研究就是用生态批评的理念和方法来研究文学,它不应当仅仅包括针对具体文本的具体的生态批评实践,也应当包括用生态批评的理念和方法对所有文学问题的探究,比如生态文艺学研究、生态美学研究等。

国内的生态文学研究,如果单从狭义上来理解,即把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思潮,或者作为一种批评流派来看待,应当说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起步的,有人具体考证出“其标志是司空草在《外国文学评论》上发表的《文学的生态学批评》一文”②。但如果我们从更为宽泛的广义上来理解,把生态批评当做一种批评特征、批评倾向,那么,则又可以说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产生生态文学那天起,国内的生态文学研究也就应运而生了。对此,鲁枢元的《20世纪中国生态文艺学研究概况》有一番考证:

大陆文学理论界对于生态批评、生态文艺学的关注,初见于20世纪80年代一些报刊文章。如赵鑫珊:《生态学与文学艺术》(《读书》1983年第4期),李庆西:《大自然的人格主题:关于近年小说创作中的人类生态学意识与一种美学情致》(《上海文学》1985年第10期),於可训的《关于人的生态、心态及其他》(《奔流》1986年第5期),司马云杰:《论文艺生态学研究》(《文学评论》1986年第3期),张松魁:《文艺生态学——一门孕育中的新学科》(《艺术广角》1987年第4期),夏忠义:《文学生态最优化的逻辑起点》(《艺术广角》1988年第1期),高翔:《刘勰的文艺生态学思想》(《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黑格尔的文艺生态学思想初探》(《宁夏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等……③

鲁枢元一连列举了8篇文章作为论据,可谓无懈可击。

本文采纳后一种界定,因为前一种界定过于倚重外来资源,而缺乏对于本土属性的足够重视。事实上,国内的生态文学研究虽然是从国外传入的,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所出现的种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其产生的直接的现实的根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日趋严重,“全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到10年前的两倍,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沙化土地面积接近国土面积的1/5,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④……可以说,英国著名的生态文学研究家贝特在《大地之歌》里所描述的西方生态批评所赖以生成的生态危机的景况⑤,在我国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甚至有些方面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截止到1997年,在我国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竟每年高达21万亿以上,是国民生产总值的3倍,是国有资产总量的3倍,是全民储蓄总额的4倍,是外汇储备的19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24倍,相当于2.1万个大兴安岭的火灾损失,相当于每年发生1400个唐山大地震。”⑥

我们既要看到外来理论的催化作用,又不能忽视本土内在生成的必然性因素,才能对国内生态文学的研究状况作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国内二十几年的生态文学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和归纳为以下四种模式。

一、跟踪式的评介

所谓跟踪式的的评介,是指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生态文学创作的萌芽、兴起和初步繁荣的进程,国内批评界所作出的那种即时性、跟随性的评论和推介。

国内生态文学的创作包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两个发展阶段。

前一阶段是国内生态文学创作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创作以纪实文学为主要表达样式,浅直地、单向度地揭示现实当中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出的问题大多局限于“环保”本身。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是沙青的《北京失去平衡》和徐刚的《伐木者,醒来!》等。⑦水、空气、土地、森林、矿藏等静态资源的保护是其不断重复的主题。

后一阶段是国内生态文学创作逐步繁荣的阶段。这一阶段,随着从纪实文学向虚构文学(以小说为主)的转变和扩展,作家们的表现视野和思维空间也迅速地发生着转变和扩展,其内核是创作主体的生态思想、生态情感的日趋丰富和深刻,即他们已从初期的对于生态保护的简单呐喊,转变成对于复杂的生态问题的理性沉思。生态文学创作中,摆脱人类中心意识,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社会型的价值观转向自然型的价值观等新的元素、新的内质、新的诉求,成为一条越来越明晰、越来越凸显的主线。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李青松的《最后的种群》、《遥远的虎啸》,陈应松的《豹子最后的舞蹈》、《松鸦为什么鸣叫》,郭雪波的《沙狐》、《沙狼》,哲夫的《黑雪》、《毒吻》,张炜的《怀念黑潭中的黑鱼》,胡发云的《老海失踪》,杜光辉的《哦,我的可可西里》,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等等。

跟踪式的评介对于国内生态文学的创作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这种研究模式大多只针对具体的作家作品发言,一般不在理论层面上探讨,更缺乏学理意义的深究,所以印象化的评点和主观化的随意发挥始终是其突出特征。正因为如此,跟踪式的评介常常在一些最基本的“原点”问题上出现偏差,比如对生态文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就往往是人言人殊,并且显得简单肤浅或者模糊不清。当然,这与生态文学概念本身的问题也有关系。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在生态文学概念产生及其使用的过程中,都先后出现过多种表述,诸如“自然文学”、“环境文学”、“环保文学”、“绿色文学”等。从表面上看,这些表述大体一致,甚至相互雷同,但仔细辨析,每一种表述又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导致使用不同概念的人们各有各的理解角度和侧重点。以影响较大的“自然文学”为例(同一系列的还有“自然书写”、“自然写作”等),由于此种表述强调和突出“自然”,所以有些人误以为凡是拥有大量的或较多的自然描写的文学就是生态文学,从而模糊了生态文学的自然描写与非生态文学的自然描写的根本区别——描写者的立场和立足点问题。其实真正拥有生态思想、生态情感的作家,在描写自然时是从生态整体观出发,把立足点放在自然方面,而不是放在“人”、“自我”方面。那种本意在于借助自然抒发“人”和“自我”主观情调的文学,不仅不是生态文学,甚至有可能是反生态的文学。

以自然描写的有无或多少来划分生态文学的界线,误解了生态文学的本义,背离了生态文学的初衷,导致了生态文学研究的“泛化”,这一点已经在新时期以来跟踪式的生态批评实践中露出端倪,应引起注意。不过,跟踪式的生态批评毕竟是国内生态文学研究中最原初、最基本的研究方式,它为后来其他几种研究模式的形成和展开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性的译介

对国外生态批评的研究性译介,主要是身居海外的华人学者和国内从事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由于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理论资源主要是从国外引进输入的,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研究性的译介从未间断,其学术影响力持久不衰。这也说明,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平台,正是靠着这种研究性的译介搭建起来的。

大连外国语学院的纪秀明老师对“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中“中国学术期刊单篇文献引用情况”的统计,很能说明这个问题。⑧统计结果显示,在1979年—2008年发表的1272条生态文学研究文献中,被引用频次排在前10位的文献分别是:

1.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2.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1期)

3.韦清琦:《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外国文学》2002年第3期)

4.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5.陈晓兰:《为人类“他者”的自然——当代西方生态批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6期)

6.韦清琦:《生态批评:完成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最后合围》(《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7.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知识空间》(《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

8.王诺:《蕾切尔•卡森的生态文学成就和生态哲学思想》(《国外文学》2002年第2期)

9.马凌:《征服与回归:近代生态思想的文学渊源》(《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0.刘玉:《美国生态文学及生态批评述略》(《文艺研究》2005年第1期)

上述10篇文献中,除了韦清琦的《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偶尔有一点中美的“对话”,鲁枢元的《生态批评的知识空间》偶尔谈及一点本土的“知识”,其他8篇所谈论的都是清一色的外国的生态文学、生态批评及其相关的理论研究话语。

研究性的译介对于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发展来说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迫使国内的生态文学研究与国外的生态文学研究迅速地接轨和对话,从而不间断地提升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总体学术水平。但另一方面,从研究方法到思维方式,从理论框架到学术语汇的亦步亦趋的模仿和跟进,也势必会减缓、阻碍生态文学研究的本土化进程。比如,关于“生态文学”和“生态文学研究”的定义,虽然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界出现过多种表述,但研究者普遍认可、广泛引用的却一直是厦门大学王诺教授立足于国外研究背景的表述⑨。这说明外来话语的强势和本土话语的弱势,体现了在这种强弱分明的文化语境下本土化生态理论成长的艰难和苦涩。

其实,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中从来不乏生态资源,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生态的生命意识和生存智慧是非常博大丰厚的。比如被曾繁仁教授誉为“中国传统的生态美学智慧”的“天人合一”思想⑩,在许多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的笔下都可以找到一脉相承的论述。像孟子的“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之生物,使之一本”、“上下与天地同流”;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夫物芸芸,各复其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无以人灭天”、“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王守仁的“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为一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近年来虽有一些学者从生态维度对之进行梳理,但在生态批评的具体运用上还不够自觉。换句话说,国学中的生态资源还没有充分地转化成具体的批评实践。

也许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年来国内的生态文学研究者开始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对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这就出现了下面要谈到的两种后起的研究模式——“回溯性的挖掘”和“理论体系的建构”。

三、回溯性的挖掘

从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挖掘生态思想,进行生态阐释,越来越成为国内生态文学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式,并且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颇多,明显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

在古代文学的生态研究方面,王先霈教授1999年发表的《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绿色”观念》,是一篇出现较早、写得较为成功的论文。该文“尝试从中国古代诗文和文论有关绿色的吟咏、描写和论述当中,阐释东方的绿色思想及其哲学基础”,认为“中国古代诗文和文论(如感应论与移情论,虚静论与境界论等)都有主张人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养互惠的思想、文化与审美传统”(11)。此后,从生态视角宏观地探讨古代文论、古代文学创作的文章不断涌现,研究界已经大体上勾勒出中国古代生态文论和生态文学形成、发展的线索及基本轮廓。而在古代文学具体文本的生态解读方面,发表的著述更多,辐射面也更广。比较而言,研究相对集中、谈论较多的主要有《周易》、《庄子》、陶渊明的田园诗、王孟的山水诗、杜诗、李清照词、《聊斋志异》等。

与古代文学的生态研究相比,现当代文学的生态研究(不包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跟踪式的生态批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不及前者。比如对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生态解读,只集中于沈从文、废名、汪曾祺等少数“个案”,欠缺“史”的整体性、体系性的把握,因此难免狭窄和肤浅。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当代文学的生态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现当代的历史条件和人文环境有关。比如现代,从20世纪20年代起“救亡”便逐渐压倒了“启蒙”,革命和战争成了时代的主题。至于当代,“十七年”高喊“人定胜天”、“征服大自然”、“改造大自然”;到了“文革”时期,又高喊“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改革开放以后,发展主义、科技主义、物质主义盛行,最终导致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生态破坏。其实,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不乏生态资源。如沈从文对政治、战争、都市和人的社会的反感,对自然、乡村、原初的生命形态和朴素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体现的其实是一种既返璞归真又先知先觉的现代生态文艺观。但由于这种文艺观与当时的主流文艺观相去甚远,因此长期未得到重视。现在对沈从文进行生态解读的文章虽然不少,但多数文章都是在沈从文创作的“美”的层面上徘徊,几乎没有一篇文章切入沈从文的生态文艺观,这样自然也就谈论不到沈从文在中国现代生态文学发展当中的地位和意义。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这个例证可能包含着现当代生态文学研究不景气的症结所在。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从近期发表的几篇现当代生态研究的文章里,已经透露出一些好的转机。比如2008年《文学评论》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从“浪漫主义的自然全美情绪”、“单纯理想主义的人与自然大和谐”和“现代生态伦理立场的社会批判”三个方面来诠释徐志摩的生态美学思想,写得很有特点,也很有生机和活力。(12)

回溯性的挖掘存在一个共同性的缺欠,就是对于文学文本的精读、细读和令人信服的分析阐释做得还不够。众所周知,具体的文本解读是理论建构的基石,尤其是对于实践性很强的生态批评来说,如果忽略大量的细致的文本解读工作,所有的理论研究都将如同在沙滩上建筑高楼一样脆弱不堪。这正如王诺所言:“生态批评是批评实践,其主要任务不是建构学科体系,而是通过大量、具体、细致的文本解读和评论,为文学史重写、生态文艺学和生态美学理论的逐渐丰富完善进行学术储备,并通过这种解读和评论挖掘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13)单就解读文本本身而言,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把生态理念生硬地嵌入文本当中,生态理念与文本呈游离状态,或只对文本作浮光掠影的“生态”点评,根本不去触碰文本内部的主题、结构、思想内涵和审美表现。

四、理论体系的建构

理论体系的建构,主要体现在近年来陆续出版的生态批评研究的专著上,如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徐恒醇的《生态美学》、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王诺的《欧美生态文学》等。其中,以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和王诺的《欧美生态文学》影响最大。

苏州大学鲁枢元教授的《生态文艺学》(14),被认为是“中国生态文艺学的奠基之作”。关于什么是生态文艺学,鲁枢元给出的定义是:“生态文艺学是选取现代生态学的视野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批评、研究的一门学科,其侧重点在于探讨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15)《生态文艺学》一书“提出了‘生态学的人文转向这一具有开拓意义的论点和‘后现代是一个生态学时代以及‘重建生态乌托邦等重要思想,以生态文化的批判意识反思人类文明,通过文学艺术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关系的深入分析,提出‘低物质能量的高层次运转的理想课题,高瞻远瞩,令人耳目一新”(16)。有人指出该书中“对现代性的反思”、“对‘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的重新解说”和“价值重估与艺术发现”等三方面内容,尤其值得学术界重视。(17)

在创建生态美学方面,山东大学的曾繁仁教授不仅是最具影响力的倡导者(18),而且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最有分量,因此可以把他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称作是我国生态美学理论建构过程中的标志性成果。(19)关于什么是生态美学,曾繁仁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理解是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而广义的理解是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走向人的诗意的栖居,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20)《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的核心命题是“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作者认为:“解决生态危机最重要的不是技术问题和物质条件问题,而是必须确立一种应有的态度即坚持‘非人类中心主义来对待自然环境问题,人类只有与自然环境处于一种协调关系之中才能诗意地栖居,这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审美态度。因此,生态美学问题是一个人类的生存问题。”(21)有人从“生态存在论美学对实践美学的发展”和“生态存在论美学对传统存在论美学的发展”两个方面,高度评价了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的理论贡献,并把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理论建构的独到追求概括为三点,一是“在中西方对话交流中生发新的生态智慧”,二是“在理论建构中体现人文蕴涵和诗性魅力”,三是“在审美批判中实现审美救赎”。(22)

关于生态文艺学和生态美学能否成为文艺学和美学的独立分支学科,目前学者们意见不一。就当前而言,二者还都只能算作是一种理论形态。

厦门大学王诺教授的《欧美生态文学》,作为国内第一部欧美生态文学研究的专著,它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研究性的译介”,而在于为国内研究者创建了一个生态文学研究体系的范本。该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论,作者站在学科前沿,对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等概念、术语进行科学的定位。第二部分挖掘西方生态文化的思想资源。第三部分具体分析西方生态文学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细致梳理西方生态文学的思想内涵。全书解构严整,条分缕析,既有理论上的深度阐释,又有作品方面的具体解析,对于国内生态文学研究如何发展具有启示和示范的作用。

鲁枢元、曾繁仁、王诺作为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三位主要开拓者,分别代表了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三个领域——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目前所能达到的学术水准。而就个人的学术风格和研究个性而言,鲁枢元激情创造,曾繁仁深邃厚重,王诺则一直保持前沿的位置和视野。这三位教授对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突出贡献,不仅体现在他们自身的理论成果上,也体现在他们辛勤耕耘、精心培育的“研究基地”上——苏州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摇篮和象征。

在国内生态理论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对生态批评的深层价值和深远意义的理解与阐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这个新学科起点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到这个新学科的未来前景。但从目前出版的此类“专著”的实际情况看,研究者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相互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比较而言,鲁枢元教授在《文艺生态学》中所提出的“走出”和“回归”的命题,虽然略显“虚空”,但确实高人一筹,值得深思和借鉴。鲁先生所谓的“走出”,是说要走出工业革命以来300年间的“文明的偏颇”;所谓的“回归”,是说要回归于“自然的本位”,回归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那个有机统一的天地”,从而“端正人的生存态度,挖掘人的生存智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纠正人在天地间被错置的位置”(23)。而就文学自身的意义而言,生态批评所昭示给读者的是“文学不再仅仅是人学,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人类的精神生态学,文学史应当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24),这实际上意味着要对以往所有的文学艺术重新评估,在世界观和价值观上做一次“颠覆”的工作,最终的目的是要完成一种知识体系、文明范式的转换。

由此看来,生态批评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文学批评,生态批评所关涉的自然、生命、人文、历史等多重领域的厚重背景和深刻变革,是每个生态批评者必须关注与思考的文化大课题,否则将无法把生态批评的研究引向深入。显然,国内的生态批评界目前尚未达到这种整体的认识高度,人们对生态问题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在“方法论”的范畴,而不是在“认识论”的范畴,更不是在“存在论”、“本体论”的范畴。

以上,笔者对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几种模式作了简要的梳理和归纳。

回顾国内生态文学研究走过的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的发端、萌芽,到90年代的正式起步,再到新世纪的迅速发展和初步繁荣,我们有理由认为,尽管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现在还面临着不少问题,甚至有些是一时解决不了的难题,但它是有潜力、有前景的。下面的这组统计数据便是有力的证明:

新时期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生态文学研究文献,1979年—1990年,17篇;1990年—1995年,31篇;1995年—2000年,99篇;2000年—2005年,445篇;2005年—2008年,850篇。(25)

当然,数量的增长只是外在的标志,质量的提升才是真正繁荣的标志。不过我们深信,随着这种强劲的不可遏止的势头的蔓延,国内的生态文学研究必将出现一个大发展和大繁荣的新局面。

注释

①王诺在《欧美生态文学》“导论”中说:“生态文学研究或称生态批评从20世纪70年代发端,并迅速地在90年代成为文学研究的显学。”由此看来,“生态文学研究”与“生态批评”在他的笔下是同一概念。参见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②(21)禹权恒:《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前景》,《语文学刊》2007年第7期。

③鲁枢元:《20世纪中国生态文艺学研究概况》,《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

④孙佑海:《完善环评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环境报》2007年11月13日。

⑤英国著名的生态文学研究家贝特,在《大地之歌》中对西方生态批评之赖以生成的生态危机的景况是这样描述的:“公元第三个千年刚刚开始,大自然却早已进入了危机四伏的时代。……全球变暖,冰川和永久冻土融化,海平面上升,降雨模式改变……海洋过度捕捞,沙漠迅速扩展,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物种加速灭绝……我们生存于一个无法逃避有毒废弃物、酸雨和各种有害化学物质的世界……城市的空气混合着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苯、二氧化碳……农业已经离不开化肥和农药……而畜牧业,牲畜的饲料里竟然含有能导致人中枢神经崩溃的疯牛病毒……文学批评怎么能够不直面这样的世界!怎么能够不发出这样的质问: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参见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⑥王立、沈传河、岳庆云:《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外文学作品》,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65—166页。

⑦沙青的《北京失去平衡》发表于《报告文学》1986年第4期,获1985—1986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刚的《伐木者,醒来!》发表于《新观察》1988年第2期,获“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优秀作品奖。

⑧(25)参见纪秀明《近三十年中国生态文学研究综述(1979—2008)——兼论生态文学与批评在中国的演进》,《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⑨王诺对“生态文学”的表述是:“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参见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页。王诺对“生态文学研究”的表述是:“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它要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要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参见王诺《生态批评:界定与任务》,《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⑩曾繁仁认为“中国传统的生态美学智慧,主要是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易学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论”。参见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中华读书报》2002年4月24日。

(11)王先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绿色”观念》,《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12)张晓光:《徐志摩文学创作和生态美学思想》,《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13)王诺、宋丽丽、韦清琦:《生态批评三人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4)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鲁枢元:《20世纪中国生态文艺学研究概况》,《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

(16)李洁:《生态批评在中国:17年发展综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7)汪振军:《文艺学的绿色之思——读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8)鲁枢元在《20世纪中国生态文艺学研究概况》一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季羡林对“天人合一”命题的“新解”,对文艺美学界产生重大影响,“曾繁仁先生在这一思想感召下,提出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创建‘生态美学的想法。”参见鲁枢元《20世纪中国生态文艺学研究概况》,《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

(19)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曾繁仁:《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3期。

(22)参见吴玉英《“诗意栖居”的美学之思——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

(23)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24)杨泽文:《生态批评:颠覆“文学是人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10月25日。

责任编辑:采 薇

猜你喜欢
生态批评
动物资本与垃圾动物:纪录片的救赎与希望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简述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